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界上观|李雅丽:张杨电影中的老年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简|介

李雅丽


广播电视编导系影视剧编导教研室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签约编剧,曾担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入选首都青年电影人才研修班、青年编剧特训营。

参与多项省级、校级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主创的影视剧本获得国家级奖励多次,多次带领学生获得影视类编剧奖项。


摘   要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张杨导演,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接连刻画了多个性格迥异的老年人物形象。他真实地描绘出当今时代老年群体的生存处境,并努力探寻老年人的社会出路。对老年人物形象的积极探索,使他在第六代导演群体中呈现出了别样的特色。


关键词

张杨,人物形象,形象塑造,电影符号


一、老年人物形象的创作动机分析

电影创作与作者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有着紧密的关联。张杨导演的创作,自然离不开他个人生命的体验。他所刻画的叛逆青年形象,一定程度上就是他自身的写照。而电影中温和宽容的老年形象,则是张杨对父亲张华勋的模仿与刻画。“我的电影是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 , 把我最直接、直观的东西表达出去。电影有很强的记录功能,我更关注我在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张杨与父亲的点点滴滴,都是他创作的基础。在被询问为何创作出互相对峙的父子关系时,张杨解释道:“因为,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马尔库塞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艺术应着眼于解放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摧残和压抑的人性,艺术所要解放的永远是个人内心的历史。”张杨导演更是直言,他对于生活的感触以及血液里沸腾的东西都会融汇到电影里,这种情感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向日葵》中,父亲的形象对于幼年的儿子来说,一直是缺失的。直到某一天父亲的突然闯入,使得儿子失去了原本的自由,父子之间的冲突不断恶化。张杨导演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他的许多生命体验都和《向日葵》中的儿子趋于一致。也正因如此,导演能够赋予影片更多的情感体验。从《爱情麻辣烫》到《洗澡》《昨天》,再到《飞越老人院》,导演对人物的刻画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二、张扬电影中的老年人物形象特征

张杨导演作品中的老年人物形象在当今时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他们反映出导演对老年人群的生存处境、家庭问题、社会地位、老龄化状况的关注,同时贯之以人文关怀,充分地表达出他对生与死这一社会话题的思考,使老年人物呈现出风格化的特点。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力,它展示了人类群体社会关系中的权力运作。老年人物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个主要的生存环境中。话语权的消解,展现出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时代命运。

1.与子辈文化的割裂

20世纪初,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作为子辈的年轻人开始吸收多元文化,对于父子关系也有了重新的定义。“从强制和被动的父权形态的思想约束和人生标准中挣脱出来,是他们人格成长的重要标志。年轻一辈开始挑战父辈的权威,父子关系出现裂痕。老年群体陷入亲情的困境。他们在家庭关系里,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与核心话语权。电影《昨天》里,面对毒瘾儿子,父亲心急如焚却无力施救。伴随着毒瘾儿子掌掴父亲的瞬间,父亲在家庭地位中的话语权彻底瓦解;电影《飞越老人院》里,老葛与儿子大葛存在着颇多的矛盾与怨恨,即使过了 20 多年,大葛也依然不肯叫老葛一声父亲。

张杨导演描绘了多个正在家庭中失去话语权的老年人物形象。他们与子女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症结,在家庭关系中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不仅对当今的亲子关系具有警示意义,还暗含着导演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

2.社会话语权威的消解

每个人都在社会关系中承担着某种角色,个人与社会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张杨导演将镜头对准都市社会中的老年群体,试图展现老年人物的社会百态。体力处于弱势,思想也无法跟上社会的潮流,老年群体无疑在社会中面临着万分尴尬的境遇。

影片《洗澡》中,澡堂是父亲与社会相勾连的符号象征。经营澡堂是父亲的社会职业,也是父亲与社会建立联系的纽带。然而伴随着父亲年纪的增长,澡堂文化开始与进步的社会发生冲突。新型澡堂和时髦洗浴用品的出现,加剧了传统澡堂的衰落。作为传统澡堂的经营者,上了年纪的父亲在社会中的话语权逐渐走向衰微。影片《飞越老人院》中,几位老人打算去参加一档电视节目,他们决定乘坐一辆废弃的公交车逃离老人院。公交车在影片中是一种社会符号的象征。几位老人虽然离开了老人院,但是路上却遭遇爆胎等种种危机,最终还是丧失了融入社会的途径。

3.残缺婚姻下的孤独个体

爱情是众多情感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能够给人类带来情感的慰藉与心灵的关怀。老年群体的情感生活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话题。张杨导演的电影中,老年人物大多处于残缺的婚姻状态下。如《洗澡》里的老父亲,常年与失智的二儿子为伴;《飞越老人院》中的老周,由于女儿远嫁日本,终日孤身一人;《飞越老人院》中的老葛,在二婚的妻子离世后,搬到了老人院生活。这些作品中的老年群体,大多都是处于残缺的婚姻之下。另一半的缺失,再加上儿女的疏离,导致他们成为了极其孤独的个体。


三、结语

艺术是一把锤子,人们应该用它去重塑社会。张杨导演对现实生活不停的追问与思索,是希望探寻一种老年人在都市社会的生存方式。他有意识地将目光触及当下社会的时代变迁与小人物的命运走向上,并着力描绘老年人物的生存困境,展现出老年人物的时代命运,同时流露出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现实主义永远是艺术创作不败的花朵。我们看到了张杨导演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对时代的责任感。他关注老龄化的社会问题,通过镜头再现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真挚地记载了老年群体的生存状态,带给了观众深刻的心灵触动与情感启迪。


本文发表于《戏剧之家》杂志。


· 我院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

· 喜报 | 我院影视摄影与制作教研室获省级奖励
· 一起学习二十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展赛通知 | @大学生,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来了
· 微视频 | 全家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