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借你一双汉学家的眼,让你看懂中国


对外国人来说,中文,特别是古代汉语尤其难学。


但这并没有妨碍一代又一代汉学家,钦慕和钻研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学的第一个中文词是“香烟”;美国汉学家史景迁,名字中“景迁”的意思是“敬仰司马迁”。

图 / Unsplash  

01 
西方的中国学研究,
到了哪一步?


据说有的德国学生,看不懂德国哲学家的书,转而去读英译本。


如果你读《论语》或《老子》时遇到拿不准的地方,也可以去试试英文版。


中国人并不是汉学或中国学著作的初始读者,但我们引入、阅读这类书很有必要,也会很有收获。


图 / Unsplash


清华大学历史系张国刚教授在《文明的对话》中说:“西方的中国学研究如今已达到中国同行不能视而不见的水平。”


“比如,研究中国近代史不能绕开费正清的论著,研究科技史不能不读李约瑟的著作,研究上古音韵不能忽视高本汉的作品。”


“鲁惟一之于秦汉史、崔瑞德之于隋唐史、柯立夫之于蒙元史、谢和耐之于社会文化史,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著。”


图 / Unsplash


02 
“心理东西本自同”
——中国学的内在机制

上个月,英国汉学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荣休教授周锡瑞,和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荣获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叶嘉莹回忆说,在哈佛大学教书时,学校一个会议室挂着一幅对联,上书“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美国历史学者 周锡瑞

文明、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增加,有更丰富的作用和内涵;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心理上有基本相同的地方。


对此,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做过具体的论述。


他说,中国没有史诗,中国诗是早熟的、简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但中西诗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陶渊明说“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歌德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约翰·冯·歌德 (Johann von Goethe,1749.8.28—1832.3.22)


03 
西方汉学家:
隔帘望月,一瞥之中时有洞见


德国学者顾彬说,他在中国讲课时,有学生问:“外国人怎么可以理解中国的文化?”


他回答说:“有的时候,如果你离某种文化远一些,对你的思考或者说思路会有好处;如果离一种文化太近的话,司空见惯的东西太多,会觉得什么都懂,不一定想多了解……”


“宇文所安一辈子都在研究唐朝的诗歌,他理所当然是唐朝诗歌方面的专家,恐怕很多中国的学者也没法跟他相提并论。”


外国人研究中国,类似于南方人观看东北人的生活。


对于怎样保暖、怎样玩雪,东北人做起来已经是自然而然、了熟于胸了,南方人却很觉得惊异、观察得会更加细致。


图 / Unsplash

汉学家在研究中国时常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研究方法都很新颖。


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在《域外中国学十论》一书中说,罗马尼亚裔美国学者爱里亚德不通中文,对于中国的事情的分析往往相当深入而准确。


“中国人研究中国的事情,好处是人在一个熟悉的语境中,对很多特异的现象可以作直接的、恰当的判断。”


“但是坏处也在这里,熟悉的知识背景常常使研究者沿着传统的惯性就直往下走,不大会跳出山外反观研究的对象,于是常常思路总是过分一致。”


图 / Unsplash


有时候看欧美人的中国研究著作,总觉得他们的思路很奇特。


”中国学者总是从历史文献中发掘材料,按照历史编年的顺序进行考证。可是欧美研究者常常会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西洋人的中国学问,可以用‘隔帘望月’来形容,虽然有时朦胧,但常常一瞥之中时有洞见。”


比如史景迁塑造的《康熙》,“根据康熙的认知,成功的思想有赖于心灵的开放和弹性因应。他对几何学、机械学、天文学、绘图学、光学、医学、代数都表示过兴趣。”


康熙认为“洋人专擅之玻璃器皿,中土之人习得制造原理后,青出于蓝。”


图 / Unsplash


04

汉学在西方高校:

魅力无穷的“方法论”


在软硬件方面,汉学都有了不少积累。


剑桥大学中文系的招生广告说:“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利用菲茨威廉联博物馆中的藏品;有志于研究中国科技成就的青年,可以去求教于李约瑟研究所;而所有学生都可以利用大学图书馆在欧洲堪称一流的中文藏书。”


2013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说,有上千名哈佛大学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哲学。


请想象这样的一个世界:人际关系令人困惑,自恋、自私高涨,对于人们该如何和谐相处,众说纷纭。


这看上去是21世纪的美国。但哈佛大学教授普鸣对700名全神贯注的学生描绘的是2500年前的中国。


图 / Unsplash


在哈佛,普鸣的“中国古代道德和政治理论课”在最受欢迎的课程中排名第三。比它更靠前的只有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


上课的学生挤到了门口,最后哈佛把这门课安排到了校园里最大的剧院。


普鸣要求学生精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原著(英译本),然后把其中的教导用于日常生活。


他对学生说:“东方哲学思想代表了古代人类的智慧,讲述了更明智、更完整、更理想的生存方式。但很多人都认为是西方决定了历史的方向,提供了看待一切事物的视角。这种视角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图 / Unsplash 


汉学在西方获得的重要地位、成果,以及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从另一个角度启迪我们:隔帘望月,在一瞥之中得到的洞见,或许能帮助我们跳脱本来的视角限制,从更广阔的天地中得到看懂当下的答案。


那么,为何不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景象?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


三联中读联手出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江苏人民出版社,邀请各领域权威学者,针对“屋外”对“房间”的观察与解读,推出重磅课程《看懂中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用全局视野看待“何谓中国”,同时也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


现在订阅,即刻跟随权威学者,看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了解课程▼▼▼
新课上线,限时特惠


购买后可以永久收听,提供图片和文稿方便阅读

 

课程将带你从5个维度看中国:地理、经济、科学、儒学、思想。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

一个民族的心理和地理环境有关吗?中国有自己的“大航海时代”吗?古代中国技术的创新能够帮助治理国家吗?科技、生物为什么会给儒学带来挑战?华夏中心的“天下观”导致了哪些危机?……


音频分为6个章节,长达360分钟,每一章节都将提供延伸阅读书单。


现在订阅,即刻跟随权威学者,用全球视野看懂中国。

 

▼点击图片,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购买后可以永久收听,提供图片和文稿方便阅读

  

课程亮点

 

01

数十年磨一剑

权威学者,专业解读

 

我们特别请到了史学名家——刘东教授,来为我们做总序部分的精讲。


他会带领我们认识海外汉学,树立海外眼光看中国的宏大视角,让我们看见内与外、中与西的冲突与融合。

 

▲刘东教授

 

刘东,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前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刘东教授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其研究跨越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艺术社会学等不同领域。


他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迄今已出版学术名著200余部。


丛书囊括了费正清、杜赞奇、宇文所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第一辑》

 

在序言中,刘东教授提到: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这也是他做许多研究时的出发点。


接下来每一章的课程内容,都由对应的老师来主讲,每位老师都是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的权威学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比如第一讲,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的刘宗迪教授把控,他在民俗学、神话学、口头诗学领域卓有建树,将为我们带来地理学与中国传统世界观的建构。


第二讲由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负责,他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方面的研究,著作曾获21世纪报道年度十大好书。李伯重教授将带我们观察物质全球化的端倪。


每一节课,我们都力求找到合适的主讲人,让大家侧耳倾听的每一分钟都不白费。

 

 

02

打破认知局限

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华文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置身中国的我们,在这片土地的养育下形成了独有的思维。每个民族都是如此,身处其中便很难跳出其外。


借助汉学家的疑问,打开我们的视野。既看海外汉学家如何问,也听当代中国学者如何回应,在双向交锋中获取全局观。

 

▼点击图片,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购买后可以永久收听,提供图片和文稿方便阅读

 

 

03

跳出“编年史”框架

抽丝剥茧讲给你听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12年,清帝退位……


朝代更迭、编年体例,是否是你熟悉的历史?我们在中学时代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此。


然而,这样的历史是点、是线,是时间维度下的平面。即使记住了具体的年代,也很难把不同事件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


想要把“知识”变为“观念”,需要把历史置于更多的联系中,形成紧密的网状脉络,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样,回忆一个事件时,你才能够串联起一系列的背景,真正达到“理解”。


《看懂中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从5个维度出发,地理、经济、科学、儒学、思想,以不同的视角观照中国,在全方位的思维中升级你的理解力。

 

 

04


带着问题听故事

深入浅出见全貌


《山海经》中的“海内”“海外”“大荒”究竟有多大?

 

17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集团郑氏集团到底多有钱?相当于几个苹果公司?

 

马克思提及火药改变历史,到底指哪种火药?威力有多大?

 

每节课都将以问题引领,这些问题将带你走向历史的方方面面。从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古今之变的答案。


课程采用“故事+结论”的讲授模式,即使没有太多历史储备的人,也能轻松获得全球视野下的立体中国。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购买后可以永久收听,提供图片和文稿方便阅读


如果你渴望追求广阔视野,


如果你用心追求历史细节,


如果你希望以古观今、看清未来,


加入课程,一起开启全球视野,看懂中国。

 

▼点击图片,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用三杯奶茶的价格,获得受益一生的滋养。

 

作者:贝小戎  排版:杨昭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获取课程《看懂中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