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读:好课堂的10大特征
作者前言:好课堂的标准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人提出:好课堂是否有所谓的标准?笔者倾向于同意这样的疑问,因为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时间、情景,不同教学主体,都会有不同的标准。
因此,笔者在这里将问题修改为:好课堂究竟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与学一如既往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笔者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工作、留学多年,与上百所大学、职业学院、文理中学、实科中学等有较多接触,德国无论是大学、职业学院还是中小学,其教学形式之独特、内容之新颖、质量之高,都为人称道。
那么,德国的教学究竟好在哪里呢?德国的课堂紧紧围绕教与学展开。换句话说,如何让教与学相互促进并相得益彰,是德国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方向。
好课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引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引发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绪。
在生活、工作中比较成功,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他们特别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找到目标的第一步是必须具有自我认知能力:我是谁?我具备什么样的资源?我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提升?什么对我比较合适?自我认知能力也许有天生的成分,但多数教育专家倾向于认为,自我认知能力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因此,中小学在开发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方面有重要的阶段性作用。
学习兴趣的激发越来越得到多数教育专家的重视。如果教师只是自说自话,课堂的生动性和质量就令人怀疑。课堂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一样,成功的沟通不在于我们到底说了多少、说了什么,而是听者接收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反馈。神经语言程序学认为,良好的沟通主要是看对方的反馈。
因此,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才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才能让学生接受更多信息和知识呢?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教育专家们相对一致的看法。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呢?
好课堂因此具备如下十个共同特征:
01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堂精彩的授课,是对不同教学计划的综合运用。不同教学计划对学生多方位的开发有不同作用。
一节成功的教学课程,不只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所思考,还要激励他们,同时给他们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能够传递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知识,提供可以刺激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学习材料,较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汇集反馈信息,正确评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得到顺利传递。这就是一堂起到了实际效用的课程。
如果一堂课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满意于教学成果,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课堂。
但是上面提到的方法不能孤立地单独使用,而是应该综合运用,才能更圆满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02
系统使用反射法教学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机会用反射法学习。用反射法学习就是一个积极、能动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记忆内容被改变、扩展、相互串连、重新排序或被重新加工。为此,必须依照以下方法来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
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避免批评,能很好地处理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学生之间的矛盾)
讲课的速度和课程的进度要适当有序,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材和习题部分要清晰、有层次
始终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同时给学生尽量多的练习机会
重视和支持学生的问题以及学业上的进步
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和教师是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
03
注重发现和开发学生的优点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点,并给予积极的引导,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就非常有价值。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主动型的还是被动型的)、学习成绩(口试和笔试)等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使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地得到拓展。
04
思维过程的开发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方面的具体知识,还要让他们拥有更有价值的、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上课过程中应尽可能用直观的示例和练习的方式讲解,并且能用它们解决问题。
如果善于鼓励学生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所学的知识,就会刺激他们进入分析思考的过程。(这些知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独自制定计划的时候,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我能从学到的知识中发掘出什么新内容?)
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的分析和创造性的思维由以下部分组成:
发现问题(问题是什么?)
定义问题(问题分为几个部分?)
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步骤处理问题(我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对结果的评估(是否成功解决了?)
05
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或者说批判的思想,在知识界被看作是与错误的、不完整的、过时的信息等打交道时必须掌握的能力。批判的思维是指:
能够区分事实和外表
能够判断别人话语的真实性
能够区别重要和非重要的信息
能够在别人的言语中发现隐藏的看法
能指出别人观点中的错误
如果有可能,批判性思维可以在课上以下列方式传授: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思考
实际授课时要注意授课目的、教课方式和课程的连续性
使用漫画形式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法律、经济、生态、社会等角度)
布置角色扮演之类的作业(定义、计划、观察、说明理由)
能提出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怎样、什么时候、为什么,等等)
06
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系统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自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学中,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还可以根据计划观察和评价学习进度以及制定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
自学有许多方法,而学生要在平时上课中运用、展示这些方法,并尽可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或多或少都不是依赖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实施:
很好地记住教材
理解教材的体系
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
能够不受外界干扰
能够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学习
能够选择、评价和改进学习计划
07
掌握新知识、培养新习惯
掌握知识、培养思考能力,让学生形成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08
激发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学生愿意,他们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能很好地与同学合作,是他们的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对实现他们的目标有帮助的书,则可以激发更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有吸引力的教材、教学游戏、故事、笑话、在教师指导下和关系好的同学建立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09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
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看,一堂成功的课要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主要是恐惧、紧张和愤怒),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主要是与教师的共鸣并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情)。
学生的良好心态,主要通过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轻松交流获得。以下方法可以使相互沟通融洽:
把学生更紧密地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
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沟通规律,关注其他同学的需要,学习与他们和睦相处
成立学习小组,在小组里,学生们通过共同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
为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小组里的同学能够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当他们的所有感受被关注,能够学习自我调控的能力,通过一堂生动的课程得到快乐,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们自然而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恐惧、紧张和愤怒都是课堂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它们应当被减少或消除。
可以用这些方法消除恐惧: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将失误看作学习的机会
在轻松的氛围下工作
学生学会积极的评价
可以这样来缓解紧张:
学生的成绩得到客观、透明的评价
展示和发展真实,开朗的自我
学生得到公平的待遇
消除生气的情绪:
学习怎样对待生气,比如,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比如当要生气时的“叫停原则”);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这个问题换个方式看怎么样?)
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泄方式(比如找到生气的原因)
不要出现口头上或肢体行动上的任何不理智行为
10
学会尊重和负责任
当今社会在科技、经济和福利方面的发展,要求学校的课程也要越来越多关注和接受社会的发展,学会理解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价值观,主要是对他人、动物、自然界以及这个社会的尊重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以下问题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思考:
社会和社会成员比较关注的民主法制问题
道德上的反思(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
个体发展以及寻找真理的问题
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前景展望(我在自我生活空间里有什么样的任务和目标?)
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基因技术,核武器等)
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4、官宣! 教育部正式“取消”985/211, 统筹为双一流! 附各校各专业正式名单
5、12月10日 | 吴岩司长最新报告: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与新的质量观
8、北京指南|| 教育部吴岩司长:世界水平 中国特色 新农科人才培养“三部曲”全面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