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秀征 | 论教材选诗的阳刚性

陈秀征 知道点传统文化 2021-03-12

一些鲁迅作品和经典的革命传统课文被撤出教材,世人议论纷纷。但是,教材选文选诗偏于阴柔的问题却始终没被关注,甚至连教材编写者、研究者也忽略了。以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的古诗为例,22篇中偏于哀愁忧郁感情基调的古诗有13篇,豪放坚强、振奋心旌的古诗可以说大体只有6篇,除了苏轼辛弃疾的4首豪放词外,慷慨悲歌的曹操的《短歌行》、执着理想百折不回的屈原的《离骚》(节选)也都统计在内,阳刚性的古诗可以说所占比例极低。

中学生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性格的养成、理想的树立、情操的奠基,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影响很大,教材选文中多迎风落泪、见月伤心、睹花思怨、逢雨悲戚的作品,对中学生人格无形中起到柔弱阴郁的影响。而中学生渴望了解世界、参与世界,却又性情多变,常常情绪化应对,这时在语文学习的阅读实践中,常常吟咏过于阴柔的作品,沉溺于风花雪月的哀怨,其中入骨的缠绵、融血的惆怅一旦和青春的生命结合,便会如青草逢雨般任意滋长,久而久之,这缠绵惆怅柔弱阴郁便真的入骨和融血了。在课外阅读中,常见一些学生沉迷于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冷愁绝、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幽艳哀断、李商隐“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辛酸凄绝,贺铸“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哀婉悲切,女孩子痛心于林黛玉的葬花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连男生也迷恋于“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奇缘愁绪。其影响的不仅是阅读品味,连生活情趣也受其侵蚀,比如对流行歌曲,现在的中学生也多是喜欢哼哼叽叽的缠绵绮靡风味的。甚至在社会上,“女汉子”并非真的有汉子精神,倒是伪娘比以前多了,不敢担当的啃老族多了,害怕困难、频繁跳槽的事业无着者多了,只关心个人小情绪、无视时代难题的所谓有个性的人多了。文学阅读,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古诗词阅读,作为学生喜欢朗读背诵的古诗词,更应该在引导学生人格成长的过程中弘扬阳刚气质和刚强性格,为民族增添些血性和罡风。

所谓阳刚性,指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性格豪爽坚毅、意志坚强、勇猛果敢、乐观进取、刚直担当、侠肠傲骨、百折不挠、从容沉稳等。增强经典阅读中的阳刚性,为学生的成长负责,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年轻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应该着力挖掘的一个侧面。

相关校本读物当然要从苏辛的豪放词、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中遴选,还可关注不同朝代的阳刚作品,不同性别诗人的作品,甚至婉约词人的豪放作品。例如,《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保土卫边、共同对敌的高昂斗志;屈原《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不屈不挠、绝不服输的顽强战斗精神;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高洁人格;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杀敌立功的豪情;王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为国献身的游侠精神,《出塞作》“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老将行》“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的老而弥坚的爱国热忱;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展抱负的踌躇满志,《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为祖国统一而驰驱沙场的壮志豪情;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雄浑慷慨,《房兵曹胡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建功立业的豪迈壮阔之气;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感慨变迁的振奋,《始闻秋风》“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老骥伏枥的壮志豪情;韩愈《雉带箭》“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神武将军的射技高超;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兴利除弊的壮志豪情,《送邹明府游灵武》“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的至清至廉;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蓬勃朝气,《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奇特胸襟;潘阆《酒泉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迎战风浪的勇敢顽强;王安石《雨过偶书》“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冲洗恶浊、谋福万民的伟大抱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乐观通达精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壮阔豪迈;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不屈;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的清正廉洁;阎尔梅 “一驴亡命三千路,四海无家十二年”抗清复国、义无反顾的执着;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的关心民间疾苦;林则徐《次韵答陈子茂德培》“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充军西行仍伤时忧国的昂扬振奋;丘逢甲“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悲怆壮烈,等等。

从上面的列举可以看出,这些诗作,关注的不是卿卿我我的小世界,而是波澜壮阔的大世界;不是哀怨悲戚阴郁,而是即便在理想受挫之下也依然顽强不屈、坚贞高洁。“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些作品正体现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其中的情操正是学生走上复杂多变的社会后需要的,正是在各种诱惑和挫折纷纷磨砺人的精神时世人所急需的。世界越开放,社会越急变,人们越要有健全而强健的精神世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教育,要在岁寒之前,就得给树木以抵御严寒的营养,使其养成能够抵御严寒的机体,使其具有松柏之品质,否则,寒风一吹,就可能落英缤纷、翠叶凋零了。

这些作品的体裁涉及古体诗、律绝、词等,再结合文言文相关经典篇目的阅读,便可以在日常的语文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充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在理想、爱国、功业、品质、气节等方面滋养学生,充实其与婉约不一样的体验,陶冶其情操,砥砺其品节,丰富其灵魂,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为人类光明正大奠基。


原题《凌云健咏意纵横——教材选诗的阳刚性》,2018年4月发表于《语言文字报》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陈秀征,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教育中心正高级教研员,天津市特级教师,荣获2018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编写北师大版《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年级下册》。
【拓展阅读】
铁马秋风大散关
雪中的气节与才情

主编:刘贯之
责任编辑:梓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