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离焦虑怎么破?妈妈总是在那儿

2017-03-14 卡乎 笨妈米国育儿经

来源:南方周末

原标题:《妈妈总是在那儿》


今天先推一个分离焦虑的应用实例,下一次推一篇更系统的。


观点精选:孩子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独立性。解决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关键是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漫长的暑假结束,九月的幼儿园又充满欢声笑语——不过这只是中班和大班的情形。小班的老师所面临的,是孩子们的痛哭流涕,有的时断时续,有的撕心裂肺。


这些两三岁的孩子,大多是人生中第一次离开至爱亲人——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尽管家长们事先做了很多铺垫工作,但是他们仍然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这种分离。幼儿心理学称之为“分离焦虑”。

 

可怜的孩子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腿,不让离去,妈妈该怎么办?这是这段时间所有育儿论坛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一些媒体追逐的焦点。


我很惊讶地看到,网络流传的一段中央电视台——这被很多中国人视为权威声音——新闻视频中,引用专家意见,建议父母狠心扔下孩子,尽快离开幼儿园。随后我发现这是网络的主流意见,也被不少幼儿园写进致家长的告示。

 

每次去一个教会的时候,我都发现一个两岁小女孩始终在找妈妈,而妈妈始终在躲藏。我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她回答说这孩子太缠人了,想要培养她的独立性。我告诉她说,孩子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独立性,建议她不仅不要躲藏,而且有机会就抱孩子,让她知道妈妈总是和她在一起,总是想要和她亲近,随后她一定会挣脱妈妈去和别的孩子玩。她听了我的建议,问题轻松解决。

 

幼儿园的分离焦虑也与此类似,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安全感。孩子都有探索外部世界、结交更多朋友的本能冲动,但是他/她当然不愿意以失去至爱亲人为代价。所以,幼儿园和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孩子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是让他们相信其人生是在做加法,而不是猴子掰包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带她去过几个“亲子小组”,有了一些和别的小伙伴玩耍的经验。暑假之前,幼儿园安排了三个半天的试入园,由家长全程陪同。


暑假之后,正式入园,刚开始家长也全程陪同,然后逐渐退出,在大厅里守候。孩子们总是不停地从教室里跑出来,确认妈妈还在那儿之后,又跑进去玩耍。三天之后,女儿就告诉妈妈说:“妈妈,你不用在这里陪我了。”有些孩子适应得慢一点,幼儿园会让家长守候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德国幼儿园都是混龄班,每个班20名小朋友中,大概只有四五名是新生,这样处理难度不大。中国幼儿园按年龄分班,一个班的孩子的家长都留在那里,在幼儿园看来是在添乱。


但是,相较于“狠心扔下、尽快离开”的专家意见,这种循序渐进的办法显然更加可取。大人们很难理解,这种抛弃式的分离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焦虑和恐惧。这种心理创伤,尽管大多会自行治愈,但有的也会留下长久的阴影。

 

这种建议成为主流意见,除了幼儿园想要简化工作、统一管理之外,也与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有关。


这种观念分为两极,或者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没有原则的娇生惯养,致使孩子为所欲为,意志薄弱,身体娇弱;另一面,为了应对溺爱带来的社会焦虑,很多人主张把孩子们当劳改犯对待,通过恶劣环境中的艰苦磨炼来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和生存能力。


不少媒体编造日本人把孩子扔到荒岛、“不能活着回来,养了也没用”的故事,很多家长视之为圭臬广为分享。在这个栏目中,我曾经引用和日本朋友的通信,指出这种故事荒唐无稽,但是类似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作者简介:

卡乎,时事与文化评论专栏作家,育儿专栏作家。现居德国。

本文已授权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