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刘震云:孤独的状元

徐佶周 爱派的 2020-01-15

作家刘震云



刘震云谈北大、知识分子

刘震云十四岁的时候,舅舅问他想不想娶媳妇。

刘震云不知道该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想还是不想,就问舅舅自己该不该想。

舅舅觉得该想,而且早就该想了。十四岁不仅应该想娶媳妇,而且可以预料到自己将来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比如刘震云,将来无非和舅舅一样,在村庄里赶大车,去过遥远的县城,也可以娶一个小寡妇来当媳妇。

但刘震云并不甘心自己将来长大,只能娶一个小寡妇。他听从人生第一个导师,自己舅舅的教诲,次年离开河南老家,去了西北戈壁滩当兵。
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里,会来事的河南新兵刘震云变成了一个老兵,但他发现这条路还是走不通。

五年后的1978年,刘震云复员回乡,在乡镇中学当老师,同年考入北大中文系。他是那一年河南高考的文科状元。

这个近乎天才的少年,辗转中原和西北,终于来到未名湖畔,和同学们抢了四年的鸡蛋西红柿和锅塌豆腐。

时间进行到当下,北大已经不再是那个百年讲堂。回望自己的北大时代,展望这所大学和这所大学所辐射人群的未来,刘震云竟然说,我们的时代最缺的就是笨人。

笨人,就是知识分子。我们知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贾平凹的在他的小说《废都》里,就已经成功预言了他们的集体沦陷。他们在生活流里自顾不暇,茫然失语,他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被整个民族所需要呢?

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是考虑未来。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也像探照灯一样,更多的知识分子像更多的探照灯一样,要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这些探照灯全部都熄灭了,这个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这个民族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刘震云谈终极成功

1982年,刘震云从北大毕业,来到《农民日报》工作。从此,这个河南青年有了北京户口,和一份体制内的北京工作,以及一套北京房子,还娶了一个北京媳妇。后面又认识了一个北京导演,还当了北京的教授,成为了北京名人。

远在1982年的一个狡黠的河南农村青年,哪里知道,单就一套北京的房子,那都是上千万的身价。

但这并不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种人生的终极成功。真正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刘震云说,“我饿死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谁让我饿死的,而是想到了冯小刚,他两天前就饿死了,我比他多活两天,值了。这种对抗灾难的幽默感,是我们这个民族生存的秘籍。如果用幽默对抗严峻,严峻就会变成一块冰,在幽默的大海里融化了。”

这就是人性的荒诞。从不忍目睹的史诗《温故1942》,和油滑其肤、沉痛其骨的《故乡相处流传》之后,刘震云放弃了对外部世界的荒诞的探讨,转而向人性的荒诞深处发掘而去,走出了一条与莫言、阎连科们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令人玩味的是,对于人性幽微和荒诞不经的描述,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谈鲁迅

刘震云的母亲不识字,但她觉得写作是件简单的事。她在镇上卖过酱油,那时开始学字。

酱油店旁边是个书店,她去抓了一本书开始看,一抓就是鲁迅的书。后来她知道儿子以写作为生,聊天时就说:“你现在也写东西?这工作不难。”

刘震云说:“我觉得挺难的。”

母亲说:“鲁迅在写东西的人里边算是一大个的吗?”

刘震云说:“鲁迅可成啊,好多人都觉得他写得挺好的,把他当祖师爷。”

母亲说:“嗨,那写作这东西太容易了,我看过他的书: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我都能写出来,我就是识字少,那有什么,我卖酱油,一个是酱油缸,另一个也是酱油缸。很容易。”

北大的校徽也是鲁迅先生设计的。鲁迅先生也在北大讲过话,刘震云说——

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读出了三个人。一个是我们的父亲阿Q。阿Q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老婆,出门就挨打。出门挨打不叫受欺负,但是你的智商被欺负了而不自知,你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就跟着这个父亲受欺负。

他还塑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母亲的形象,就是祥林嫂。祥林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丈夫。一个孩子还被老虎吃了,她一辈子的工作要把她的悲剧讲成喜剧。

另外鲁迅先生还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腿被打断了。如果知识分子的腿被打断了,他看到的远处,比平常人还要近。

也许这个以孔乙己为原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未来,是由阿Q和祥林嫂这一对中国父亲母亲形象,生出来的中国儿子形象。



刘震云谈孤独

刘震云的外祖母也是刘震云的人生导师之一,她给刘震云讲过一个故事。

她说,她有一个叔叔,一辈子没娶上老婆,跟家里的一头牛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

后来,四里八乡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捞了,不见叔叔的身影。

这个故事让刘震云很震惊,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养牛的农民,离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要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一头牛死掉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已经变得陌生。所以只能去一个更陌生的地方,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

在刘震云看来,这就是精神上的高级流浪和漂泊。这种精神痛苦,不只有知识分子才独有。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句话如果找到了,也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




阿坝阿来

禁书作家阎连科的三个段子

天地有大美而莫言,古今无丑石可平凹

燕雀安知鸿茅之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