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淮地区:中国统一与分裂的枢纽

佳文 历史研习社 2018-07-13

文/佳文


江淮地区在自然地理分界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战争频发的区域之一。我们可以想到的南北分裂时代,比如曹魏和孙吴、北魏和刘宋、南宋和金……江淮地区都是当仁不让的对峙前线。


为何众多南北政权的战争都集中在这里呢?让我们试着来探索其中的原因。



自然的造化:天赐的角斗场


首先,在我国古代的政权更替中,由北向南进攻的大多数肇始于草原民族,草原民族依靠骑射的优势,越过太行山之后,就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千里平原几为不设防之地,无险可守,一路向南直到江淮地区。



江淮地区在古代分布着众多湖泊和河流,天然的成为了北方骑兵南下的阻碍,所以是南方防御的绝佳位置;但同时因为地势地平,缺少山脉阻挡,北方的水陆大军也很容易轻装深入。所以在江淮之间便成了南北两方反复争夺的重要区域。



如北魏拓跋焘大军南下深入夺取江南多地后,仍是以控制淮北为核心,北魏也在江淮一带布置了重兵威慑南方,宋魏之间多次在徐州、开封、荥阳等地激战。当薛安都献出这片要地后,南北朝的对峙形势立即发生了逆转,北朝占据上风。


守江必守淮


除了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江淮地区的交通价值巨大。


当南北政权对峙的时候,一般南方政权也占有长江中游的江陵、武昌和长江上游的夔州、泸州等地。如果从上中游动手的话需要翻越秦岭、大巴山或者桐柏山等山脉,用时很长而且补给线过长。而直接用兵江淮则可以方便的通过颖水、汴水、济水等河流和陆上进行补给。



自古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食物资的供应很难打赢战争,因此江淮地区也就成了南北战争频发的地区。


只要夺取江淮便可以从河北、山东、河南各地调运粮草兵员,加速南下进程,这从蒙古人南征和隋朝统一全国的步骤就可以看出。


所以古语也有“守江必守淮”之说。控制了江淮地区就可以坐拥黄淮海地区的小麦谷物资源和丰富的鱼盐之利,更加轻易地集结大型武装部队,从而开展军事行动,这是巴蜀地区和两湖战场所无法比拟的。


靠近南方政权的首都


从防御作战的价值来说,江淮地区的战略价值关系南北政权力量对比的强弱,影响极大。相比四川和两湖地区防御有余而进攻不足的条件,两淮地区的防御面就显得很不利,虽然有江淮湖沼但不足以阻遏北方大军南下,这里往往也是靠近南方政权首都所在的近畿地区。


六朝古都南京就在长江边上


因此无论是北伐收复失地,还是防御作战大都以江淮地区为重。一旦江淮地区失手则江南各地不能防御。类似的例子有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也彻底消灭了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国民党武装,直接造成了威胁南京的战略态势。


物产丰富便于就近补给


若从军事资源的角度看,江淮地区物产丰富便于就近补给,这里的人民勇敢善战,如徐州兵。取得这块土地就能形成正面突破,进取中原亦或是南平建康。


南宋中期的端平入洛就是取道江淮,但因为黄河改道夺淮造成的泛滥而进军缓慢最终孤军深入被蒙古大败。若是成功的例子则可以从刘裕大军灭后秦找到,其主力均是从江淮地区分兵进入关中的。


同样成功的还有清军入关后降服南明在江淮地区的四镇主力。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里,数百万民夫的小推车极大地改善和保障了解放军的后勤补给,而正是江淮地区的物资支持给了解放军最后取胜的必要支持,这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后来陈毅老总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江淮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是综合多种因素而成。如四通八达的交通地位、丰富的物资出产、正面的军事突破价值以及地理区位的优势。守江必守淮,江淮地区的战略价值为古今所重视,故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战役。



--送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