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總書目(1~24輯)

梓榮 整理 知道点传统文化 2021-03-11

【上期回顧】

《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總書目(1~17編)

《古典文獻研究輯刊》總書目(1~27編)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總書目(1~28編)

《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總書目(1~20編)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

(1~24輯)

龔鵬程  主編

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說明

  中國人喜歡自稱是詩的民族,把詩的地位推崇得極高,說是:「靈衹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感天地,動鬼神,莫近於詩」(《詩品》序)。這不是其他任何文類所能比擬的。

  以文類說,詩因早先與歌之關聯較深,《尚書‧堯典》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詩歌往往合在一塊兒說,故「詩」歷來均指韻文,可以依永和聲者才叫做詩,以與不入韻之「文」相對。但有時我們也會把詩當成是整體文學的代稱。例如說詩言志,此「詩」固然指與歌頗有關係的詩歌,卻也不妨用來描述整個文學創作之性質,謂文學皆當言志。在文學批評史上討論詩言志抑或詩緣情時,大家都是這麼用的,其他文類當然也無此地位。

  正因為如此,故每個時代文學之盛衰、評騭之指標,主要也是詩。詩,是每一時代文學之代表。一位文學家,若只能寫其他文類、文體,而不能作詩,其作家身分,有時就不免令人存疑。倒是詩人除了詩以外,若不嫻熟其他,亦無所謂;事實上詩人大抵也不擅其他文體,詩歌本身就足以讓他屹立於文壇了。凡此等等,皆足以說明詩歌地位之優越。

文學研究,當然反映著文學現實。詩之地位特殊,最受重視,研究者自然遠多於其他文類。研究者多,成果豐碩,自然又使得這個領域無論在思考深刻、視域廣袤、論次謹嚴等各方面,都勝於在其他文類上的表現。也就是說,無論質或量,詩歌研究都較佳,亦最足以顯示我們文學研究的水準。

  關於台灣地區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我曾主編過一冊《五十年來台灣地區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0,學生書局)概述其經緯。勾畫盛衰,以觀大勢。如今更覺得這項工作值得繼續且深入地做。但除此之外,輯編歷年優秀論著,令人足以參見其持論之是非、觀玩其間風氣之趨移,恐怕更為必要。而要這麼做的話,詩歌研究,當然就是首應介紹的項目。這就是編輯整理這套《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的基本原因。

  詩歌研究,主力在各大學之中文系所,故輯刊首以各校博碩士論文為主。近代學院教育在學術規範之建立、學術話語之形成,以及學術生產上的操控,其作用已不用再解釋,想來人人均已知之。博碩士論文,理論上僅是學子獲取學術社群入門憑證的敲門磚,也是晉身於此社群的練習之作;但撰述時年富力強、精思銳志而為,往往新意疊現,令人倦眼乍明。有許多成名學者,其實平生主要著述,即是他的博碩士論文,原因亦在於此。是以歷來均將這批論文視為整體學界學術成果之主要區塊。本編首輯選刊這些論文,便是著眼於此。

  所輯內容,為廣義之詩歌,包含詩辭歌賦。這也是歷代論詩之通義。今人所見或有不同,有的把詩和賦分開,有的讓詩與歌劃界,別有勝義,亦能自成倫類,然未必合乎古。故今不用其分,仍以「詩歌」標目。初輯十六種二十冊,其餘賡續編之。總一代之翰藻,詮歷世之芳菲,發緣情述志之妙,次依聲和永之緒,其足以供學界參考,無庸贅敘焉!

丙戌歲末序於燕京

  

序一 (郭英德)

詩歌是人的心靈之音,是人籟與天籟的和鳴。沒有詩歌的國家是貧瘠的國家,沒有詩歌的時代是蕭瑟的時代,沒有詩歌的靈魂是乾涸的靈魂。

  至少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國已堪稱詩歌大國,詩歌成為人們日常交際的工具和自身才華的表露,甚至成為人們社會身份的標誌和生命存在的象徵。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詩歌早已深深地流溢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滲透到他們生命的每一個細胞,詩歌甚至就是他們的生活本身、生命本身。因此,透過千百年來林林總總的詩歌作品,我們可以“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陸機《文賦》),把握中國文化的深厚精要,探視中國古人的博大心靈,從而汲取精深廣博的精神資源,再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古典詩歌,感悟古典詩歌,解析古典詩歌,正是我們登入中國文化殿堂的入口,觸摸中國古人心靈的滑鼠。

  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詩歌研究一直炙手可熱,長盛不衰。一代又一代學人“思接千古”,陶醉於中國古典詩歌的豐厚遺產,沉浸在與古代詩人的心靈對話之中,發掘出無數熠熠發光的精神寶藏。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呈現給讀者諸君的這十六部臺灣各大學的碩士、博士論文,都是以中國古典詩歌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它們不僅接續了20世紀以來中國古典詩歌研究的深厚傳統,更展示了21世紀之初青年學子的明睿智慧。也就是說,它們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是傳統與現代碰撞、對接、交融的結晶。

  這十六部論文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側重探討古典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魅力,二是潛心發微古代詩人人格與風格之關係,三是深入思考古代詩學理論的豐富內涵。這三種類型共同的聚焦點,就是古典詩歌的審美意蘊和藝術精神。

  中國古典詩歌以其獨特的審美風貌屹立於世界詩歌之林,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精神,至今仍然煥發出不朽的魅力。這種不朽的魅力,藉助於詩歌文本而長久流傳,生命永存。因此,閱讀古典詩歌,探索古典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魅力,無疑是古典詩歌研究的首要命題。臺灣地區的青年學子在這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呂怡菁的《流動與靜止──從空間感知方式論神韻詩朦朧間隔的感知與呈現方式》,以空間感知方式作為切入點,從主觀(感知)和客觀(呈現)兩方面,掘發王士禛神韻詩朦朧間隔的獨特審美意蘊,極富啟發性。吳儀鳳的《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從詠物與敘事兩種不同的寫作形態著眼,細緻解析漢唐禽鳥賦各自不同的審美特徵,頗能發前人所未發之覆。朱雅琪的《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雖然從審美意識立論,卻著意於通過魏晉詩歌的深入考察,重新思考詩歌的本質,力圖建立一種投置於文化視域中的詩歌美學理論。陳清俊的《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從時空感懷、時空憂患意識、時空描寫方法等方面,對盛唐詩的時空意識進行了一番新人耳目的省察。林珍瑩的《唐代茶詩研究》一文,選題頗為新穎,解析饒有情趣。林于弘的《初唐前期詩歌研究》一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翻進一層,也時有新見。

  詩人專題研究一直是古典詩歌研究中極富吸引力的課題。在臺灣青年學子的論文中,他們最為關心的不是詩人的歷史活動,而是詩人的人格與風格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們著力從“人”與“文”的相互生發中,透視詩歌文本的內在精神和書寫特徵。如劉正忠的《王荊公金陵詩研究》,以王安石金陵詩為研究對象,對其中深含的意蘊美感,別具悟解。蒲基維的《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藉助新興的章法學理論,以剛柔論蘇軾詞與姜夔詞的章法風格,希冀確認二人詞作各領風騷的美感效果。張珮娟的《秦觀詞的回流與拓展》,從繼承與發展兩方面,探討秦觀詞在內容、藝術、風格三方面的藝術汲養與審美創新,別有慧解。王翠芳的《稼軒豪放詞風之美學研究》,從風格美、語言美、意象美諸方面深入剖析辛棄疾的豪放詞風,並考察了這種詞風形成的人格因素、審美觀念和藝術淵源。這一類型的研究往往不僅密切關注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意蘊,同時也著力思考詩歌文本內蘊的詩人人格和時代風貌,從而披示出特定的個性特徵和時代特徵。

  在中國古典詩歌寶藏中,詩學理論的蘊含極為豐富,它凝聚著無數詩人和哲人對詩歌本質、詩歌特徵以及詩人自身的哲思和慧解。深入思考古代詩學理論的豐富內涵,不僅有助於我們走進古人的詩學語境,更為貼切地說解古典詩歌文本,也有助於我們汲取古典詩歌理論的豐厚滋養,溉育當今的詩歌理論。黃惠菁的《唐宋陶學研究》,通過全面考察唐宋人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的接受,論證陶詩“自然平淡”的風格在中國古典詩歌審美建構中的不朽價值和重要意義,極富說明力。陳美朱的《明末清初詩詞正變觀研究──以二陳、王、朱為對象之考察》,以陳子龍、陳維崧、王士禛、朱彝尊各自不同的詩詞正變觀為考察對象,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明末清初詩詞正變觀中極為豐富的理論內涵。而陳柏全的《清代詩話中格律論研究》、謝旻琪的《明代評點詞集研究》二文,分別就詩歌格律論、詞集評點學兩個不同的方面,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文體──詩、詞──各自的詩學內涵進行了頗有意義的考索。

  臺灣地區的古典詩歌研究一直有著自身延綿不絕的傳統和獨標一格的風貌。林淑貞的《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1949~2006年碩博士論文為觀察範疇》,以盡可能全備的資料,考察了20世紀下半葉臺灣地區有關古典詩學研究的碩博士論文,為我們展示出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的秀麗風景。拙見以為,收入《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的這些碩博士論文,仍然延續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的基本路向和基本風貌,體現出臺灣古典詩歌研究者一貫的優良作風,即更為注重古典詩歌在結構、語言、意象、格律、風格、形態以及審美意蘊、審美意識等本體層面的研究,更為注重中國詩學自身的內蘊發微和理論建構。而這,也正是大陸地區近二十年來古典詩歌研究的一個主要走向。我相信,經過兩岸學人“仰觀象乎古人”的共同努力和潛心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魅力將更加昭彰於世,“俯貽則於來葉”。

  我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學步,雖然已歷近三十年,但是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卻仍然僅知皮毛,尤其對豐富多彩的古典詩歌往往只能“隔岸觀火”,“不識廬山真面目”。此次蒙好友龔鵬程博士青睞,成為《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的首批讀者,得以先睹為快,匆匆記錄下淺薄的“讀後感”,以附諸位學子之驥尾,並求質於大方之家,不勝榮幸之至。是為序。

郭英德 2007年2月5日於北京師範大學


序二 (趙敏俐)

今年6月份,經友人盧仁龍先生推介,我趁赴臺灣參加學術研討會之機,有幸拜會了花木蘭文化出版社的總編輯杜潔祥先生。早在去年,盧仁龍先生就告訴我,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正在組織出版一套大型學術叢書──《古典詩歌研究彙刊》,計劃出版200種左右,主要以臺灣地區的博士、碩士論文為主,由龔鵬程先生主編,第一輯馬上就要出版,正在組織第二輯的編印。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並對杜潔祥先生頓生敬意。這些年來,兩岸的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學術交流雖然逐漸深入,但是互相間的學術瞭解還是遠遠不夠。在大陸方面,很少能夠看到臺灣學者的學術著作。同樣,大陸學者的學術著作被介紹到臺灣出版發行的也只是少部分。特別是兩岸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的博士碩士論文,彼此都很難見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臺灣文津出版社出版了大陸地區文史哲博士文庫,收入大陸博士論文100種,這件事在大陸的學術界曾經產生過很大影響。如今,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再一次隆重推出以臺灣近年畢業的博士、碩士論文為主的《古典詩歌研究彙刊》,這無疑是造福兩岸學術界的一件大好事。

  中國古典詩歌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它既是中華民族往古歷史的特殊記錄,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心靈的展示。在綿延五千年之久的中華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詩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詩序》說得好:「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是說人的情感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詩歌,中國人幾千年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詩裏。《毛詩序》又說:「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這是說人的喜怒哀樂雖然發自於內心,但是觸動其感發的卻是外在的社會變化。詩是通過情感抒發的方式來記錄歷史、來表達中華民族對於善惡的判斷、來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社會理想的,所以它才有感天動地、移風易俗的力量。同時,詩又有別於人類的其他語言,它是用審美的形式(所謂「聲成文」)來達到抒寫懷抱記載歷史之目的的,從而形成了中國詩歌特殊的審美形式及基本的美學原則,即從《詩經》時代就已經奠定的「風雅精神」與「比興傳統」。於是,歷朝歷代的文人學子,不但讀詩、寫詩、還不斷地研究詩,正是在這種讀與寫、創作與研究融為一體的歷史實踐中,中國詩歌傳統如滔滔不絕的長江大河,不僅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也成為中華民族展示其文化心靈的主要載體。在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古典詩歌仍然起著陶冶精神情操、塑造民族之魂的重要作用。因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研究,自然也成為當代古典文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當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隊伍中,兩岸的博士碩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們帶著青春和朝氣走入這個研究隊伍中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寫出了一篇篇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論文。這一點,龔鵬程先生在本叢刊第一輯序言中已經有了精要的概括,郭英德先生同時對第一輯中的諸篇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學術取向也有精彩的點評。第二輯亦如是,對此已無須我贅言。另外我的感受是,通過這兩輯三十三種論文,可以看出最近一二十年來臺灣博士碩士論文的研究特點,他們基本上不做純粹的考證式研究,也不做空洞的理論闡釋,而是抓住一個個具體的問題或者詩歌史上的現象,把理論分析與事實考證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細緻入微的闡發。作者大都有很好的文獻功底,同時又都具有很強的理論意識,見解深刻,文風樸實,代表著當下臺灣古典詩歌研究的方向。我相信,這些著作的學術價值會逐漸得到彰顯並傳名後世。

這套《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的出版,是臺灣一代學術新人古典詩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由此我想,如果這其中也包括大陸地區古典詩歌研究的博士論文的話,豈不更為完滿。大陸現有30多所高校招收中國古典文學博士研究生,按每所學校每年畢業5人來算,每年撰寫完成的古典文學的博士學位論文至少要有150篇以上,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關於中國古典詩歌研究方面的,每年精選出版20種甚至40種都是完全可能的,我希望杜潔祥先生能做這樣的工作,那將是嘉惠兩岸學林的又一次壯舉。在本叢刊第二輯即將出版之際,杜潔祥先生囑我作序,遂不揣淺陋,略抒己見,以為紀念。

丁亥年八月初五于北京常青園寓所


序三

站在詩學的風景線上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一至六輯概述

詩歌之美,搖蕩人心。登臨天高地迥的詩歌王國,落霞孤鶩的美感雖歷千載,仍向我們召喚。雖然歷史不斷湮滅前塵,漁樵春月不知更迭凡幾,但是,我們還是感動於詩人的招魂,江水滔滔、芳草萋萋、垂柳依依,歷史如流,而詩人清風朗月的形象,仍然在召喚著異時代的文學心靈,展翅飛集於此,而且不斷地在我們心中醱酵著思古悠情,這份綿長曠世的詩情畫意,未曾因此而斷隔,反而因為典籍中的銘刻,喚起悠悠歲月中的記憶,前世今生,與我們照眼而過的是行吟澤畔的三閭大夫、是飄流天地的杜陵布衣、是散髮扁舟的青蓮居士,他們的身影是我們最熟稔的身姿與我們映照輝煌亮燦的詩國之旅。行走在文學的江山河嶽中,歲月的遞嬗僅是場景、人物、舞臺的嬗衍,詩人們的身影永是文化母親河流溫暖的哺育,也呼應著文化母親可親可貴的名字,山崗巖巒、江海河湖、花草蔦蘿、煙嵐晴曛,刻鏤著詩人的靈心銳感,也是我們眼下心中最熟悉的呼喚;所以,閱讀文學心靈,是一種文化積澱的反哺,重新溫一壺今夕何夕的月光酒,不必問我們,是否酩酊於歷史長流中,我們自有不盡詩歌長河可飲;不必問我們,是否醉心於文人的倜儻,我們原即有一盅飲不盡的文學湖海,吞吐於胸襟;一懷明月相照,納不盡日月光華、花朝月夕,因為有詩歌為歷史點燈,歷史更奇麗華美,在翻騰奔躍的文學波濤中,也因為有我們,古典詩歌的研究可以更煌輝亮燦。

刊印《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的目的是將台灣地區學位論文研究成果推向世界的舞臺,因為學位論文是每一位研究者孜孜矻矻勤奮努力的成果,若湮沒不聞,殊為可惜,所以這一套選輯擬將優良的學位論文以彙刊的方式推薦出版,讓這些珍貴的研究成果,可以讓學術界廣為取用,不致於消沈不見。我們在第一輯的《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當中,選了十五種碩博士論文,選輯的內容包含廣義之詩歌,含詩、詞、辭賦等,頗獲學界好評,據此,我們努力再選編第二輯,期能將更多優良的古典詩歌研究成果豐碩地推薦給讀者,增進學界研究的能量,避免資源浪費。

在第二輯當中,選收十七種學位論文,我們可從幾個面向來考察,一、從歷時性而言,內容包含六朝、唐、宋、元、明、清之詩文辭賦之研究,是個時代跨度非常大的選輯;二、從研究議題觀之,內容多元豐富,有宏觀古典詩歌時空設計之研究,有批評典範之建樹,有專題之飲酒詩及樂園意識研究,最可貴者有畫論詩化之研究,將面向跨向其他媒材;而在體製形式上的研究則有用典之研究。三、從專家詩研究觀之,有單一詩家之研究,亦有詩人比較研究,展現豐富多元的樣貌;四、從詩歌流派觀之,有性靈派、明七子復古派之研究,而全真道士詞之研究亦開啟一個新的研究場域。整體而言,從第二輯《古典詩歌研究彙刊》這個縱軸可窺探台灣詩學研究之廣度、博度與深度,是一套值得推薦的選輯。

詩歌的時間與空間設計,一直是研究詩歌重要的課題,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乞靈於黃永武及陳清俊,繼續發皇,從詩與詞二種文體著手,論述古典詩詞時空結合的設計,有主、客之時空交錯、融合及並置三種設計,呈示多元之美,並揭示中國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的美感效果,有延展與截斷、秩序與變化、對比與調合及所傳達的張力諸項之交錯融合,使中國詩歌因時空之多元設計而展示幽深情意。

形式研究,除時空設計之外,用典之研究亦是詩歌不可或缺的一環,用典有其正面意義,可表現作者才學,提高藝術感染力與美感作用,若運用不當則成掉書袋,或晦澀不易解讀,形成阻隔文意的現象。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取材自元嘉詩人當中的顏延之、謝靈運、鮑照三家詩歌開展用典研究,採用語言學、修辭學之視角探賾南朝詩歌元嘉時期之顏延之、謝靈運、鮑照三家詩歌用典的特徵,揭示元嘉詩人用典之成就,在成辭之剪裁、古人古事之運用、語言之鍛鍊有具體貢獻,使中國詩歌走向意象密集、語言精煉之發展過程。

中國藝術演變的規律大抵有詩歌化的傾向,最典型詩化現象的媒材以畫論為顯著。中國畫論在北宋之前不脫寫實,北宋以後詩歌之創作觀及審美經驗進入繪畫理論系統中,迄晚明董其昌才確立畫論詩化體系,林素玟《晚明畫論詩化之研究》即在考察宋元以來詩畫同源之意識及畫論南北分宗以追溯晚明畫論詩化之理論基礎;並從分宗說背後立場,繪畫演變規律,言、意、象之辨,來反思畫論詩化之歷史困境。

詩家之研究,有典範研究、比較研究、個別詩人之研究。典範研究有廖啟宏《李杜論題批評典範之研究》,主要揭示李白、杜甫二人在古典詩藝上的成就是一組重要的「典範」,並從「人格風格詮釋典範」、「語言風格詮釋典範」二個範疇映顯不同的批評思維,再從「李杜論題」之「優劣論」、「學習論」二個趨向來論述,冀能從李杜典範提出「比較研究」的操作示例。

比較研究有朱雅琪《大小謝詩之比較》,從家族興衰觀點配合謝靈運、謝朓之生平、性情來審視二謝詩歌中的情思,再從詩歌內容之同異、詩歌之用典、聲律、對偶等特殊技巧,彰顯二人之詩歌特色,揭示二人在山水詩之成就。

專家研究有施寬文《孟郊奇險詩風研究》,由孟郊之人格風格與語言風格分析韓愈對孟郊詩歌之推尊,再論孟郊形成奇險詩風的大時代背景,繼論孟郊仕隱矛盾及何以走向奇險詩風的緣由,並比較孟郊與其他奇險詩人之異同,以確立孟郊在奇險詩風中的地位與意義。劉曼麗《東坡詞的風格與技巧研究》,從蘇軾之文學理論、詞境內容、寫作技巧分析蘇軾詞之成就與貢獻,主要可用「改革與創新」一語概括之,在擴大詞的內容、提高詞格、創新技巧等表現上皆開前代所未有,在中國詞壇上具有不可磨滅之地位。學者多關注蘇軾之文、詩、詞等文類,對於蘇軾之辭賦,研究者較少,廖志超《蘇軾辭賦理論及其創作之研究》能另闢谿徑,開啟新風,以蘇軾之辭賦為研究對象,殊為可貴,該論文以綜理東坡辭賦理論,分析其作品內容與形式,闡發其特色與價值影響為主,揭示蘇軾辭賦理論及創作之成果與價值。

北宋曾鞏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人對其評價,至明清二代有越來越高之趨勢,然而著手於曾鞏之研究偏少,魏王妙櫻《曾鞏文學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有其研究之特殊意義,分從曾鞏題材特色與寫作藝術特點論述,並指出曾鞏對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之主張,提出:提倡正統儒家文學觀、聖人之道為評文標準、重經術而不排斥辭章、道不可變而行文之法可變四點重要的文學理論。

張耒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林美君《張耒及其詩文研究》旨在論述張耒之生平、作品傳本、詩文造詣,並梳理其詩文集傳本之流傳情形,再就詩文論其特色與成就,最後歸結其文學地位與價值。晚清大儒王闓運,號湘綺,吳明德有《王闓運及其詩研究》之研究,旨在探論其人及其詩二大重點,揭示其生平交遊與所處時代背景環境,以知其創作源由,並嘗試將作品繫年,進而論述其詩論及詩歌創作的風格特色,最後歸結王闓運為晚清詩壇之大家,不容忽視。

以主題為研究範疇者有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主要探論六朝時期詠懷之組詩為主,有別於專家、文學類型、形式研究為主之研究方向,並將六朝詠懷類型分為:雜詩、詠懷、詠史、遊仙、擬古五類,深究六朝於綺靡文風之外,能獨出機杼產生豐富詠懷詩之原因,進而探論其涵蘊的心靈世界,及表現方式與藝術風格,以助深層了解詠懷組詩之影響及評價。林淑桂《唐代飲酒詩研究》,以探討唐代飲酒詩在內涵與形式上所呈現的特色為主,內涵部份揭示唐代飲酒詩七種類型,再從官能感受、寫作技巧論其特色,最後歸結唐代飲酒詩之特徵。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內容以闡釋唐詩中所開展的樂園追求為宗旨,論述樂園意識之內涵及其變化,抉發出唐代詩史中樂園意識轉變之關鍵乃大唐由盛而衰之階段的杜甫,肯定安史之亂促使唐人樂園意識發生質變之時代因素。

以群體研究或流派為主者有陳宏銘《金元全真道士詞研究》,全文以金元時期全真教道士詞家二十七人,詞作2723首為研究素材,分從形式與內容論述全真道士詞作之特色與價值。明代文壇有復古與創新之分,復古以七子派為主流,龔顯宗《明七子派詩文及其論評之研究》揭示復古派始於李、何、徐、邊諸人,倡「秦漢」、「盛唐」之說,聳人耳目,影響及清代格調說,可謂源遠流長,進而探究七子派詩文理論之產生背景、溯其淵源、較其異同,最後評論其詩文與理論之優劣。與復古派相反對立的是性靈派,王頌梅《明代性靈說研究》,以文學專題史之概念對明代性靈說背景、成因、沿革、消長及得失作整體論述,分從「背景篇」論性靈派為反對格調派而生之理論背景;「理論篇」從時代、作者、性質等面向探討性靈派由簡而繁的發展軌跡,在哲學思想與文學理論之間比較王學與性靈、程朱與格調聲氣相通、合拍現象,以建構明代性靈派之理論核心與議題。藉由相反相成的復古派與性靈派的研究,可窺見二派理論之異同。

在中國豐富的文學花園當中,詩歌一直是奇花異葩綻放的繁華盛景,而詩學研究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台灣地區,古典詩歌豐碩的研究成果值得向讀者推薦,第二輯彙刊所選之論文,整體研究面向,不僅觸及時空結構之美感設計,形式用典審美經驗的考察,同時對於歷代詩家之關注,不遺餘力,而議題之開發,亦是學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樂園意識、飲酒詩、畫論詩化、詠懷組詩、批評典範之建樹等等,繁盛而多元,再加上流派之研究補足文學史上疏略少論的課題,亦是值得肯定與嘉許的。

站在詩歌的脈流中,我們欣見古典詩歌研究之精純可貴、豐富多姿,每一個可貴的研究者與詩人對話時,其靈心慧感,便是中國文化可以源遠流長,不曾斷流的緣故之一。我們很樂意將這些研究成果推薦給讀者,希望後繼的研究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更高、更深、更廣的視野,提昇研究的能力與潛力,同時也可以在歷史流變中,留下我們的印記,不負歷史賦予的時代使命。

林淑貞 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1~24輯總書目

(建議橫屏瀏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