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诉你什么叫农村电商以及县域电商发展至今最大的失误与破解

2017-04-24 菏泽电子商务

本文是针对想要加入农村电商队伍的新人特别选编的手册,内容浅显直白,解释了农村电商的定义以及目前一些现状,对农村电商已有见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一、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1、传统的电子商务定义:

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摘自维基百科)


2、农村电子商务定义: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摘自百度百科)


二、农村电商现状


1、农村电商现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止2013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6.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字,截至 2013年12月,我国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相比城镇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预示着未来成长空间的巨大。


巨大市场使得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农村电商,政府不断利好政策,使得农村电商企业平台雨后春笋般爆发,呈现大好之势,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人才匮乏、地域分散、物流不畅等问题的限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家一起开创摸索更好的模式。


2、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城乡差别巨大,拥有 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市场既大又分散。在农业领域应用电子商务可以使分散的个体以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组织水平,提升分散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利用互联网还可将农业市场延伸向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从而为我国农业提供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因此,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


1、农民上网人数少,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49.4%;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30岁以下年轻群体所占比例高达76.9%;从职业结构来看,农村网民的构成主体是学生,所占的比例高达38.8%。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农村网民娱乐化倾向更加明显。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缺乏基本的了解,使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得到应用推广。


2、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反应迟钝,对电子商务没有足够的信心。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很少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3、涉农网站不多,区域分布不均衡

CNNIC调查结果表明,农业网站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用户很少,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低,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更加重要。同时,以农业信息为主的网站在全国所占比例也不高,并且利用程度低。


4、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完备、高效的通信设施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前提,我国农村网络通信设施的现状及在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都难以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要求。另外,原有的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有所正规。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


5、农村电子商务存在受物流制约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商品大多数是要通过物流才能送达到消费者手上,而目前物流公司配送范围很难覆盖大多数村落,从而加大农村消费者取货的难度。另一方面网购的商品一旦出现问题,退换货维修等售后也将难以落实。


6、农产品销售进城时缺少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销售最核心的是供应链管理问题,但采购、溯源、仓储、包装、客服等环节都是需要拥有专业的团队来完成,但大多数经营产品的个人或者公司都承担不起组建专业团队的成本。从而无法赋予农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导致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四、农村电商常见的三种模式


1、遂昌模式——平台化

遂昌模式则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加电子商务公司协同运作,借助政府的强大支持和自身体系的巨大聚合力,集合了当地千余家小卖家共谋发展。他们为千余家松散且不标准不专业的小卖家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对上游货源进行统一整合并拟定采购标准,由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线下则按照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标准化操作执行。


2、通榆模式——品牌化

通榆县采用行品牌化运作,为当地的农产品取了一个好名字叫“三千禾”,并直接进驻天猫旗舰店。 “三千禾”呈现给你的是一个商品品牌,但其更重要的魅力在全程产业链上进行标准化运作,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诸多标准化尝试。


3、成县模式——资源整合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成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主打产品有核桃、土蜂蜜等地方特产,依托在淘宝网店进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尝到了在微博、微信上推销产品的甜头,并招募了不少年轻销售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微营销培训,至今他们80%的销售额来自这些免费的社会化媒体,而“网店”对他们来说更大的价值在于交易,创业初期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成县协会”工作人员爬山涉水四处寻找优质的农产品货源,找到一家便整合一家,即刻展开售卖,这样做虽有小而灵活的优点,但容易受规模限制。


五、农村电商常见问题问答


1、问:淘宝村是否就是农村电商?

答: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淘宝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必须依附当地特有的优势,能形成高度产业集群的村落,再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完成交易。一是像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南秦村的青瓷、宝剑。属于拥有传统产业的优势;二是像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兴的数码配件、汽车零配件则是拥有地域优势。淘宝村的形成,都拥有其先天的优势条件,更像是一家拥有自己独特手艺的家庭作坊。所以手艺淘宝村最多算是农村电商中一个特色,并不具备代表性。


2、问:常听说的农村服务站是什么?

答:农村服务站叫法很多,像淘宝的“农村淘宝服务站”、京东的“京东帮服务店”、都属于这一范畴,农村服务站的概念最早来自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赶街网点。


服务站的特点是遍布乡、镇、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业务,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实体终端扎根农村,完成消费品下乡及农产品上行,也为各平台抢占农村市场打下基础。


3、问:做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哪些条件?

答:这个问题较笼统,主要涉及三方面:1、申请这个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涉及到工商注册问题,需要直接问政府部门;2、农业电商的企业需要什么资质?涉及到团队能力、资金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条件,只能是懂农业本身比懂电商运营更重要,就是接地气了解农村,根据当地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3、农村电商合作的需要什么条件?目前主流大平台有农村淘宝、京东帮、赶街、村邮乐购、供销e家等可以加盟合作,各大平台加盟条件有所不同。


六、县域电商发展至今最大的失误与破解


这个失误,叫做只有服务体系,没有服务对象!

中国的电商发展,到今天已是世界第一,但这个世界第一却是极为不均衡的,沿海地区电商极为发达,而内陆地区却是一片蛮荒。沿海电商有着丰富而成熟的生态圈,内陆的确别说生态圈,连一家像样的服务企业都难找。


这样的一个难题,就让大家在制定县域电商发展的政策时,不约而同地把重心偏向了服务体系的构建:从物流空间的电商产业园,到整合各种服务于一身的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再到下沉到乡镇村的服务点,以及不遗余力地推进物流体系的建设。


全国各地的示范县和非示范县都在全力以赴地打造县域电商服务支撑体系,似乎只要有了完整的服务体系,县域电商就会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


然而现实永远比想象的残酷的多,现实是绝大多数县域有了服务体系,电商照样停滞不前。原因何在?


因为县里根本没有拎得出来的电商企业,为什么没有企业?因为县里根本没有成规模的产业!为什么没有规模产业?因为县里多少年来都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盲目生产,更因为县里从来没有认真规划认真发展集中产业。


很多明星示范县,做了两三年的明星之后,才尴尬地发现,那些熙熙攘攘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参观者的电商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产业园区,都仍然只是形象工程,县里的电商仍然只有下行没有上行,如火如荼地电商示范县工程,只是让老百姓买东西方便了,却始终难以卖出一件农产品。何其尴尬,何其悲哀!


那么这个失误如何弥补?难题如何破解?就在于推进县域电商,在做好做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略了“产业链”的打造。没有产业,再宏伟壮观的电商服务体系都是花架子,只能用于领导检查、友县参观。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县域电商产业这张皮,县域电商服务体系就只能是无处附着的无用毫毛。


如何打造县域电商产业链?最终我们需要的是县域电商产业链的成熟,但由于农村产业环境缺了太多的课,我们需要分几步完成这件核心大事。

1

是为县里孵化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

中国绝大多数县,都是几十万人口,年产值十几到几十亿的规模,这样的一个现状,其实完全可以把一个县当成是一家企业来打造。而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那就是要有一个自己特色的产品,专长的行当。对应到县里,那就是要有一个全国领先的产业,比如黑龙江五常,全县有200多万亩黑土地种植水稻。很多县可能会感叹一声,说自己县没有特色产业。然而特色产业是生来就有的吗?真的是天然形成的吗?


事实上,绝大多数特色县,都是人为打造的。比如五常市,十多年前五常大米绝对没有知名度,原因何在,就是以前的水稻品种不够有特色;后来研发出了稻花香5号,也就是现在香气扑鼻的五常大米后才渐渐打出了知名度。


再比如甘肃成县,三年前县委书记李祥在微博上推广县里的核桃,被称为“核桃书记”时,全县核桃林才仅有十几万亩,可能在全国来说并不算核桃大县,然后这三年以来全县全力以赴发展核桃产业,县政府建设了核桃种植示范林,用各种政策激励家家户户种核桃,至今核桃林已经达到了50万亩,整个提高了三倍多,这就真正形成了集中产业。


县里要打造一个集中产业实属不易,因为老百姓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县长讲的吐沫横飞,农户们往往仍然只是在观望,所以一个特色产业的打造,往往蕴含着一届政府的心力和汗水。

2

是孵化几家能够成为经营主体的龙头企业。

产业化完成了,并不代表着电商就能够开做了,因为真正作为电商经营主体的一定是企业,而非种养殖大户们,更不能是一家一户的农民。电商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真正规模化运作却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种的好完全不等于卖得好,尤其是电商渠道。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全国已经有不少地区完成产业化了,河南省内黄县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产地和交易地,30万亩的辣椒种植面积已经足以独步全国。另外,当地还有50万亩的大枣产地。但是,当地却几乎没有一家能够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去带动整个产业的电商化发展。


全国各县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产业而无企业。如何孵化企业?关键在于没有企业家!


企业家从何而来?一个县里面,怎样才能找到能成为电商经营主体的企业家?


很多县开始病急乱投医,引进电商平台,希望成为当地经营主体;或者引进服务商,期待其成为本县电商经营主体。这种行为是荒谬而毫无价值的,这有点类似于地主家后继无人,于是把附近搞大集的张三或者请了个师爷来,指望他们像地主亲儿子一样振兴地主家的产业,怎么可能?


当然,这个比喻有点无聊,那么究竟如何孵化县里的经营主体?这样分步骤来,刚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没有企业家,但是每个县都或多或少有过几个出门见识过又回来了的返乡大学生或者打工者。


他们在经历过沿海城市的互联网洗礼后,回到家乡后,有不少会想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网上去。虽然他们没钱、没工厂、没经验,但有着一腔创业热血,还有着“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见识,这群人就是县里做电商最早可以笼络的一批企业。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大多可能只能作为县里做电商的先驱,无法真正把县里的农产品电商搞起来,但是没有这批先驱,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龙头企业们。而且,说不定在这些先驱中,就隐藏着未来的“三只松鼠”呢。


发掘完这些电商先驱后,县里开始有了电商氛围,接下来,就该撬动真正有资源有经验的企业家群体了,那就是县里那些传统企业家们,他们或者是房地产起家的,或者是搞市政工程的,或者是搞矿产的,总之县上那二三十个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家,从中如果能够发动两三家投身电商,那么就逐渐有了龙头企业的雏形。

3

产业有了,经营主体企业有了,接下来就到了塑造产业“链”的时候了。

所谓产业链,当然是指的让县里的电商能够形成一个有机运行的链条,而不是孤立的几个点。为何要形成链条,因为让任何一家企业从头到尾地从事电商,都是玩不转的;真正优秀的电商企业,必然是整合了业界最优秀的智慧和服务资源后,形成的一个产业链式企业。


术业有专攻、分工各不同,会种养殖的往往不会卖,懂电商的往往不愿意下到农村去;更不用说像仓储物流这样极其专业而且要辐射全国的产业工种。如何形成这个产业链?我们先把它拆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


第一个部分是供应链环节,农产品电商的供应链,是怎样完成的?经营主体企业自己种养殖靠谱吗?


如果我们了解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的情况就发现,这是一个一次性投入相当大而且找不到产业工人的方式,土地流转的价格,全国基本在500~1000/亩地之间,如果一个县里50万亩土地,都由一家企业来成本,那么流转成本就是2。5亿~5亿的流转价,这显然县里没有哪个企业有能力这么干。那么既然不可能通过土地流转来完成,就只能从农户手里去收购产品了。


向农户一家一户地收购是否可行呢?如果真这么干,企业的精力就全部陷入到跟无数个农户去谈判中去了,而且当前我们的农民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诚信合作精神的,只要有人开始大量收购,立马就会有农户漫天提价;如何完成农产品的集货,这需要借助一定的中间组织,这个中间组织,基本上就要靠“合作社”这种模式来完成。


供应链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端“销售链”。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其实是我们做农产品电商首当其中就要干的事,因为县里的人们都有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习惯,如果销售没有起色,再怎么宣传农村电商的好处,也不会有人行动。


所以用销售倒闭产业链的改革,这个一向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核心原理。销售链包含什么,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论述,这里回顾一下,农产品的全渠道,基本上包含了“电商零批”、“集团采购”、“小区配送”三大类渠道。打通这三大类渠道,就把农产品电商的销售链建设起来了。


再接下来的,是农产品电商的“运营服务体系”。何谓运营?很多刚做电商的人,都不理解运营的含义,实际上,运营与销售是电商经营中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没有好的运营,也就不可能把电商做好。做好运营,首当其冲的是产品和店铺的运营,产品的运营,简单来说就是拍好图片和写好文案。


电商不同于线下,消费者是看不到实物的,所以如果照片不够诱人、文案不能让人冲动,就不可能产生销售,所以电商运营首先是产品运营。其次,县里运营链要包含“营销”,顾名思义营造销售。


包括找各种电商资源上活动,生鲜APP平台的团购、淘宝京东大平台的大促、造各种各样的特产节日等等,通过这些营销行为,把县里特色产品的电商销售一波又一波地推上一个新高度。再次,县里电商运营链还要包含人才的培养与攻击。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没有电商人才就谈不上电商发展。能够帮企业把现有员工培养成电商人才,或者培养出电商人才来供给给企业,这就是运营链在人才层面要做的事。

4

还有使得全国各地县域都头疼的物流链。

这个链条,包含仓储、长途物流和末端配送。仓储相对好解决,一旦县里有了龙头企业,基本都可以建设冷库。长途物流也都可以交给四通一达和顺丰们去承担。县里最头痛的就是末端物流,也即是所谓“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目前四通一达们都是不愿意下到农村去的,并不是他们瞧不起农村,而是下沉到村配送或收件,一定是亏的,因为我们广袤的农村大地大多数都是地广人稀的,一个快递员一天送三五个村子,派件或者收件所赚取的费用,连油钱都不够。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很多县想到的办法是补贴。


然而如果县里电商发展不起来,补贴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除非给快递公司补贴一辈子,否则停掉补贴的那一天,也就是他们撤掉村级配送的那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办法也只能是“内求”——想办法在县里孵化出一个做末端配送和收件的小快递公司。


这个快递公司,严格意义上,只是一个衔接村子和县城的二传手。通过县里撮合,让四通一达要派送到村子去的包裹,都统一交给这个本土小快递公司派送;同样,从村子里往外发的件,也统一交给这家小快递公司送到县里再转给四通一达。但即便如此,这个小快递公司可能还是亏损的。那就再把村子和县城之间的一些生活服务也交给它来做,比如村民订县城里的生日蛋糕或者情人节鲜花,都交给它负责派送。


如果还是没人愿意做,县政府就再拿出点钱来买一批电动三轮车,借给这个小快递公司使用,产权还归政府。基本上,全国看下来,能够解决末端配送和取件问题的,都是采用这个模式。


产业的孵化、主体企业的孵化、产业链的集成,这就是目前我国县域电商普遍没有做好或者根本没去做的事情,这也是县域电商发展中最难啃的骨头。然而越是“骨头”越是核心和关键,如果单单只去做简单易行的事,那么建再多电商服务中心服务点、弄再多电商产业园,也都是镜花水月,最后一番折腾没有效果。


所以,县域搞电商,务必要俯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产业孵化出来、企业孵化出来,产业链构建成功,才是电商万丈大厦的坚实地基和钢筋龙骨,这是再漂亮的外墙装修都无法取代的。


来源:新电商扶贫

往期精彩内容

王卫东副市长带队赴曹县调研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分会场及游学路线

不做世袭要逆袭,厂二代触网一个月做到五金类目第一

首份“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报告发布:俄罗斯购买力最强,泰国货最受欢迎(附报告PPT下载)

掘金万亿农产品电商市场,看这些大咖是如何说的

市社会扶贫工作会议召开 现场捐扶贫基金1.04亿

电商扶贫看菏泽|以电商为载体,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扶贫正当时

出席联合国电商周,马云准备带一本报告、两位中国农民


觉得文章不错

请点

您的每一个都是小编工作的动力!

欢迎您扫码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