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为2021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作出积极贡献
7月17日,2021世界遗产青年论坛成果《世界遗产青年之声》以视频的方式在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委员会上宣读,标志着本届世界遗产青年论坛的最终成果正式发布。
2021世界遗产青年论坛成果《世界遗产青年之声》
本届论坛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教育项目共同主办,福州市政府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全球3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相聚云端,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这一主题开展了交流与讨论。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玛提尔德罗塞勒女士分别为论坛致开幕辞,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为论坛致闭幕辞。
受论坛组委会邀请,我院张朝枝教授担任学术负责人,组织邀请了UNESCO、ICOMOS、IUCN、UNWTO等与世界遗产相关国际组织的专家为本届论坛进行主题演讲或主持相关小组讨论并指导论坛的最终成果产生。我院保继刚教授在福州主会场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向全球青年分享了本地社区主导,科研机构参与支持的“阿者科计划”世界遗产地旅游扶贫模式,介绍了将村民的房屋和梯田景观作为吸引物参与利益分配资源的重要性。在会议成果形成环节,我院院长徐红罡教授主持了“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发展”的成果起草讨论,以其丰富的世界遗产地社区参与和可持续旅游研究经验,为各国代表们答疑解惑,将“尊重社区自主”、“尊重本土知识”、“尊重社区遗产叙事”等关键思想写进了论坛成果《世界遗产青年之声》。在本次论坛中,我院王俊亿副教授主持了大会的分议题讨论与总结环节,博士后高俊、陈晨分别主持了论坛开闭幕式,十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会议服务,展示了我院学子的专业素养,为大会的顺利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的成果文件《青年之声: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提出“鼓励世界遗产地发展可持续旅游,支持开展以社区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将本地知识融入其中,以确保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旅游发展获得可持续生计”,这也是正是我院多年可持续旅游研究思想在这次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中的展现,为国际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舞台贡献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 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现场 >>>
附
2021世界遗产青年论坛宣言
世界遗产青年之声: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
我们是20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的青年代表。首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田学军先生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致以诚挚的谢意。衷心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此次论坛。特别感谢论坛服务团队的支持,与会专家与协调成员的卓越见识与指引。我们共同探讨了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相关议题,包括“人与治理” “旅游与社区发展”以及“以创新为社区赋权”。通过交流,我们意识到并重申教育是促进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的基石。在认可并支持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技术与参与层次的群体开展持续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同时,我们特别呼吁通过类似世界遗产青年论坛的国际交流来提升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保存和宣传能力。
在参考往届青年论坛宣言的基础上,通过此次论坛的充分讨论与交流,我们形成了论坛宣言——“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来自青年的呼声”,来与各利益相关方分享我们的建议。
我们建议:
鼓励多元对话,强化当地社区和青年参与世界遗产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缔约国各级政府等相关各方应当致力于构建安全的交流与凝聚共识的空间,打造有益多方交流的新媒体与平台,使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
创建一个遗产相关的全球知识共享平台,并对所有利益相关方开放。该平台建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领,并有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机构、缔约国各级政府等各方的通力合作。在定期监管的基础上,平台将提供最佳实践指南,为赋权地方行动者保护、保存和宣传世界遗产建言献策。
确保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管理。支持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网络开展内驱式管理,建立务实可行的外来机构退出策略。
遗产具有多层次性和动态性,必须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管理规划。设计有效机制,确保地方政府能够及时开展世界遗产管理规划的制作、修订、讨论与更新,以响应不断演化的地方社会文化情境,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观、感知、知识和优先诉求的变化。
开展世界遗产多元化管理,推进遗产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对话和协同(尤其是数字科技行业)。遗产管理能够从多行业专业知识中汲取营养,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强化地方行动者的世界遗产相关能力建设,发起相关公众论坛、公民集会、社区联盟等。
鼓励世界遗产地内部以及周边的管理和旅游机构开展跨行业合作,并将管理框架对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可持续旅游发展实践。
支持通过在地社区项目发展地方旅游,并将地方性知识和技能整合进社区发展,确保直接或间接依靠世界遗产旅游的社区成员拥有经济上可行并且可持续的生计。
认可并强化文化和环境(生态)领域的机构,如地方博物馆、图书馆等,在传播社区的世界遗产叙事和亲近感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叙事和情感往往通过讲故事、以及其他形式的民族志信息来呈现,凸显社区与遗产的动态关系,有助于强化社区的遗产保护承诺。
提倡世界遗产地内部以及周边的科技和网络连通应当公平可得,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服务不足的社区。这可以通过公私部门合作,以及分配充沛的资金和资源来实现。
通过提供经济激励、科技和后勤支撑以及青年专业人士商业培训来推动开展世界遗产社区生计提升创新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咨询机构可以共同建立一个相关社区项目的数据库。
多元化世界遗产保护模式。关注其他相关遗产,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等,因为这些遗产对以遗产为中心的社区的生计也有重要影响;参考借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以及相关咨询机构等参与制定的其他文化公约和国际文件。
我们青年遗产专家致力于通过我们的遗产管理实践,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建设指令。我们深信世界遗产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团结,文化和自然的多元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生计。
谢谢!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 党委委员讲党课 | 罗秋菊:认清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
☆ 党委委员讲党课 | 何莽: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下的康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