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 码头计划|展览现场:“提示词”_AI艺术展
1.2 km waterfront stage of wū wù wù
潮来潮往,海纳百川。上海艺仓美术馆建于黄浦江之上,伴随着潮声船鸣,时刻思考想象着艺术与美术馆的边界和真实。展望未来,一二里地的水岸从此开放为在地泊岸的码头舞台,欢迎八方创意自由松弛地停靠、休憩、交流与表达:视觉的、声音的、表演的、音乐的、剧场的、所有人与自然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浦,风乎艺仓,咏而归。在码头计划里,我们一起感知四周的流转变化,探索当下的无尽可能。
——艺仓美术馆馆长 余光照
#1
展览现场
2023年9月23日,展览“提示词——AI艺术展”于艺仓美术馆艺仓水岸的艺库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五位青年艺术家的十三组作品,这些作品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作为创作媒介,艺术家们通过空间装置、实验游戏、互动影像等形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可能以何种方式介入人类的创作过程。
展览由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策展人黎远策划,刘化童担任学术主持。展览现场分别由艺库1的暗空间与艺库2的亮空间两个展厅构成,策展人运用了人工智能训练模型中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概念,将两个展厅想象成生成器空间与判别器空间,两个展厅之间,暗含着一种碰撞性的对比关系,这种关系带有一定的生发性,亦如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值得留意的是作品旁边的墙上有两张展签,白色展签展示作品简介,黑色展签则展示了艺术家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所调用的提示词,这也是本次展览为观者提供的另一种进入作品语境的通道,人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创作,通过“提示词”共同建构亦或是透漏出一种诗性关系。
进入艺库1的暗空间,首先传来裹胁着尖叫的风声,展厅的右边为这次展览的第一件作品,来自艺术家林庄祥的《人龙卷1号》,画面中像蜂群般涌动的画面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组合而成,不禁让人联想起高峰出行的人群,穿梭中形成了由人组成的龙卷风。在气象学中,风眼有整个气旋中最低的气压,而画面中人群流转的风眼又为何?
林庄祥,《人龙卷》,装置影像,530x260cm,2023年
从右往左走,是该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一个捕食者,一个猎物》,作品名称同样是人工智能生成画面所用到的提示词,在这个位于南亚的居民楼里,捕食者清醒地闻味而来然后伺机而动,和家犬在沉睡中成为了一动不动的猎物形成强烈对比。林庄祥通过让人工智能参与重绘捕猎现场,来表达自身对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过程的警醒与反思。
林庄祥,《一个捕食者,一个猎物》,影像,2023年
再往左走,是赵小锋的《澴流》,艺术家从东西方思想中汲取应对当今社会,个体面对碎片化的环境中,如何自洽地与外界环境相处的精神燃料;而《做自己》是赵小锋用一种戏谑的方式,来回应他者眼中的“自我”。
赵小锋, 《澴流》,影像,2021年
在艺库1展厅的最左侧,是赵小锋的作品《戛然》,作品画面中充满由管道、流体与人物等含有大量细节的人工生成图像,并构建起半包围的空间结构,观众坐在中间的震动椅上,视线却被眼前不断闪动的led画面所吸引,在高速切换的图像里,观者因无法聚焦而被迫进入恍惚的状态,一切在瞬时中变化,这种处在过渡态而产生的戛然感,正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给艺术家带来的切身感受。于是,艺术家的创造性能量不得不重新寻找生发的出口。
赵小锋,《戛然》,空间装置,290x320x260cm,2023年
走出艺库1的暗空间现场,经过一段走廊便来到艺库2的亮空间,展厅首件作品是《迭代步态》,艺术家陈子健将人工智能的训练过程形象化为剧场的演出,不断出场的人偶好比不断迭代的训练模型,观众可以控制人偶行走的方向,而后,不断倒下的身体躯壳缓缓漂浮至舞台上空,如同乌云笼罩着发着光的欢乐舞台,在荒诞中不断回看历史。
陈子健,《迭代步态》,实验游戏,2023
而邵立昊的《屏幕书写:湖光批素炼字》则是记录了一场屏幕游记,艺术家试图将浏览旅游网站时,看到的湖光山色书写为象形文字,任何人都可以再次书写其字符,以感受作者神游之路。
邵立昊,《屏幕书写:湖光批素炼字》,影像,2023年
该艺术家的另一组作品《识别的欲望_猪笼草Pineapple》则是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如何影响人类的观察方式。人工智能被人设定为必须输出内容,人类给人工智能输入数据后,它无法面对数据保持沉默,于是,人工智能对给定的内容立即执行解码然后生成,仿佛被一种识别的欲望催促着生产内容。
邵立昊,《识别的欲望_猪笼草Pineapple》,影像,2023年
展厅最左侧展出的是王梦荻的作品《三眼》,艺术家运用算法中的漏洞进行创作,在先前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中,人工智能根据艺术家输入的提示词,如“儿童画”“沙滩”“铅笔”等,输出了仿佛是儿童笔触的图像,与通常儿童绘画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常输出带有三个或多个眼睛的儿童形象,在看似天真烂漫的的画面中隐含着神秘的未解的面孔,这也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给艺术家带来的复杂感受的体现。
王梦荻,《三眼》,空间装置,尺寸可变,2023年
展览现场放置着三个带刺瑜伽球,仿佛是对人们温和的提醒。结合双展厅先暗后明的观展动线,此处的三眼也可理解为一种静谧的回望,望向亮展厅最右侧的邵立昊作品中“屏幕书写”和陈子健作品中“剧场上踱步的人偶”,接着“望穿”双展厅的两堵墙,凝视林庄祥“人龙卷”作品中的人云亦云之态。作为这次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作品中央房形帘幕上的三个点,既是对“三眼”的符号化表达,也仿佛是意犹未尽的非标省略号。艺术家们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切入,来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丰富感受。
王梦荻,《三眼》,空间装置,尺寸可变,2023年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如何更好的协同创作,并推动人机双向发展,尚待想象和构成。这次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和创新设计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初步探索,并非停留于生成式图像本身的视觉快感,而是从与人机协同的创作过程出发,由内部感受出发,去发现作为创作者的自己。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偶然性的机缘和想象力的空间,是碰撞的结果,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双向链接起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以期建构出诗性关系并激发创造力。
文 | lara
#2
关于艺术家
陈子健
2000年出生于浙江衢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作品涉及视觉数据交互,致力于探索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问题,擅长通过三维制作、虚拟引擎构建世界观,探索展演、数据可视化、交互影像、增强现实等方向,通过技术哲学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媒介的关系。作品曾获得靳埭强、白金设计、CGDA、等国内外多个奖项,参与上海双年展、亚洲数字艺术展、不准停电等国内展览。
林庄祥
视觉艺术家兼平⾯设计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交互设计专业,后创⽴LZX Studio进⾏独⽴设计⼯作⾄今。2022年进⼊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攻读硕⼠研究⽣。他以设计思维介⼊艺术创作并长期探索AI、AR等新技术领域,通过实践探寻新的美学可能。
邵立昊
199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目前作品多尝试于发掘网络文化,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科技技术,电子产品等对人作为主体的多元认知影响,并对其进行发散、延展、重构。
王梦荻
2000年生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从事媒体艺术,平面设计,绘画等方向的研究与创作,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赵小锋
1998年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本科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系,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从事媒体艺术、实验音乐等方向的研究与创作,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3
关于策展人
黎远
艺术家、策展人,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4
关于“码头计划”
“码头计划”(Dock Project)是艺仓美术馆旗下的独立艺术项目。立足于黄浦江岸,它秉持多元开放的实验精神,突破传统的“白盒子”模式,以打造1.2公里无边界艺术江岸舞台为目标。通过在美术馆所处的滨江大道信塔、艺库等场地举办各类艺术跨界活动——如版画艺术节、滑板节、涂鸦、放映会、音乐节等时尚潮流活动;并围绕展览展示、讲座对谈、工作坊、实验音乐表演、艺术驻地、公共艺术项目等展开交流学习;“码头计划”将陆续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音乐人、设计师、研究者共同加入对话,就展览、教育、公共项目、写作出版、艺术跨界等内容,持续开发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思想精神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探索符合在地语境的艺术生态新模式。
“码头计划”将分为三大内容板块,分别为「呜」、「坞」、和「晤」。“呜”是轮船汽笛的声音,是船舶、码头的拟声词——码头计划第一板块关注围绕声音、音乐、听觉文化展开的艺术文化实践,探索非视觉,去中心,多元共创的美学思想。“坞”是电脑上的程序栏,是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连接端口,是英文DOCK除码头外的第二个意思——码头计划第二板块关注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通过“坞”我们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晤”代表着思想的交互与碰撞,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借助一系列艺术活动,我们在码头相聚相识、会晤畅谈,共同探索感受艺术之力。
当前展览
9.1-10.29 缀·梦
天野喜孝YOSHITAKA AMANO
展期日期 :2023.9.1—10.29
参观时间:10:00 - 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艺仓美术馆 3F
购票方式:关注“艺仓美术馆MAM”点击主页菜单购买
票价:
单人票:88 RMB/人
双人票:158 RMB/两人
学生票:58 RMB/人
亲子票(一大一小):118 RMB/ 两人 (儿童限高1.2-1.5m)
及时了解艺仓美术馆及艺仓水岸的各类艺术活动资讯
欢迎关注我们的订阅号
联系电话
68781390(10:00-18:00,周二至周日)
艺术商店微信
艺仓水岸·地图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