查看原文
其他

以人工智能开启家庭生产革命是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

郭凯明,王钰冰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900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郭凯明,王钰冰
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2期,原标题为《人工智能技术方向、时间配置结构转型与人类劳动变革远景》。




研究背景


随着劳动供给已过峰值和人口总量趋于峰值,新发展阶段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面临着劳动和人口结构快速转变的发展环境。当前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深入演进,中国如何顺应科技革命和劳动变革的发展规律,以技术红利释放对冲人口红利收缩,这一问题已变得十分重要。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供给总量不仅经历了先快速上升后转为下降的转变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劳动供给的劳动参与率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考虑到人们在市场和家庭之间的时间配置与劳动参与率直接相关,把握时间配置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对研判中国劳动供给和民生福利的演进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以来人类劳动在市场生产、家庭生产和家庭闲暇之间的时间配置经历了显著的结构转型过程,对劳动参与率随着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性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市场生产过程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推动了时间配置结构转型,而且以家庭内家电、汽车、住房等耐用品渗透普及为主要表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过程,推动了家庭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也对时间配置结构转型产生了重要贡献。因此,理解时间配置结构转型动因和趋势,应重视技术革命在市场和家庭同时带来的生产变革的影响。展望未来,具有通用技术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普及应用在市场生产环节,而且也推动了家庭耐用品的智能化转型过程,有望打破传统家庭耐用品渗透率接近天花板后家庭生产率的放缓趋势,开启家庭生产技术再次革命。


研究发现


郭凯明和王钰冰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2期上的论文《人工智能技术方向、时间配置结构转型与人类劳动变革远景》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时间配置结构转型和劳动供给变革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


(1)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劳动变革,时间配置结构转型方向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方向、以及市场和家庭生产部门中人工智能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更偏向市场生产部门,且市场智能机器设备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较高,那么就会在市场带来更为显著的机器换人,从而降低市场劳动时间比重,家庭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比重倾向于上升;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更偏向家庭生产部门,且家庭智能耐用品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较高,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就会在家庭带来更为显著的机器换人,从而降低家庭劳动时间比重,市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比重倾向于上升。

(2)人工智能同时推动的市场生产部门和家庭生产部门的机器换人过程,对性别工资差距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男性在市场生产部门和女性在家庭生产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市场生产部门机器换人过程降低了男性劳动的相对需求,家庭生产部门机器换人过程提高了女性劳动的相对供给,前者倾向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后者倾向于扩大性别工资差距。因此,如果技术进步更偏向市场生产部门,性别工资差距就会缩小,如果更偏向家庭生产部门,性别工资差距就会扩大。

(3)人口转变和老龄化加深过程伴随着劳动人数下降,将会同时加速市场生产部门和家庭生产部门资本深化过程,对时间配置结构转型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市场生产部门和家庭生产部门在人工智能的产出弹性及其与劳动的替代弹性上的差别。随着劳动人数下降,如果市场生产部门智能机器设备的产出弹性及其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大,那么就会强化偏向市场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如果家庭部门智能耐用品的产出弹性及其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大,那么就会强化偏向家庭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

(4)如果通过自我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会同时提高智能机器设备和智能耐用品的扩展型技术,那么当市场生产部门智能机器设备的产出弹性及其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相对家庭生产部门智能耐用品较高时,偏向市场生产部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就会被强化,而偏向家庭生产部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就会被弱化。反之,当家庭生产部门智能耐用品的产出弹性及其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相对市场生产部门智能机器设备较高时,偏向家庭生产部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就会被强化,而偏向市场生产部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应就会被弱化。


研究启示


(1)应以全面视角和系统观念,审视市场和家庭同时经历的新一轮机器换人过程对时间配置和人类劳动产生的变革性冲击。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不仅发生在市场生产环节,而且也会开启家庭生产的再次革命。机器换人不仅在市场替代劳动、抑制就业,而且也会在家庭替代劳动、促进就业。在中国快速的人口转变和老龄化加深背景下,把握好人工智能技术变革规律和数字化发展机遇,以稳定劳动参与率为重点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促进高质量就业,将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突破口和着力点。建议政府重视并积极推动家庭生产的智能化转型过程,把更多劳动资源从家庭生产中释放出来,通过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就业潜力,释放人口二次红利。


(2)性别歧视不是形成性别差距的唯一因素,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对性别差距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可能促使机器换人在市场或家庭呈现不平衡发展趋势,进而改变性别差距的演进路径。家庭生产的机器换人过程扩大了女性劳动相对供给,市场生产的机器换人过程可能也会在部分行业更大比例地缩小女性劳动需求,这都会扩大工资和收入的性别差距。考虑到女性劳动在技术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产业中相对男性劳动更有比较优势,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前瞻性,积极推动市场生产的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以高质量产业发展提高女性劳动相对需求,从而吸纳家庭人工智能变革所增加的女性劳动供给,保障女性劳动权益和就业公平。

(3)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机器换人过程可能冲击就业市场,降低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但应当看到这一过程也会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庭闲暇时间,最终可能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把握市场和家庭的互动关系。只关注劳动者在技术革命中面临的就业冲击难以全面评估其福利水平和生活品质变化,应顺应技术发展规律,积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推动开启家庭生产的技术革命。建议把时间配置结构变化纳入到民生福利和共同富裕的考量指标中,不仅应关注技术革命对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影响,而且还应重视不同收入和不同性别人群的福利和闲暇的差异性变化,切实弥合数字和技术鸿沟。

(4)不仅在市场生产环节的税费政策和创新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且针对需求侧家庭的税费政策和消费政策同样可以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促进供给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战略部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策着力点。建议以更加积极的税费政策和消费政策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着力提高智能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智慧家居和智慧社区等新消费场景,形成扩大智能耐用品市场规模的合力。这既有助于直接加强智能耐用品生产的规模效应和研发激励,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助于加速家庭生产过程的机器换人趋势,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供给。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处理文件
程序M文件、MAT文件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3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