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大学课堂教学的四个层次
初为老师之时,有前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说实话,当时心中颇有疑惑。转眼之间,老师的生涯也度过将近十载,回头想想前辈之言,多了许多感悟。
我想之所以说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强调课堂的呈现的形式,有的课程固然可以娓娓道来,有的课程亦可以师生互动,有的课程可以严谨论证,有的课程也可以“说学逗唱”,但是核心的内容必须是也只能是“信息”。
我认为课堂的本质上是一门信息和时间赛跑的艺术。在课堂这样的一个舞台上老师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呈现出尽可能大量且高质量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需要能在学生们的心中“激起千层浪”。信息是决定一堂课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的信息将教学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讲好理论
讲好理论是大学教学的起码的要求,算是教学的第一个层次。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观点正在遭受到一定的挑战。
如今,心灵鸡汤化、碎片化、娱乐化和功利化正在侵蚀着大学的课堂,系统性的思想却成为被忽视或是被嘲讽的对象。在所有对理论的诟病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忽视了应用”。这种观点是对理论的误解,事实上不是理论排斥应用,而是坏理论排斥应用。因为现实的世界太过复杂,我们需要从中抽象出简化了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可见应用型本来就是一个理论的应有之意。
另外,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迥然不同,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应用的形式”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显然,我们不能以今天之应用形式来应对明天之问题,否则无异于刻舟求剑。恰恰相反,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规律性的东西通常是稳定的,而规律性的东西就表现成我们所谓的理论。
第二层次
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光讲好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一个正确的理论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应用。我常常喜欢将理论称为一种残缺的美。残缺是因为理论对真实世界做了简化,美是因为简化之后的理论依然是真实的(指的是依然可以反映真实的世界)。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理论和现实的世界不能任意的匹配起来,这是因为任一个理论都有一系列假设条件,而真实的世界也往往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形成不同的约束条件。所以,一旦我们忽视了理论的假设和现实的约束条件,对理论奉行“拿来主义”,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应用。因此,老师在课堂上需要将一个真实世界告诉学生,帮助学生在现实的约束和理论的假设之间建起一座桥梁。
第三层次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尽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又常常被我们抛弃在课堂之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定律、命题、结论的关心似乎都远远超出探索的过程,渐渐的我们的好奇心也被消磨殆尽,渐渐的我们在解了无数的题之后却不懂该如何解决问题。但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套思维方法。
实际上,又何止经济学如此呢?因此,课堂实际上应该成为一场思想的旅行,老师带领学生不断的探索如何从看得见的信息窥视那看不见的信息,如何从存量信息扩展到增量信息。
第四层次
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理念
影响人类社会变迁不只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理念。大学作为思想市场最为重要的供给方,一旦陷入到错误的理念陷阱里,那么对这个时代而言是必然一场灾难。今天,我们值得警惕的是,确实有许多错误的理念已经对大学产生严重的侵蚀。尤其在这样一个政统力量强大的地方,道统变得是如此的身微言轻,甚至需要通过取悦于政统来获得一席生存之地。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大学的老师,他需要去捍卫这块曾经的思想圣地,让“共和”、“自由”、“公正”、“合作”、“平等”等理念植根在学生的心中。
本文来源于网络
注:如需专家ppt课件资源, 可向公众号留言
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合作热线:010-5105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