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马秋风大散关

刘一 知道点传统文化 2021-03-12

1186年春天,宋朝诗人陆游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中。这位六十二岁的老人鬓发斑白,壮心未已,北望中原,思绪万千:

二十三年前,抗金名将张浚被朝廷重新起用,统领江淮诸路兵马,准备起兵北伐,收复中原。一次,大军在瓜洲(今江苏扬州)一带雪夜行进,楼船横渡,声势震天。此情此景,令恰逢其会的陆游心潮澎湃,满怀信心地投身抗金事业之中。不料,宋军随后在符离大败,仓皇南撤,张浚因主和派的排挤而免职,陆游也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官。

十四年前,主战将领王炎被派往西北,谋划再次北伐。作为王炎幕僚的陆游此时又生雄心,不仅积极为北伐出谋划策,而且亲临抗金前线,在宋金边境大散关(今陕西宝鸡)的瑟瑟秋风中,过着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但是,懦弱的朝廷根本没有战斗到底的意志,只求苟安,致使数万将士闲置前线,报国无门。随着王炎奉调回京,进取中原的愿望又成泡影。

想到这里,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像(清人绘)

这首七言律诗,历来被视为陆游的代表作;其中的“铁马秋风大散关”,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笔下的“大散关”,包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大散关是南宋的西北门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既是抵御金人入侵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宋人抗金北伐的重要起点。“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我曾在渭河一带从军,在巍峨的大散关下与敌人作战。“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归次汉中境上》)如果错过收复中原的最佳时机,日后恐怕会悔恨不已,只能在大散关头的瑟瑟秋风中年复一年地哀伤感叹了。陆游笔下反复提及的大散关,可以说是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寄托。

大散关也是宋金议和的屈辱象征。南宋初年,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愿一鼓作气,收复中原,只想软弱求和,偏安一隅。在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后,南宋朝廷最终与金朝屈辱议和,将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确定为宋金边界。于是,那些原北宋统治区内的中原百姓,成为被朝廷抛弃的“遗民”。“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观长安城图》)这些掷地有声的诗句,饱含诗人屈辱悲愤之情。

虽然年轻时立下的抗金报国之志屡屡受挫,纵使“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斗生活以失望告终,已入垂暮之年的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却并不后悔,从前所抱定的志向也未有丝毫动摇。

他想到了南朝时的大将檀道济。这位战功赫赫、忠心为国的将军,晚年因受到皇帝的猜忌而被杀,临死前说出“乃坏汝万里长城”的悲愤之语,留下了“塞上长城”“自毁长城”的典故。因坚持抗金而屡受排挤、仕途不顺的陆游,却以檀道济的事迹“空自许”,其中的“空”字可以视为诗人的自我调侃,而“自许”则表明了“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态度。

至于一心匡扶汉室的诸葛亮,更令诗人心向往之。诸葛亮起兵伐魏前,给蜀后主刘禅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表达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鲜明政治态度,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此时的陆游,虽身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的境遇,犹“心未死”(《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以算得上诸葛亮的千载知音了。


本文发表于《少儿国学》2018年2月(上半月),刊登时略有改动。


    拓展阅读:

    雪中的气节与才情

    五代时的江南雪景(内含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