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颁奖典礼暨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梅县论坛成功举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Author 大赛组委会


       2019年11月21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颁奖典礼暨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梅县论坛在梅州市雁南飞茶田景区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是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中重要的社会公益项目板块。本届大赛以“乡村振兴·青鸿归乡”为主题,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青年发展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受邀出席本次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党委林俊洪书记,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孙九霞教授,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区委常委潘雪松副区长, 梅州市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章广润局长, 共青团委梅州市梅县区委魏南辉书记,梅州市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张小宏副局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直属党支部万忠娟副书记,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杨雪梅书记,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程洁如书记,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李冰副院长,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杨杰教授, 历史系主任谢杲馥博士,办公室主任慕容诗韵老师, 旅游管理系教师吴清博士,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师雷汝林博士,陈燕奎老师,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徐建文馆长,梅州市梅县区文广旅局文化遗产股陈浩勤股长,还有本次大赛 15 支获奖团队代表以及来自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师生们。


第一环节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颁奖典礼 

       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区委常委潘雪松副区长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党委林俊洪书记首先进行了致辞。他们的致辞充分展现出了梅县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对此项活动的大力支持,并希冀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土社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起新时代青年的社会使命。

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区委常委潘雪松副区长开幕致辞

       大赛自2019年6月起正式拉开帷幕,历经3个月征集,大赛组委会共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54所高校的212份作品。参赛作品进行了三轮评选,最终评选出主赛单元优秀参赛作品16份,梅县专项优秀参赛作品9份,优秀指导老师奖10名和优秀组织奖10个。

       在主持人对大赛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颁奖嘉宾们分别为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主赛单元的16支获奖团体、梅县专项的9支获奖团体,以及优秀指导老师奖与优秀组织奖代表进行了颁奖。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直属党支部万忠娟副书记、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杨雪梅书记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杨雪梅书记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代表进行了发言。

颁奖嘉宾为获奖队伍颁奖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杨雪梅女士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代表进行了发言


第二环节 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梅县论坛之主题论坛一:专家主题演讲 


 孙教授"旅游与文化的深度变迁:后地方共同体"主题演讲

       孙教授从共同体视角出发,深入讨论了旅游的社会文化效能,试图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体建构提供方向。

       孙教授以丽江古城为案例,为大家展现了旅游目的地从地域共同体到后地方共同体的演变过程,分析得到丽江古城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从身体缺场到间歇性身体在场的地理联结,二是从从多元价值观到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联结。她认为现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强调文旅融合,然而却总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这种困境下,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想就为地方文化的深度变迁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特别是新时代的旅游社区会更为开放,区别于传统乡土社区而表现为“关系松散、主体多元”的社区形态,后地方共同体的构建将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结果,但如何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达成费孝通先生所预想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场面仍需要更多的探讨与实践。


第三环节 乡村振兴·青鸿归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 调研大赛
之发现广东传统村落优秀作品展 


      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作为主办方代表为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 调研大赛之发现广东传统村落优秀作品展进行了开幕致辞。34份优秀作品以易拉宝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注,多元的认识视角、聚焦的主题内涵以及落地的发展方案都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好评。


第四环节 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梅县论坛之主题论坛二:青年思想交流 

      本环节进行典礼的第四项议程: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梅县论坛之主题论坛二——青年思想交流,邀请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中表现突出的6支优秀队伍来进行作品展示。6组展示完毕后,孙九霞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
1

      来自长安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的“追溯武陵人” 团队汇报作品《青鸿归乡——探寻川东北第一古村落》,该作品获主赛一等奖。 

      孙教授点评:“追溯武陵人”团队依靠建筑学背景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房屋格局等进行了技术性的分析与展示,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与保护进行了尝试与探索。未来可加强对建筑“情感设计”的深化,打造有故事的建筑、有情感的空间。

2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同学展示作品《寻脉罗川——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罗川村的续永发展》,该作品获主赛二等奖。

       孙教授点评:来自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的“寻脉罗川村落调研小队”至今已参与三届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逐年成长与进步,调研呈现也愈加丰富,通过“五脉”这一结构将庞杂的田野素材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与组织。

3
来自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十番非凡”团队将他们获得主赛一等奖的参赛作品《非遗的多元主体传承——佛山南海茶基村十番音乐融入当代生活的经验和前景》进行展示。孙教授点评:“十番非凡”团队的案例地佛山市南海区是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典型展现,传统的十番音乐呈现出活态文化的特征。此外,作为黄飞鸿与叶问的故乡,佛山南海将传统文化带进学校,学生课间不做广播操而打咏春拳,可以看出,一方面该地区经济发达、极具现代化,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也进一步启发大家去思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道路该如何走。
4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自力更生队”介绍了他们获得主赛优秀奖的作品《文化根植性:“华侨与侨乡”社会网络调查》。孙教授点评:“自力更生”团队围绕文化真实性,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呈现对华侨与侨乡的关系进行探讨。自力村因开平碉楼的流散的产权关系与侨汇侨资而成为学界的研究焦点,如今因为旅游发展的介入,侨二代、三代开始有了寻根的行为,代际传承与社会网络的关系可进一步挖掘。
5
来自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围屋里的守望者”队对他们获得主赛三等奖、梅县专项一等奖的作品《对近代以来客家宗族的演变与其在乡村治理中影响机制与效果的探究——以梅县南口侨乡村为例》进行了展示。孙教授点评:“围屋里的守望者”团队向我们展现了宗族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宗族作为一种传统权威在全国各乡村地区普遍发挥着作用,是乡村振兴所依靠的重要力量。
6

来自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的“黄皮豆干”队汇报作品《山的故事——梅州竹香村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该作品获得主赛优秀奖、梅县专项二等奖。

孙教授点评:“黄皮豆干”团队通过侨批透视了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客家人的精神品质。从历史学视角出发,通过传统文献与民间文献挖掘历史记忆,从而去复活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乃至乡村真正的灵魂与脉络,给予我们丰富的启发。

活动的最后,林俊洪书记进行了闭幕致辞。他向各主办方表示真诚的感谢,向获奖的优胜队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拨冗参与本次大赛评审及颁奖的专家、代表致以诚挚的谢意。他感慨道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积极投身于传统村落保护事业,并希望同学们丰富专业知识,开展社会调研研究,未来走向社会,为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至此,此次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颁奖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第四届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延续前三届的优良传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群体走进乡土社会,了解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状,认识承载着厚重乡土文明和现代人乡愁记忆的传统村落。借此比赛,为关心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学生、学者与社会各界力量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合影留念

关注传统村落,你我同行!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 教授午餐会 | 黄业坚教授:心之所向,执热爱而重功底


 我院党委与心理学系党总支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第三届学术活动周启动



本文转自公众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图片:朱日晖 郜聪

文字:王思雅 吴传龙 李璐阳 刘御沄

排版:李璐阳 刘御沄

初审:刘文慧

审核:李颢

审核发布:林俊洪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