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9期目录和摘要

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业经济 2024-03-17


目  录

国民经济

CPI与PPI分化及其规律:一个结构化的理论解释

王振霞  闫冰倩  王朝阳  张 昊(5)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性变化及产出效应分析

马草原  李宇淼  孙思洋(23)



产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张建华  赵 英  刘慧玲(42)

产业用地审批改革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微观企业土地存量数据的研究

张 莉  刘昭聪  程可为  黄 伟(61)

地方绿色信贷贴息政策效果研究——基于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视角

洪祥骏  林 娴  陈丽芳(80)

​银行承销商投资角色与债券定价效率——基于严控债券代持业务自然实验的分析

林晚发  赵仲匡  刘 岩  方 梅(98)



工商管理

政策赋能、数字生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孙伟增  毛 宁  兰 峰  王 立(117)

企业为何选择劳务外包——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解释

杨国超  魏 爽  院 茜  龚 强(136)

银行内部组织的功能距离与危机冲击下的中小企业生存损失——兼论中小型银行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

胡秋阳  李文芳(155)



案例研究

​生态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演变——基于小米生态链的纵向案例研究 

张 雪  王凤彬(174)


摘  要



CPI与PPI分化及其规律:一个结构化的理论解释

王振霞  闫冰倩  王朝阳  张 昊

[摘要]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持续的分化,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本文基于多生产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为CPI和PPI走势分化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解释,即在制造业生产率明显高于服务业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CPI上涨的幅度高于PPI上涨幅度。这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CPI与PPI分化的时点。CPI中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二者之间的分化甚至背离。CPI与PPI走势的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规律性特征,也得到国际数据的初步验证。宏观价格调控的思路和政策应作出调整,以适应CPI与PPI走势分化的常态。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劳动供给  服务业占比  投入产出分析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性变化及产出效应分析

马草原  李宇淼  孙思洋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使用2000—2015年4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对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及产出效应。研究发现,户籍制度阻隔下农民工只能在城市“暂住”,这种“城市过客”特征使得农民工不必背负城市公共福利背后隐含的迁移成本,显著提升了其跨地区的流动性,客观上优化了中国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效率。反事实分析表明,与城市劳动力较低的跨地区流动性相比,农民工跨地区充分流动通过要素空间配置的优化对GDP的年均贡献达1.26%。2010年之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实现了城市定居,享受到部分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然而,社会保障的属地化管理提高了农民工跨地区流动的机会成本,城市就业的“锁定效应”引致2010—2015年农民工跨地区流动性的大幅下降,导致GDP损失0.50%。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引导农民工进城定居、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性大幅下降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不利影响。本文为破除阻碍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体制机制、通过提升公共福利的可携带性减轻就业“锁定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民工  跨地区流动  户籍制度  空间配置效率 



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张建华  赵 英  刘慧玲 

[摘要]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正确认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各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文结合1995—2018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双循环视角构建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分解框架,分析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内国际因素。研究发现,国内循环变化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国际循环变化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不明显。国内循环中,国内价值链结构变化和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化使得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逐渐走向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和整体升级;但国内价值链结构变化并未带来制造业结构升级,这可能是国内部分高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导致的。国际循环中,国际价值链结构变化在2006年之前和之后分别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扩张,带动了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国外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在全球价值链的溢出效应推动下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发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各自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优化需求结构、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用地审批改革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微观企业土地存量数据的研究

张 莉  刘昭聪  程可为  黄 伟 

[摘要]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能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但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的微观机制没有得到充分识别。本文基于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库中2008—2014年企业土地存量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内土地错配程度,并利用2011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构造双重差分实证模型识别市场化改革对城市内土地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总体上降低了城市内企业间土地错配程度,其中,提高地方政府供地灵活性、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对本地用地企业的信息优势是改革缓解土地错配的重要机制,地方政府相对降低了对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更低企业的土地供给。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化总指数较低或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试点政策对土地错配的缓解效应更加显著。考察要素错配的经济后果发现,土地错配的缓解有利于城市工业产出的增长。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土地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地方绿色信贷贴息政策效果研究——基于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视角

洪祥骏  林 娴  陈丽芳

[摘要]  财政和金融政策如何相互协调以发挥实质性激励作用、促进企业开展环境治理,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财政和金融政策协调视角,以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绿色信贷贴息政策对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绿色信贷贴息政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作用机制在于,绿色信贷贴息政策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银行的绿色信贷供给规模;激励银行甄别企业“漂绿”风险,防范企业骗贷骗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地方政府的资金落地举措能有效贯彻执行绿色金融发展倡议性政策,推动企业绿色治理。本文研究为政府推动财政和金融相协调的绿色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绿色信贷贴息政策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  财政和金融政策协调  “漂绿”



银行承销商投资角色与债券定价效率——基于严控债券代持业务自然实验的分析

林晚发  赵仲匡  刘 岩  方 梅

[摘要]  债券定价效率是健全债券市场功能、提高债券融资比重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2015—202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数据,以“302号文”作为银行承销商投资资金充足的外生冲击,分析承销商投资角色对债券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承销商一级市场投资参与度越小,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信用利差越低,且存在显著的一二级市场价差,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表明,银行承销商一级市场投资参与扭曲了债券定价效率。机制检验发现,“302号文”颁布后,与银行承销商相关联基金的一级市场购买份额显著下降,同时债券定价扭曲效应在质量差的企业或债券组中更加显著。扩展性分析表明,低信用利差作为一个“好”信号能够吸引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同时承销商也会采用推迟簿记建档时间寻找更多的信息劣势投资者,从而保证债券发行成功。进一步还发现,银行承销商存在来自政府关系与自身利益两方面的收益,可以弥补银行承销商一二级市场价差所带来的账面损失。本文为规范承销商投资行为与建立健全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银行承销商  投资角色  债券信用利差  一二级市场价差



政策赋能、数字生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孙伟增  毛 宁  兰 峰  王 立

[摘要]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6年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视角考察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动力,特别是对企业底层数字技术运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体现了数字化政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对于企业转型的基础作用;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使当地企业获得更多政府数字补贴支持,显著提高了企业获得数字补贴的广度和深度,改善了当地的数字发展环境,并且能够吸引数字化企业和人才形成空间集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有效改善地区的数字生态;大数据试验区能够更好地促进非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规模较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对初始数字化基础较差企业的影响较小;在金融发展环境、数字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大数据试验区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政策对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借助大数据试验区充分发掘数据要素价值、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字生态  数字经济



企业为何选择劳务外包——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解释

杨国超  魏 爽  院 茜  龚 强

[摘要]  劳务外包是近年来备受企业青睐的一种灵活用工方式。尽管实践中劳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呈现迅速扩张趋势,却鲜有研究对其成因展开分析。本文通过手工整理上市公司披露的劳务外包信息,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更多地选择劳务外包,且上述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从宏观、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构建不确定性指标,发现与企业自身和行业的不确定性相比,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更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劳务外包;通过区分劳务外包的业务水平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可能导致企业采用劳务外包来完成低端业务而非高端业务。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的调整成本较高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劳务外包;而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更稳定的客户关系、较高的议价能力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助于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劳务外包的影响。本文还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通过劳务外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成本刚性,但同时可能挤出对低学历员工的用工需求,造成劳务外包人员遭受不平等待遇等问题。

[关键词] 劳务外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用工灵活性  劳动力成本刚性



银行内部组织的功能距离与危机冲击下的中小企业生存损失 ——兼论中小型银行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

胡秋阳  李文芳

[摘要]  在遭受重大事件冲击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迫在眉睫且关乎其生死存亡的资金支持,提高其存活概率和减少冲击带来的生存损失,是保障国民经济基础力量、塑造经济韧性、稳住经济大盘的重点。本文关注银行在危机的冲击和扰乱下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救助问题,结合信息理论和组织理论,重点分析了银行内部组织的功能距离在其中的影响,检验了其内在作用机制和由此衍生的异质性现象,并结合“小银行优势”理论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做了进一步讨论。实证分析表明,内部组织的功能距离是影响银行救助危机冲击下的中小企业并提高其存活概率的重要因素。机制分析表明,在市场信息被危机冲击所扰乱的情况下,内部组织的功能距离通过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软信息的生产利用进而影响其为中小企业融资纾困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地,中小型银行在救助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方面具有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其组织功能距离短平紧凑的基础上;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危机冲击时银行组织的功能距离对企业生存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微观内部组织和信息技术层面以及从危机救助角度丰富了金融机构信贷效率的相关研究,为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小银行优势  功能距离  危机冲击  企业生存



生态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演变——基于小米生态链的纵向案例研究

张 雪  王凤彬

[摘要]  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稳定表象的背后蕴涵着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持续张力。生态主导者和参与者之间的互补性是价值共创的基础,也是系统向心力的主要来源。但生态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同声同气,可能随着双方资源基础、战略和身份诉求的变化而经历摩擦和震荡,由此带来离心力。生态主导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如何引致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演变,对这一过程性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洞悉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稳定性背后的规律。本文以小米生态链作为纵向案例开展过程研究,借助因果反馈环刻画生态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演变规律。研究显示,小米生态链经历向心力培育、离心力滋生、逆转离心力为向心力三个阶段,生态各方在张力的演变中实现和谐共生。本文借鉴生态系统互补性和组织身份等相关研究,在跨层分析中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演变的过程模型,揭示向心力培育和增强机制、离心力滋生和应对机制,阐明这两种力量彼此蕴含、相互转化的辩证性。本文丰富了关于生态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价值共创稳定性、组织身份等理论研究,为主导者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参与者发展自主品牌以及强化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生态主导者  生态参与者  价值共创  向心力  离心力





点击封面 订阅包邮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