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践教学下沉,剖析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如何更好地发挥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MTA(旅游管理硕士)首届乡村振兴班深入开平展开为期4日的实践教学。20名来自广东、海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在职研究生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团队和行业导师的带领下,走访调研开平碉楼与村落、赤坎古镇、百合镇、蚬冈镇,共同解剖开平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到案例地去,把案例讲透”


同于传统MTA的教学模式,乡村振兴班在课程设置、参与机制等方面均做了创新性探索。

17日清晨,乡村振兴班师生从广州出发直奔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出发前夜,带队老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左冰教授将课后作业提前布置下来,带着问题去调研,是此次实践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你们发现了什么?”调研后,午饭师生聚餐时左老师提问,围坐的学生们开始一一作答。
有同学指出景区多年未优化讲解服务,亦有同学发现居住其间的村民并不满意现状等等。
“为什么?”左老师的追问,把讨论推向高潮。这种随时随地的“课堂”交流,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加深学生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实践教学在MTA的教学模式中并不鲜见,但与以往只抽出小部分课时进行实践教学不同,乡村振兴班将主要课程教学放在乡村一线。
“我们希望老师带领学生到案例地去,把案例讲透。”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介绍道,为疏通MTA传统教学的堵点,真正做到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班的课程体系将8门MTA专业必修课(即旅游产业与经济分析、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营销、服务运营与管理、旅游规划与战略、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旅游电子商务)和案例地的实践相融合,师生能够与操盘团队现场交流对话,捕捉文旅行业发展新趋势,直面新问题,针对性、实操性更强,一方面利于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亦为当地文旅管理部门和文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解决方案。
何莽表示,目前中大旅院拟在全国遴选20个各具特色文旅示范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并派出教授团队与行业导师一起联合该村操盘手,共同解剖以文旅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要素与模式,将鲜活案例进行理论提升后编写出案例教材,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通过现场教学让MTA乡村振兴班同学能够快速运用于当前工作之中,对接国家在乡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据悉,目前中大旅院已在开平碉楼和赤坎古镇、云南哈尼梯田的阿者科村等地完成乡村振兴班的案例教学点建设工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深入开平一线,开平文旅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开平赤坎古镇是如何操盘的?开平民宿主理人如何运营乡村民宿?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开平以及江门文旅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需找到操盘者和亲历者。在此次的教学安排中,不仅有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消费、文化生产与文旅融合,资本下乡与乡村社区营造等理论课程,还有当地文旅项目的操盘者开平市委常委陈杰文、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邝积康、深圳九州十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耀根、广东碉民部落民宿负责人张小明等文旅行业从业者作为行业导师,对赤坎古镇保护开发历史、开平碉楼世界遗产申报及其早期运营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由“学界导师+行业导师+学生”形成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界导师、行业导师与学生之间单一对应模式,因而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可。
“由政府代表、咨询管理团队代表、投资方代表组成的行业导师团为我们分析项目的实践体验与心得,对我们日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深入乡村一线多年的文旅行业从业者黄水斌坦言,操盘者以“过来人”的身份亲述真实经历,有些视角和观察点是他在工作中未考虑到的,这样的实践教学能够帮助乡村文旅从业者少走弯路。
如何从一名出租车司机转型成为民宿操盘手,来自医疗系统的黄宗帝在听了张小明的讲述后感触颇深。“这离不开拼搏精神和远见卓识。”在黄宗帝看来,将实践教学办到乡村一线能够让有着从业经历的在职学生通过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直面发展新问题,做言之有物的研究。他希望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增长见识,增强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自公安系统的魏国昌用一句话概括其4日的学习体会。在他看来,深入一线调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深耕研学旅行领域的王梦杰坦言,经过4日的学习,令她更深刻认识到唯有多站在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更优解。
来自贵州省文旅系统的刘政良表示,有别于一般的行业培训和实地考察,乡村振兴班的教学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同样来自贵州的邓迪丹从事文化人才培训工作,MTA乡村振兴班的课程令她真正意识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她需要了解更多旅游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文旅行业发展中。
谢锦桂是一位来自茂名信宜的乡村基层干部,他对乡村文旅项目的开发与运营颇感兴趣,经过赤坎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他表示收获颇丰,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所在的村镇贡献力量。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学子风华 | 王时彩:支教育人,微光点点,聚而成矩

欢迎校友们回家,归来仍是少年!母校喊你申领校友卡啦!

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 | 廉洁教育主题知识问答和作品征集活动来了!



转载来源 | 南方日报

初审 | 何甜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