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旅院的故事”校友专访 | 吴旗韬:突破局限,挑战自我

编者按: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时代飞速发展与变化,带来多样化的机遇与可能,大学生应如何迎变而歌,踏变而舞?学院心系校友成长与发展,举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优秀校友访谈活动” ,展示旅院优秀毕业生风采,为旅院学子勾勒出前路的多样性。本次活动搭建起在校生与毕业校友沟通的桥梁,使在校学生能够对本院的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并能制定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在校同学们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走好人生路。


吴旗韬,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0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在广州地理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兼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旅游资源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委员、《热带地理》编委等。主要从事交通地理和区域可持续相关领域研究。

萌芽:共同成长

作为旅游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吴旗韬在升上大三的时候和另外十三名同学一起从不同的专业转到了旅游学院实验班,开始了旅游规划的学习。

“在建立早期,旅游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颇有名气。虽然学院的老师不多,但学院想尽办法请来许多外院、甚至外校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些老师都是领域内顶尖的学者,给我们讲的知识也是全球领先的。”他回忆道,保继刚老师除了给实验班的同学上课以外,还要教硕士生和博士生。而硕士生与博士生上课的时候都是三四十人的大班,本科生则是十四人小班,所以老师们有时也开玩笑地说“顶尖老师给这么少学生上课都可以算一对一了,怎么本科生待遇比硕士博士还好”。

吴旗韬印象很深的其中一门课程就是保继刚老师的旅游管理。虽然保继刚老师科研工作很忙,但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堂课他都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讲义教案,因为给本科生的上课内容和硕博的不一样,所以会花费他很多精力。记得那是一本很厚的全英文的《旅游管理》,是当时全球最先进最好的旅游管理教材。保继刚老师每节课都要讲二三十页的内容,还会上课提问抽查。所以同学们要在课前把英文转换为中文再读懂、理解,普遍感觉压力挺大。

“这是我学的最厚的一本教材,上面做了很多笔记。那时候每个星期有两节旅游管理,每次都要花我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搞好预习。”除此以外,他还回忆了不少有意思的课程,像会展、摄影、户外生存等。

除了校内课程以外,他还参与了旅游规划中心的一些项目。他分享了其中一次去黄山社会实践的经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做问卷调查。在这个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对不同的游客要怎么询问、怎么让他们接受调查、怎么让他们根据真实情况回答问卷,这些都是在课堂上难以学习的实践技能。”

他认为,旅游实验班这样小班的精英化教育对同学们后期发展有很大影响,能提供比当时平均水平要高的教育和培训。“现在看来,后来发现用到最多的是当时学到的思维方法和理念,包括逻辑性思维。”他解释道,很多人考虑事情的时候可能很少考虑逻辑性的方面,背后得到的解决方法就有很大差异,到了后期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严谨按照逻辑思考得到的解决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科研和工作都十分有用。


不期而遇:转型挑战

“在转来旅游学院之前,我是在地理学院学国土资源的。原本毕业的话应该拿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的时候变成了管理学院代发的管理学学位了,感觉还蛮有意思的。”吴旗韬回忆起过去从未料想过的变化都忍不住笑了,“当时可能不少同学转到旅游学院也是为了好玩吧,觉得学旅游就是做导游带大家去玩。经过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后,我们才发现现实和预想相差甚远。旅游规划需要我们更多地从科学理念、规划思想、游客角度等方面思考。”

2010年博士毕业后,吴旗韬并没有从事旅游规划,而是在地理所转做区域规划。一开始对于这次转变他还是有些不确定的,认为二者可能不太相符,于是就和徐红罡教授进行了多次讨论。“徐老师认为有旅游规划基础后学习区域规划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而我与老师聊过以后也释怀了,于是就这么做下去了。也算是挑战自我吧。”

在梅州进行扶贫工作的时候,吴旗韬和其他同事发现帮扶村庄有很多客家文化要素分布,生态环境也比较好,适合开发旅游产业,于是进行了许多建设尝试。虽然因为交通原因大部分尝试未能成功,当地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在大范围形成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为村庄里保存比较完好的祠堂申请了文物保护后,文物得到了保护,古民居的特色得以凸显,村庄也成为了不算成熟、但稍有名气、充满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从只读书的书生到进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这种感觉是比较有意思的。真正和村民接触后,才逐渐了解了一些他们的为人处世或处理事情的思考方式,也因此才更希望做一些村庄文旅产业。”


未来:突破

疫情当前,不少同学会担心学习旅游专业会面对更为紧张的就业环境。吴旗韬则相信,以民众庞大的旅游意愿基础来看,未来无论是旅游规划还是旅游管理都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进入快速蓬勃发展期,届时将会对旅游管理与科研人才产生大量需求,而且这样的需求与以前相比会增加对多专业能力的要求

除了社会的需求外,他认为,多专业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调动个人已学的知识,将思维方式和处理路径相互补充参考,这样可以让最终决策更能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本领,最重要是博览群书,了解各种知识,让各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支撑未来的发展。同学们毕业后就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推动者了,希望你们能将中国的旅游业推向新的高度!” 

疫情给旅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改变了大家生活的轨迹。也许现在大家对疫情带来的不便感到烦恼,但是青年学子应相信国家的治理能力,总有一天疫情带来的阴霾会成为过去式。当凛冬过去之后,蓬勃的不仅仅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青年人灿烂的有价值的人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自我的充实就没有成功的道路。青年学子不仅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更大的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由此才能一步步实现梦想。



 往期推荐 

教授午餐会丨张骁鸣:让我们始终与实践前沿同行

院长午餐会 | 罗秋菊:拥抱变化树自信,风物长宜放眼量

答疑解惑寄温情 | 旅游学院举办“喜迎二十大,名师面对面”暨集体生日会活动(第一期)

文案 | 潘巧怡

图片 | 吴旗韬

编辑 | 何甜

初审 | 何甜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