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则出自孩子内在的需要,育儿关键在大人管好自己

2017-02-23 卡乎 笨妈米国育儿经

来源:南方周末

原标题:《规则带来安全感》


编者按: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建立规则,以及帮助孩子发展出尊重规则的自律。


这篇有情有理的育儿故事,点出了教孩子建立规则的两个关键:1,建立规则不需要强迫,因为孩子比大人想象的更懂道理; 2,与其说教育孩子难,不如说矫正自己不易。育儿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我们自己。



三岁的女儿凯蒂和我玩卡片。谁先发现两张相同的图案,谁就可以拿走所有的底牌。底牌中出现一张猴子的时候,她说猴子已经在她拿走的牌里了,并拣出来展示。我以为她把猴子重新扔了进来,赶紧按住,然后拿走了所有的底牌。

 

女儿哭了。她哭得如此伤心,仅次于两岁那年醒来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很快明白了,这两件事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给她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我非常懊悔犯下这两次错误。安全感是幼儿成长最重要的营养,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第一责任。


第一种安全感很容易理解,尽管仍有很多父母粗心大意。在孩子三岁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让她/他相信,亲人就在她/他的身边,随时为她/他提供保护和支持。现在很多父母学习西方,让孩子从小就分床甚至分房睡。这是完全正确的决定,但是一定要在满足其安全感的前提下,有弹性地进行,切不可勉强为之。

 

第二种安全感,恐怕并不广为人知,那就是孩子对规则的需要。过去的主流看法完全相反,认为孩子是不懂规矩的,需要听从大人的指令。所以人们常说,孩子要听话。甚至有人说,孩子是野兽,带有动物的凶猛本能,需要父母和社会来驯服。是否听话成了评价孩子最重要的指标。


另外有一些词,比如“懂事”、“懂得规矩”,看起来跟规则有关,其实说的也是“听话”。一个懂事的孩子,不是指她/他真的明白事理,而是懂得顺从大人。

 

孩子的确带有动物的本能,或者说自然界万物的本能,那就是出于成长的需要,对于规则的探寻。从吮吸第一口乳汁开始,她/他就知道,嘴唇有规律的开启和闭合,就可以攫食充饥。她/他有时会尝试停止吮吸,或者把小嘴放到妈妈的乳头之外的地方,看看是否有同样的收效。


有些人说,你看孩子就喜欢调皮捣蛋搞破坏。其实,她/他只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确认自己刚刚获悉的知识。

 

 

孩子对规则的确认能力,往往超过大人的想象。


凯蒂开始学步的时候,她很快就能了解到,柔软的沙发是安全的,可以扶着它快速地走动。坚硬的凳子和墙壁稳则稳矣,但有可能碰痛身体,要小心对待。而摇晃的灯柱显然有些危险,试探几次之后,她就知道绕道而行。到了她能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她总结道:“我可以在沙里跳,因为它是软的;石头地板太硬了,容易受伤。”

 

家长对规则的改变要谨小慎微。凯蒂很快就知道,家里有动漫图案的东西就是她的,有庄重图案的东西就是爸爸妈妈的。有一次,妈妈临时把印有小金鱼的床单换到了自己床上,凯蒂非常生气,说:“这样我就只好到这里来睡觉了!”

 

一岁多的时候,妈妈告诉凯蒂,碗里东西没吃完,就不要再要;家里东西没用完,就不要再买。她一直牢牢记住这句话。带她到超市购物,看见巧克力她会仔细想,家里铁盒里是否还没吃完。但是,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她会说冰箱里还有肉,吃完了再买!厨房里还有白菜,吃完了再买!


这时候父母必须小心地给她解释,不能轻易否定已经给出的规则,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坚持,而是要逐步地修正,并给出修正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诚实地告诉她真实的想法就行,只是需要耐心解释。

 


大人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只要有一次打破规则,都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


在德国,有些成人会闯红灯,但是旁边有孩子时,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他们通常都会克制,变成了一个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第一种安全感让孩子依恋父母,第二种安全感让孩子认识世界。掌握了规则,就学会了面对外部世界的方法。如果把掌握规则置换成听父母的话,看起来结果一样(比如都会等到绿灯亮了才过街),其实是重复强化了对父母的依恋,而无法独立行事(自己也能判断红绿灯)。

 

凯蒂很快掌握了玩各种卡片的规则,而且能够严格遵守,从规则中发现乐趣和自信。爸爸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抢走了已经属于她的卡片,让她看到可以不遵从规则,而依靠暴力进行抢劫的事实,所以大受打击,非常伤心。


很多家长会说,这才是真实的残酷世界,不会哭的孩子没奶吃,不会抢的孩子没玩具。也许不无道理,但是那就涉及到我们到底希望孩子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了。



后续:作者谈规则


除了涉及危险、健康和对他人有伤害的事,我从不强迫女儿做任何事。


“对他人有伤害的事情”,除了直接的伤害(如打人骂人抢玩具),还包括间接的公德,不乱扔垃圾、不打搅邻居(德国人特别在意安静)、不随地大小便等等。

 

但这些未必都需要强迫。关键是讲道理。我的经验是孩子比大人想象得更懂道理。我女儿总是担心大人不遵守规则。她早发现,大人更容易破坏规则。

 

教孩子建立规则很重要。很多中国人听起来,可能觉得跟我说的“少管”有矛盾。但是我认为,规则出自孩子内在的需要,未必需要外力胁迫。


需要说明的是,孩子千差万别,各有所好。我谈的只是基于个人经验和学习的一般性问题。应因材施教。

 

还要说明的是,以我们的成长经历,与其说教育孩子难,不如说矫正自己不易。我犯过不少愚蠢的错误。大体上,犯错的原因都是违背了我写下的那些原则。

 

举一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情绪失控,老是呵斥孩子(基本上都是当时觉得应该“管”,事后想孩子完全无辜)。刚开始,每次都是孩子主动来和解:“爸爸,对不起,你还在生我的气吗?”“爸爸没有生气。”“我知道你很生气,否则不会那么大声地吼。”后来一再失控,孩子不来安慰了。再后来,孩子也学会了吼叫。


作者简介:

卡乎,时事与文化评论专栏作家,育儿专栏作家。现居德国。

本文已授权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