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12期目录和摘要
目 录
专 题
中国经济学走向何处:复杂经济学视域下新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学的重构
安同良 魏 婕
国民经济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安全构建路径探索——基于供需风险分散的视角李敬子 高重阳 何祚宇贸易关税和中国零售品价格田 巍 徐铭梽 余淼杰东西部协作政策效应评估——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张可云 冯 晟 席强敏产业经济
开放与保护的平衡:数字服务贸易的监管同质化杨翠红 王小琳 王会娟 夏 炎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偏向性内生增长视角的研究熊 灵 闫 烁 杨 冕资源错配对企业生产函数估计的影响:一种新的估计方法 李世刚 黄洪钜 莫家伟工商管理
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基于BERT语言模型的微观证据诸竹君 谢然成 郭志芳 余 骁外资进入、市场不确定性与本土企业商业信用供给 颜 杰 周 茂 李雨浓 陆 毅信用评级调整对管理层市场学习的影响 ——基于股价信息视角杨胜刚 杨捷琳 黄宇漩 朱 琦
2023《中国工业经济》总目录
本刊编辑部
摘 要
中国经济学走向何处:复杂经济学视域下新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学的重构
安同良 魏 婕
[摘要]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同时正在引发以复杂经济学为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学范式的崛起。近年来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正引领着全球科技变革与产业发展,更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构。在研究新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硬核,运用复杂经济学框架及吸收各类经济学说的有用成分,试图构建具有“硬核—保护带—启发性思路”完整架构、面向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学。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嵌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变迁的动态演化过程,是以信息网络空间与复杂经济视域等视角为底层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与繁荣为本质的经济学范式。本文为“中国经济学走向何处”及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探索了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新经济 复杂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安全构建路径探索 ——基于供需风险分散的视角
李敬子 高重阳 何祚宇
[摘要] 本文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风险波动纳入一个统一的贸易理论框架,考察了风险厌恶的代表性市场主体在供给侧对投入品来源地组合和在需求侧对出口品目的市场组合的决策机制,测算了供给风险分散指数和需求风险分散指数,探讨了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安全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日本和韩国逐渐取代欧美发达国家,能够较好地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相较于北美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能够更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中国整体供给风险分散水平处于长期的波动之中,而需求风险分散水平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能够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尤其是农产品行业和矿产品行业的供给风险,但不能很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通过构建潜在国内贸易流发现,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提升中国整体需求侧的风险分散水平,但不能有效提升供给侧的风险分散水平。考虑供求风险分散并没有提升中国的福利水平,其中,无法有效分散的供给风险和进口成本的高波动性是导致中国福利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突破了当前有关产业链安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度瓶颈,系统性评估了中国产业链安全的实现路径,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链安全 新发展格局 风险分散 供需冲击 “一带一路”倡议
贸易关税和中国零售品价格
田 巍 徐铭梽 余淼杰
[摘要] 2018年7月以来,中美加征贸易关税对两国甚至全球贸易和消费者福利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我查查”移动终端的消费品零售价格数据和Feenstra et al.(2020)多产品异质企业模型,系统探究了中美加征贸易关税对中国零售品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关税对国内消费品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即进口关税大多由零售商调整价格加价而吸收,该现象与美国经验一致。相反,美国对中国产品课税则显著提高中国零售品价格,这是因为外贸市场规模缩减显著降低了国内市场生存企业数量,导致生产更加集中在高生产率厂商。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降低促使存活企业提高商品价格加价,进而造成零售品价格上涨。本文发现,中国反制关税对中国消费者福利的影响较小,而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显著损失。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有关贸易壁垒与零售品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对于维护国内市场稳定、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增强当地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美贸易关税 贸易成本 零售品价格 成本加成 市场集中
东西部协作政策效应评估——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
张可云 冯 晟 席强敏
[摘要] 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政策。本文将东西部协作的主要政策工具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以2008年东西部协作实施考核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0—2016年县级层面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东西部协作政策对362个受援县产生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东西部协作政策显著提升受援县的实际GDP和人均GDP,明显缩小受援县与其省会城市的发展差距。机制分析表明,东西部协作政策促进结对县间要素流动,呈现劳动力要素“逆梯度流动”、人力资本和资本要素“顺梯度流动”的特征;政策冲击显著促进受援县地方化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结对县间产业结构互补性。考虑政策冲击的外溢影响发现,东西部协作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更多来自创造效应而非转移效应,且并非以牺牲施援县经济增长为代价。政策冲击对于结对县间发展差距更大、产业互补性更强、地理距离较近、使用“县县结对”模式、施援县经济实力更强、受援县政府生产性公共品支出比例更高的样本具有更好的政策效果。本文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 对口支援 考核政策 效应评估 要素流动
开放与保护的平衡:数字服务贸易的监管同质化
杨翠红 王小琳 王会娟 夏 炎
[摘要]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然而,经济体实施差异化的数字服务贸易监管措施,引发了日益频繁的贸易争端。数字服务贸易的开放与保护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讨论热点之一。本文构建了包含60个主要经济体的数字服务贸易的监管同质化网络,系统评估了2014—2021年间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经济体与其多双边贸易伙伴间监管法规的同质化。进一步,本文实证检验了主要经济体在网络中监管同质化的伙伴关系特征对其出口的影响。网络结构分析显示,主要经济体更偏向优化并简化已有的贸易伙伴关系,且在数字服务贸易的监管模式上朝着更多元化的限制性措施方向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扩大和深化数字服务贸易的监管同质化伙伴关系会促进主要经济体数字服务的出口。这种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降低数字服务贸易成本和增强商业信任度两条途径实现。此外,发展监管同质化的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要优于提升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所带来的效应,开放与保护的权衡中同质化更为重要。本文为统筹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安全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应与多双边数字服务贸易伙伴积极协作,共同构建监管法规的同质化环境;尤其应深化与亚洲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监管同质化伙伴关系,以扩大“中国模式”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监管领域的影响力。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监管合作 同质化伙伴关系 贸易高质量发展
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偏向性内生增长视角的研究?
熊 灵 闫 烁 杨 冕
[摘要]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为探讨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动力”与“方向”问题,本文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将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论证金融发展的融资动力、环境规制的偏向性绿色调节以及两者协同的作用机制,并使用省份—细分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的研发投入提供融资动力,但无法引导其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具有偏向性绿色调节作用,能够引导工业部门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污染税收+绿色技术补贴”的环境政策组合调节效果最好。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存在协同作用机制,能够形成“准绿色金融”路径,引导更多资源投入绿色技术研发,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与绿色金融形成互促或替代效应,而在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则不起作用;对于清洁型产业,“环保法规+绿色技术补贴”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最显著,而对于污染型产业,“环保法规+污染税收”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更能有效引导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 偏向性内生增长
资源错配对企业生产函数估计的影响:一种新的估计方法
李世刚 黄洪钜 莫家伟
[摘要] 资源错配在现实中普遍存在。本文指出,当存在资源错配时,以Olley and Pakes(1996)为代表的代理变量方法和Gandhi et al.(2020)提出的结合静态投入要素份额回归的结构估计方法,均不能得到生产函数参数的一致估计量。因为这两种方法均需要先将生产率与随机误差项分离开,才能准确估计生产率的演化方程,其前提假设是生产率是研究者面对的、影响企业要素投入的唯一不可观测因素。这一假设在资源错配情况下无法成立,因为企业面临的扭曲税(Hsieh and Klenow,2009)也是不可观测且会影响企业的要素投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生产函数估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直接将包含生产率和随机误差项的混合项进行多项式展开,使用工具变量方法(2SLS)解决生产率中混入随机误差项带来的生产率演化方程的估计偏误,进而利用企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演化的结构信息构造正交条件,用GMM方法得到生产函数参数的一致估计量。该方法由于无需将生产率与随机误差项分离,因此不需要假定生产率是研究者面对的影响企业要素投入的唯一不可观测因素。蒙特卡洛模拟表明,该方法在资源错配情况下能够得到生产函数参数的一致估计量,且与既有方法相比无需额外的数据信息,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资源错配 企业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估计
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基于BERT语言模型的微观证据
诸竹君 谢然成 郭志芳 余 骁
[摘要] 降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以提高劳动报酬,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切入,考察以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对劳动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将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和生产率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揭示了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搜寻摩擦效应对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BERT语言模型实施数据挖掘,实证检验了企业层面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对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正向的要素替代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异质性方面,搜寻摩擦效应依生产率水平呈现负向调节作用,基期生产率水平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降低工资减价以强化产品层面市场势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完善劳动要素市场的信息流动、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本配置与结构转型等是兼容技术创新与劳动报酬提升的有效举措。本文对于制造强国战略下探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BERT语言模型 工资减价 劳动收入份额
外资进入、市场不确定性与本土企业商业信用供给
颜 杰 周 茂 李雨浓 陆 毅
[摘要] 商业信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冲击,本土企业通过调整和优化商业信用供给有效应对外资风险,更好利用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02年外资管制政策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从企业商业信用供给视角实证研究了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冲击对本土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降低了同行业内本土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在充分考虑识别假设条件和其他稳健性结果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导致本土企业非产成品存货和内部流动性需求增加,是降低商业信用供给的重要渠道。在“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本土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状况会影响外资进入对其商业信用供给的负向效应,表现为融资约束越高,外资进入的负向效应越大。进一步发现,外资进入通过价值链上下游关联可以提高本土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资进入对同行业内本土企业的负向影响。本文为全面评估中国外资政策绩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微观证据,对于新时期如何规避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激活实体经济商业信用供给机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商业信用供给 融资约束 价值链关联
信用评级调整对管理层市场学习的影响——基于股价信息视角
杨胜刚 杨捷琳 黄宇漩 朱 琦
[摘要] 本文以2002—2022年中国有企业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股价信息视角,研究信用评级调整对管理层市场学习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信用评级调整增强了管理层市场学习(即管理层从公司股价中获取信息来指导公司的投资决策),特别是信用评级的下调冲击。采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匹配分析法以及控制遗漏变量、测度误差、排除金融危机和股价崩盘等检验的结果均证明本文的基准结果稳健。两阶段回归法证实,知情交易者渠道是驱动信用评级调整对管理层市场学习的影响机制。此外,从股价信息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探究信用评级调整的影响方式发现,管理层持股以及海外投资者均会强化管理层的市场学习。本文从投资者私人信息差异角度解析了信用评级调整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说明信用评级信息会驱动管理层对市场信息的学习,为研究管理层的信息组成提供了新思路;强调了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和投资者结构对股价信息的影响,为提高中国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信用评级调整 管理层市场学习 股价信息 知情交易者
点击封面 订阅包邮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3)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