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狼手册」反而可能害了你的女孩?

2017-05-16 卡乎 笨妈米国育儿经

本文于2016年6月30日首发于香港端传媒。


编者按:台湾作家林奕含自杀的事,让人心痛。没有受过性教育的她,在13岁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却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在困惑和羞耻感中患上了抑郁症。被精神病患折磨多年、年仅26岁的她在写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记录这段痛苦的经历和她的思考之后,自杀。希望每个家长都去读这本书,并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


今天特地转载育儿专栏作家卡乎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此外,不要想当然以为男孩不会面临这类问题,近年来对男孩的性侵事件也在频发。让我们一起更新观念,清楚 “保护” 孩子真正有效的方法,并尽力去执行。


林奕含生前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女孩的父母,你们可能很难接受的事实是:你们在网络上传播的那些「防狼手册」,给孩子们灌输的那些「自重观念」,也许正是她们成为受害者的原因。


图:Wilson Tsang / 端传媒


大概每个做父母的人,都经历过孩子性教育和性别教育中的尴尬。


「男生尿尿的东西会越长越长,是吧?」六岁的女儿问我。我回答说:「是的。随着人的成长,身体的所有器官都会变大。」


「转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长了多长?」女儿说。我和她都正在洗澡,中间隔着淋浴间的玻璃隔板。我总是背对着她,而且尽可能让水雾弥漫。


我尴尬万状。语无伦次地搪塞了几句,才镇静下来说:「不同地方的人们,对身体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爸爸小时候受的教育,让我觉得给人看裸体非常害羞。这种感觉叫做隐私。如果有人不想让你看他的身体,你就要尊重他的隐私。


从此以后,我拒绝和女儿一起洗澡。女儿有时会嘲笑我说:「你们男生都那麽害羞吗?」我说也不都是这样,但是别人不愿意的事,你就不能强求。当然你做不到强求,但是有人做得到,因为他们拥有暴力或者权力。你觉得那样做对吗?「不对!」女儿说。我说:「正确。这个道理对男女生都是一样。」


我很高兴地看到,女儿在德国社会并没有受到这样的教育:女孩应该比男孩更害羞。在另外一些文化中,上述对话中的男女、大人小孩的角色往往得对换。


「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绝对不能让别人摸」?


女儿上小学不久,一位来自政府资助的机构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了儿童性侵防范讲座。专家说,家长要提高警惕,留意孩子的身体、言语和性格变化,发现侵害行为立即报警。因此,我也反覆琢磨,女儿说「男生尿尿的东西会越长越长」,会不会是遭遇什么事了?我用心观察,发现并无异样,并了解到她是从书上获得的这个知识,才放了心。


但是专家并没有讲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尊自重。相反,她认为如果孩子动辄大吵大闹最好。研究表明,爱吵闹、抗议的孩子受性侵的机率更小。她还强调,家长要和孩子保持相互信任的关係,让她/他遇到侵害时,及时告诉父母不会有任何压力。


专家也没有提到,「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绝对不能让别人摸」──这句话被当作西方国家小学生守则在中文网络流传。女儿拿回来的校园守则上,没有这样的话。如果真有这样的守则,我不知道在当地语境中怎样解释。但是我看到,在很多语境中,它是有问题的。


别人身体的任何地方,都不能随便摸。参加一些华人聚会时,女儿和我总是很烦恼──很多华人认为,孩子的脸蛋、脑袋和胳膊是可以随便碰触、玩捏的。一个法国朋友的孩子到广州生活一年之后,变得非常抑郁,因为他长得太像中国人想像中的「洋娃娃」,走在大街总是被人指点,甚至有陌生人捧起他的脸来说长得好乖。这些碰触带来的伤害,并不比「触摸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更轻。


更重要的是,专家强调,不要把「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神秘化。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不过是身体寻常的一部分。我拒绝和女儿一起洗澡,也违背了专家的教导。我的难堪来自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比女儿受的教育来说,不过是自寻烦恼。


笔者女儿制作的双语门牌,女生代表「是」,男生代表「不」,体现了她对性别的理解。图:笔者提供


女儿四岁的时候,我们住在德国一个小镇上,那里有一所美丽的图书馆。有一天,我带女儿去图书馆儿童部,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翻。图画书中的一个场景是:男人提着掉落的裤子。让我惊讶的是,跟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男人裸露的生殖器也画得非常细致緻。我不禁感到有些窘迫,正在想怎麽跟她解释,却听见女儿大笑道:「哈哈,他的裤子掉了!」


我为自己的窘迫而窘迫。显然,同样的画面,我和女儿看到的是不同的主题。她看到男人的生殖器,跟看到小熊的屁股一样,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位于埃森市中心的植物园里,有一个高高的观景塔,游客众多。我带女儿去到塔顶,往下一看,旁边是一家天体游泳池,享受日光浴的裸身男女尽收眼底。

拒绝性侵并不是因为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别珍贵──推到极端的教育是,女人的身体只有丈夫才能看──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身体自主权及隐私权,不应该受他人胁迫。也就是说,性教育和性别教育,重要的是权利意识,而不是贞操观念。


不要责备受害者


性侵及强奸的社会基础是欺凌文化(Bullying)。种种欺凌现象研究中的基本共识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责备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尤其是在性侵及强奸案中,「责备受害者」往往成为舆论的第一反应,而且是以保护受害者的名义,也就是所谓「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女儿也经历过来自同龄人的欺凌。欺凌让人难堪,越是坚强、自尊和自我意识强的孩子,越不肯对人说。女儿就是这样的孩子,我发现她受欺凌的时候,事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我为此找了老师和相关专业人士,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要增强女儿的自我防范意识。


我倒是忍不住检讨女儿的言行,并向一位做了几十年教师的德国朋友咨谘询,要不要教她勇敢还击或者更及时报告老师等等?朋友说:不,至少现在不!她不需要任何改变,不要让她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朋友只给了一个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女儿,大声对欺凌者喊:「走开!」我让女儿练习,她的声音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我也不想太多反覆,避免让她觉得受欺凌是因为自己喊声不够大。


有一次,女儿告诉我说:「既然人类都是上帝创造或者从猴子变来的,地球上的陆地最开始也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有什麽理由不喜欢中国人呢?」我听了感到欣慰,觉得知识能够给予她战胜欺凌的信心和力量。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次,女儿告诉我:「××和××不应该上这个学校,她们每天都欺负我!」尽管听了感到痛心,但是我由此知道,她没有像有些受害者那样,认为是自己走错了地方;她完全明白,应该受到惩罚的是欺凌者,她们也许须得去上专门的学校。


女儿还同情某些境况不好的欺凌者,说愿意帮助他们。我告诉她,让他们学会停止欺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防狼手册」或有助于强奸文化


广州南方日报记者成某涉嫌强奸实习生一案,不出所料地,再一次引爆出女孩「自我防范意识」争论。似乎所有养育女儿的父母,都要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考试:怎样以一己之力保护自己的孩子?


从逻辑上说,你可能觉得不通:涉嫌犯罪者明明是男人,为什么最要紧的,不是养育男孩的父母先回答「怎样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罪犯」呢?再说,男孩也可能成为强奸受害者啊。


事实没有那么糊涂:在法律惩罚施害者的同时,社会文化对受害者给予了更严厉的惩罚──不仅当时受到「不自重」的谴责,还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耻辱中。这就是「责备受害者」文化。


或明或暗地,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谴责受害者不公平,如果能够通过这些谴责,让女孩们多一些防范意识,不也是好事吗?


我的回答是:正是这些谴责受害者的声音,帮助培育了强奸文化。作为女孩的父母,你们可能很难接受的事实是:你们在网络上传播的那些「防狼手册」,给孩子们灌输的那些「自重观念」,也许正是她们成为受害者的原因。


针对女孩的「防狼手册」,而不是针对男孩的「防变狼手册」,可能让一些男孩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男孩的父母,你们在对受害者幸灾乐祸的同时,也可能正在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歧途。


本文于2016年6月30日首发于香港端传媒,已获作者和端传媒授权转载。作者为时事与文化评论专栏作家,现居德国。



笨妈解读:为何防狼手册反而会害了女孩?


首先,防狼手册默认性侵害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并将解决性侵害的方案,转移到受害者身上。这种观念不仅错误,其导向的解决方案也是无效的。


为什么说防狼手册是无效的?联合国主持的一项针对亚太地区强奸犯罪的调查,22.7%的中国男性承认自己强暴过女性。美国针对儿童犯罪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5个女孩和每20个男孩中,就有一个曾遭遇过性侵害。14-17岁的青少年中,有28%的人曾是性侵害的受害者。而且已经有非常多的调查显示,性侵害,尤其是针对幼童的性侵害,主要是熟人作案。


如此高发的性侵害事件,以及女孩家长对性侵害的担忧,都说明性侵害依然是笼罩在女孩头顶的乌云,也说明防狼手册根本保护不了孩子。并且,女孩不可能夜晚永远不出门,也不可能总有人陪着,尽管她们已经非常小心翼翼,各种性侵害案件依然层出不穷。只要狼一直肆虐,就防不胜防。且不说永远禁足不可行,家里的狼又该怎样防呢?

社会教导人们 “不要被强奸”,而不是 “不要强奸”


很显然,问题的出路在于限制狼的产生、惩罚狼的恶行。如果把侧重点放在教育男人性侵害不可接受(性侵害作案者主要是男性),并会有严重后果上,效果显然会好的多。毕竟,在一个实施强奸为男性气质所鼓励的社会,狼当然会大摇大摆。


在欧美,性侵害,尤其是对幼童的性侵害,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例如,在美国,性侵害作案者除了面临监禁,其照片还会被永久公布在性犯罪者网站上,信息全部公开,终身没有隐私,也不准再从事任何与孩子有关的工作。


其次,对防狼手册的宣传,制造了一种责备受害者的社会环境,并助长了强奸文化。它将性侵害的原因归咎于受害者:谁让你晚上要出门?谁让你不够小心?谁让你穿的不检点?潜台词是:自己不小心就是活该。这些都是强奸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性暴力寻找借口或者容忍它的文化实践。

穿成这样的女性照然被强奸,所以你说被强奸是因为穿的少?


正是这种谴责受害者的文化,加之对女性性问题的污名(包括贞操观念),让受害者感到羞耻、自责,在受到伤害以后不敢报警、求助,甚至不敢告诉家人。这无疑会助长犯罪分子气焰,让性侵加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也让受害者遭受的伤害,更加一层。正如林奕含一样,很多受害者长期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社会对以性侵害为代表的性别暴力的关注,太集中在受害者身上了;而作案者,却被置于讨论之外,也很少会被追责。而防狼手册,正是这种跑偏的公共讨论议程的典型代表。


与其对女孩说:不要被强奸,不如对男孩说:不要强奸。与其传播防狼手册,不如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