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逸仙文旅大讲堂丨信息对游客行为偏好的影响——文化、社会与环境的不同线索


     5月27日,我院举办第23期逸仙文旅大讲堂。本次活动由余晓娟副教授、张凌寒助理教授和熊希灵博士进行分享,由余晓娟副教授主持。我院众多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思维碰撞中寻找新的研究思路与灵感。


       张凌寒助理教授首先进行分享,她介绍了自己关于“社交媒体信息与旅游行为”这一研究主题的思考与发现,并提出了三个研究视角与方法供大家探讨。

       她认为,web2.0时代让内容创作不再受限,在极大拓宽了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认识并理解信息的难度。她强调了社交媒体信息带有强烈的情感属性并提出了非结构化数据的研究难点。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她进一步提出了三个研究思路,包括:(1)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或者文本分析方法对游客已发生的在社交媒体信息影响下的旅游行为进行解释;(2)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探究复杂的社交媒体信息对游客行为/态度/体验等的影响;(3)采用离散选择模型(Discrete choice model),利用质性数据提出新的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属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现场



       熊希灵博士与大家分享并探讨了具身认知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影响。“身”与“心”的关系在心理学领域是一直被关注和争论的话题,他利用心理学历史上的典型案例引入主题,并进一步谈到现有具身认知相关研究的局限。

       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新冠疫情背景下消费者酒店评价的影响因素。他最终得出了高疫情风险地区、经济型酒店类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给出较高评价的结论,并验证了控制感在机器人服务与酒店评价间的中介效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现场



       最后,余晓娟副教授分享了自己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旅游者行为关系的研究。利用扎根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顾客评论大数据等数据收集方法,她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学蕴含的审美方法、道德规范影响着当代中国人在游览传统文化旅游地时的凝视方式、凝视内容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创造了“诗意凝视”。她还引用相关评论文章,进一步引发了在座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旅游者行为间关系的深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现场



       三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后,与会师生积极交流自身对研究问题的看法以及思考。本次文旅大讲堂氛围轻松活跃,内容丰富有趣,各位参与者均表示对相关研究视角有了更多了解。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我院顺利完成2022届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  产学融合,共探真知 | 我院顺利完成MTA论文线上答辩工作
  旅游学院举行党委书记黄山同志上岗仪式暨离(上)任交接工作会议


撰稿、采风:矫浩悦

编辑:黄   倩

初审:刘俏芬

审核:徐永怡

审定发布:黄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