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风了?

走马的汉子 走马财经
2024-10-09
8月30日,周五。
彭博消息透露,国内正在考虑进一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允许高达38万亿规模的存量房贷转按揭,而且允许贷款人直接将贷款转入其他银行。
消息传出后,立即在社交网络迅速刷屏式传播,并即刻传导到资本市场,银行股大跌,地产板块暴涨,消费板块亦大涨。
四大行A股跌幅均在4%左右,房贷规模最大的建行跌幅接近5%,而此前一天四大行跌幅已经达到4%左右;万科A大涨8%,万科海外大涨18%以上;九毛九、奈雪、美团等消费概念股涨幅2-4%不等。
逻辑很简单,如果消息属实,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房地产行业受益明显,银行存贷利差受损,而数千万存量房业主还款压力下降,将有利于提振消费。
根据测算,规模38万亿的存量房贷,若贷款利率下调100BP——市场普遍预期,100万的房贷,按照下调前3.85%的LPR,按照30年贷款周期计算,下调后每月可以减少553元,一年省出大约6600元,全国一年大约3800亿,减轻居民负债压力和提振消费信心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银行是直接受损对象,这将直接降低他们的利差和盈利能力,当然银行料将同期下降存款利率,所以实际影响将比表面上小很多。
但是,随着消息扩散,一些人也有疑问,传言靠谱吗?会不会只是逗你玩。
万科、美团、九毛九等收盘都有不同程度回落,一部分可能是获利了结,另一部分估计是担心消息存疑。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消息大概率会成为现实。
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次类似的大消息,都是周五、外媒传出,很可能是故意放风试探公众和市场反应。
周五这个节点很好,不给短线资金太多操作空间,而且留了周末两天给市场消化;周四银行股提前大跌,说明更接近消息源的渠道,实际上更早就听到了风声,这更进一步印证这次消息为真的可能性。
为什么每次都是外媒传出?一方面外媒资金雄厚,彭博这种市值近600亿美元,全球各地有大量内部线人和一手信息源,加上自身可信度高且覆盖海量全球高端人群,很多故意放风的渠道,也愿意选择他们。另一方面,国内媒体受限于媒体管理模式,压根就不适合大范围传播这种第一手敏感信息,弄不好随时可能直接关门。
所以,大家也不要每次都骂内媒没用拿不到一手敏感信源了,这事儿真不怪他们。
另一个可以印证这个逻辑的事实,是这一政策不仅大概率会实施,而且相当具有紧迫性。
大家随便看看自己或身边,2020年后买的房子,是不是普遍都跌了不少。假如你2020年买了一套300万的房子,今年市场成交价跌到了210万,即便你此刻如愿卖掉,去掉交易佣金和税费,到手也就210万左右,如果当初是按照3成首付买的,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话,今天的贷款余额大概率还剩下200万左右,那么意味着你的到手资金还银行后基本为0,考虑到当年买房交的各种乱七八糟税费、佣金,以及过去5年交的本金和利息大约56万,再算上首付款90万,这套房子此刻割肉,你将净亏大约150万,而如果不赶紧卖出,若房价继续跌,你的损失将更多,更多的利息和更大的折价。
300万的房子,若以210万成交,跌幅是30%,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跌幅超过30%的有多少,我不知道,每个人心里应该有答案。
而房价如果进一步下跌,这个房屋市价低于贷款余额的敏感点位,将触达更多人群。
你知道,当一个人的房子市场成交价低于贷款余额时,人们的内心想法吗?
我们今天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
排在第一位的选项,是赶紧卖掉,止损出局。
而且随着投票人数增加,这个比例是提高的, 有114票的时候,这个选项的投票率是37.7%。
这意味着,如果此刻再不想办法稳定房价、降低存量房业主负担,地产市场有可能性出现踩踏性风险。
所以,这个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的潜在政策100%会出台,甚至从长期看,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未来还将进一步下调。
它出台的初衷是控制房地产行业风险,只是客观上确实可以提振消费信心。
8月份以来,整个市场是有些变化的,包括但不限于: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华,得到了不同寻常的高规格接待。
我听说他比布更受我们待见,因为这个人会用一种我们这边可以理解和倾听的话术来沟通,具体怎么讲的我也不知道。
我还听说,双方现在基本达成了共识,我们接受了合理管控竞争和分歧的提法,也就是说,对于贸易战和高端技术封锁,我们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反应激烈。
一开始,两边对这两点的认知基本上是完全对立的:中国这边普遍认为是美国人发起的贸易战,而美国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是我们先发起的。
对方认为(……此处隐去200字)。
而我们这边普遍认为是特朗普突然发起的。
对方认为(……此处省略100字)。
而我们普遍认为是他们故意针对我们,防止我们进一步超过他们。
我们基本上接受了合理管控竞争和分歧,在产业层面的思路,是高端突围和新质生产力。
也就是说,芯片等特殊领域,你要封锁就封锁吧,咱也不指望你了,只能靠自己,能不能成我不知道,这个要重新开启合作确实挺难的,短期也没别的辙;在普通领域,我们提新质生产力,说白了就是不能再走低质低价竞争的老路,到头来人家不感谢你,还骂你倾销,最后工厂、工人苦哈哈,有没有利润扩大生产和就业。
我们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做产品创新,提升商品附加值,做高质量出口,这个思路是对的。
这说明,咱们还是把出口、外贸、对外关系放在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股劲头就值得点赞。
8月下旬,五大电商平台一起签订了那个公约《网络交易合规经营自律公约》。
里面重点就是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合理权益,尤其是商家的正常权益,不再鼓励无止境的低价竞争、低质量竞争、内卷式发展。
不仅仅是国内电商市场,跨境电商也在射程范围内,一切都围绕新质生产力,围绕保护市场主体合理权益、利润,创造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
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些调整,出口、消费、投资是咱们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前面提到了,说白了是咱们和老美互相听进去了对方的抱怨,然后各自回去想一想,嘴上不说让步,行动上却在实实在在地改变,这是好事儿。
而消费,电商已经是拉动国内消费的第一渠道,规模接近15万亿,近乎整体社零的三分之一,这次的调整,看得出来体制内还是有高人的。
然后你再看多多在业绩会那些话,还会觉得奇怪吗?
一点都不奇怪,完全是100%的政治正确,不这么做几乎等于主动撞枪口。
好吧,虽然目前阶段,经济和消费的更大问题,在于居民端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就业不景气。
但是,在外贸、电商等领域,为市场主体创造稍微好一点的环境,也是难得的喘息机会呀。
而且,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虽然出发点是救房地产,但是客观上不也改善了居民资产负债表吗,不也客观上改善了消费预期嘛。
这么一结合起来看,那个调整是必做无疑的。
这几条线综合起来看,进一步提升了我对体制内还是有高人的信心。
再看一条消息,前两天传出《小丑2》在内地过审了,说明啥,说明中美关系可能确实稍微好了一点点,也说明咱们确实在做一些变化。
再结合欧洲战场的消息,你知道现在是谁在打谁吗?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确实在一个关键的选择点,而我认为也许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真的起风了呢。
今年2月份春节的时候,老家有朋友组织聚会,有人问我怎么看2024年A股走向。
我想了想,对他说:不要抱太大期望,或有反弹,但看不出有反转基础。
开年后,A股一路上扬,行情看好,我一度有点自责,担心因为我简单的一句话,可能耽误人家赚钱。
最近几个月,A股又掉头向下,回到了春节前的低点了。
这两年,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与欧美股市相关性渐行渐远,与A股相关性倒是越来越紧密了,我们看过去半年的恒科指数,趋势与A股几乎是同频的,不过稍微领先一个身位,也就是说是恒科带领A股在走,而不是相反。
再看近期港股走势,恒科已经反弹了一点点,A股还在持续下跌,当然A股的指数更多受银行、石油等大权重股影响,如果未来民营企业相关个股起来,大盘股继续下跌,涨个股不涨指数,反而是好事。
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最近的房屋养老金、网络身份证等政策都不明朗,消费的弹性很难说会特别大,没法判断这就是反转时刻的起点,我觉得目前的港股和A股,仍然是一个抢反弹的行情,跟随趋势走,不能过于恋战,重要的是看得准和跑得快。
如果真正的反转时刻出现,港股和A股都有漫长的上升征途,也不必担心一时一刻的踏空,还是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小心吧。
但综合来看,A股和港股,短期似乎利多是大于利空的,尤其是偏市场方向的科技、消费、地产、物流等行业,反而是银行、资源等高息股或许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本人不持有A股任何标的,也不为上述任何判断的准确性负责,请酌情三思。
新建了免费的中概行业投资群,及相关个股群:美团、阿里、阅文、贝壳、快手、拼多多、滴滴、唯品会、小米、B站、腾讯、京东、理想、蔚来、小鹏等,欢迎扫码加入。

另,已推出付费纯美股(不含在美上市中概)交流群,除美股综合群,还有加密货币群(免费),以及若干个股群:如英伟达、特斯拉、苹果、Google、Meta等10多个,入群请加个人微信:626282012。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走马财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