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组织一堂体育集教活动?这些理念和方法一次打包给你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儿童时期的身体活动不仅关乎着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同时与成年时期的身体活动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近十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由于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久坐不动成为儿童青少年的常态现象,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目光。好日子并没有换来儿童青少年的好体质。 在幼儿园阶段,运动的内容怎么选择?如何让运动课程的开展适宜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思维方式?以及一堂体育集教活动究竟应该怎么组织,有哪些必备要素?幼儿园体育运动的原则和竞技体育之间有什么区别? 5月15-16日,在由《育儿周刊》社主办,成都市青羊区人文培训学校、成都人文学前教育研究会承办的《幼儿园运动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策略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陆大江,南京市佳营幼儿园园长赵锐,以及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体育教研组长高方星和南京金陵尚府幼儿园、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的两位专职体育老师杨剑、陈福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享与现场示范。


(本文源自2021幼儿园运动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策略研讨会中陆大江教授的专题讲座《运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以及赵锐园长的《自然、生活、健康——谈谈幼儿园的体育课程设置和实施》分享。)






01/ 

游戏与运动游戏 

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的活动,运动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但运动游戏具备锻炼身体的价值。运动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运动游戏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规则、娱乐性、竞赛性;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具有浓厚娱乐气息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 

学前儿童运动游戏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运动技术动作的练习(如拍球、踢球等);运动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更多地满足幼儿自身追求快乐的需要。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运动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发展儿童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幼儿的运动类型可以从日常生活(日常活动技能:拿筷子、系鞋带、穿衣服等);家务劳动(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和自己物品);积极的交通方式(上下楼梯、步行、骑车等)三个方式来考虑。

除了之外,以游戏为载体的学龄前儿童运动类型,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目的的常见游戏有: 

移动类游戏:障碍跑、跳房子、跳绳、爬绳(杆)、骑车、骑滑板车等;姿势控制类游戏:金鸡独立、过独木桥、前滚翻、侧手翻等;物体控制类游戏:推小车、滚轮胎、投沙包、放风筝、踢毽子等;肢体精细控制类游戏:串珠子、捏橡皮泥、折纸、搭积木等。
 

以发展重要身体素质类的推荐游戏有: 

灵敏:老鹰抓小鸡、抓人游戏、丢手绢等;平衡:过独木桥、金鸡独立、秋千、蹦床等;协调:攀爬(爬行、爬杆、爬绳、攀岩、小动物爬等)。 
这些比较传统、常见的游戏,需要的器械较少,但是完全能够满足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运动游戏的开展,高大上的场地并不是必要条件,一张简单的报纸,一个简单的垫子都能让儿童充分体验到游戏快乐,满足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02/ 

体育活动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如果运动量过小,运动对身体刺激会相应减少,从而失去增强体制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运动对身体刺激会很强,超越了幼儿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损害幼儿的肌体健康,如高难度的练习,会使幼儿的心血管系统等技能无法适应。老师在组织与设计体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安排的适量性,安排好运动的强度与密度: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的活动较为适宜,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则应当运动密度相应减小。反之,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则运动密度可以相应增加;

高方星老师现场示范活动“夺宝奇兵”
根据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小班的每次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以内,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25-30分钟;注意观察,及时反馈,在体育活动中,一般考虑活动的强度为每分钟平均心率130-160次。如有不达或过之现象,教师应灵活调节好活动的量。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季气温比较低,活动量可适当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活动量大容易产生疲劳,甚至会发生中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幼儿的运动“量”。 

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应当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认识、意志、情绪等心理特点,以及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诸多因素,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运动,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必须考虑运动和休息交替、合理。休息并非指运动静止不动,而是根据每一个活动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安排较为轻松、安静的游戏,或者安排赋与情节的放松活动等,促使幼儿的体力尽快恢复,以便更快地适应下一个环节的运动内容。这样使幼儿在强运动后,有了休息的时间,而这样的休息以角色身份出现,具有情景性,幼儿才愿接受。 

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都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弱到强不断提高的原则。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由活动能力低→逐渐上升→最高水平→保持一定时间→出现疲劳→ 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是一个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因此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运动量要遵循小→大→小的原则,并要重视运动前的准备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准备活动要注意幼儿的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动员,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放松运动应当注意缓解幼儿身心高度的紧张和兴奋状态,以达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状态,这是一段缓冲的过程,它能够使幼儿的肌体和情绪进入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平衡状态,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03/ 

体育活动也需要研究教育对象 

在一些幼儿园内,传统幼儿体育的弊端依然存在,表现在教师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考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就想当然地去选材,对幼儿在体力上造成了不科学的损失。

由于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遗传因子和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在体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应注意体育活动的层次性,安排具有不同难易程度,不同运动负荷的体育活动内容,以适合不同体质、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对运动量的估计可以以中等体质幼儿为标准,对体弱幼儿减小运动密度及练习次数,在提高难度方面,不强求一律,逐步提高难度。 

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掌握对幼儿运动量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有三种教师常用的“诊断”方法:
①观察法

年龄越小的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越能毫不掩饰显露出来。因此,教师要学会“望诊”,对幼儿察颜观行。如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呼吸、面色、感情、兴趣、情绪等变化,看幼儿累不累,以便及时做出判断,随时调节运动负荷,防止幼儿过度疲劳。

②询问法

通过教师和幼儿谈话,向幼儿提出问题,从而了解幼儿发展的状况。如体育游戏前了解幼儿兴趣和愿望,询问他们喜欢玩什么游戏,爱做什么动作,扮演什么角色,游戏中询问幼儿累不累等,从而了解游戏中运动负荷是否合适。

③测量法

根据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和运动时间的三者关系。实际运动密度=实际练习时间/运动总时间。Eg:12分钟/30分钟=40%,总练习时间为30分钟,实际练习时间为12分钟,那么这段时间的时间运动密度就为40%。

 
 
04/ 

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避免二次伤害

幼儿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神经和肌肉等结构均未发育完全,力量、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水平极低,大量活动会使身体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运动前没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且儿童青少年接受的体育教育不充分,没有养成锻炼前热身的好习惯;儿童天生好动,上述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既然幼儿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都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可以通过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选择多种样式,开展各种预设主题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思和自护能力等方式减少运动损伤。

即便预设充分,幼儿受伤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不同类型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不同,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折这三种运动损伤是孩子们最容易受到的伤害,受伤后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方能保证儿童不会遭受二次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损伤部位皮肤黏膜受损的软组织损伤。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切伤和刺伤等。一般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以局部治疗为主,基本处理方式包括止血、清创、修复组织器官与限制患处运动等,刺伤的创面较小、较深,不利于伤口的通风的情况下,应该特别注意预防发生破伤风。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损伤部位皮肤黏膜完好而内部软组织受损的损伤。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肌肉拉伤、挫伤、关节损伤和腱鞘炎等。对于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损伤以后的幼儿,刚刚受伤时需要积极进行冷敷,目的是为了减少出血,减轻肿胀。肿胀比较厉害的尽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这样更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消肿。局部可以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药。
骨折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在把幼儿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中,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05/ 

最近发展区

来自于孩子的真实发展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的冯晓霞教授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指南>》里说:所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作为和“一日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体的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成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全班一起进行的和分小组同时进行的教育活动。

对于幼儿园的一个体育集教活动,主要是聚焦于一个主要内容和一类核心经验。结构也相对固定。集体教学两个显著优点就是系统和高效:集体教学的内容和顺序一般是教师根据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及教育教学大纲而精心安排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既有利于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也有利于获得相对系统的经验。而对于一些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由一位教师同时组织指导三十位左右的幼儿进行学习,可以节省教育成本,提高效益。 

在体育集教活动中,主要以教为主,以练为辅,在游戏化中进行教学。当老师在集教活动中教会了幼儿技能,后续的技能掌握需要儿童进行练习,这样才能使技能掌握达到稳定水平。当班上有1/3左右的孩子都不会某一个动作时,就是需要老师进行集教活动的时候。集教活动的内容来自于最近发展区。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能达到的水平都不是最近发展区,当孩子不能达到,但通过老师的“教”之后,能够达到的水平,才是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孩子在现场产生的问题时,就需要老师的支持作用。所以,对于某个专家、某套丛书中提到的案例和某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水平,只能参考,不能完全套用或照搬。教什么,需要依据你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堂完整的体育集教活动通常由热身(3-5分钟)+游戏(三个游戏左右,22-25分钟)+放松(2-3分钟)三个部分构成。超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是严格禁止的,说明教师在教学组织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超时会导致幼儿运动量过大,超过儿童所能承受的负荷。 

一个完整的体育集教活动,这八个步骤,对于组织者来说必不可少:教学内容,价值筛选,模式和基本流程,制定学习目标,场地、器械的设计,研究重难点和解决策略,计算运动密度和负荷,撰写活动方案。

杨剑老师现场示范活动“翻山越岭
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案头工作需要组织者进行梳理,但是这些梳理同时又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集教活动中,让孩子从最近发展区往更高水平发展;做好这些准备,才能减少儿童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为儿童的安全保驾护航。 
 
那么,一堂体育集教活动到底应该怎么组织?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南京市的三位专职幼儿体育教师高方星、杨剑、陈福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借班上课的形式为大家做了展示。 

高方星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体育教研组长

杨剑

南京金陵尚府幼儿园专职体育教师

陈福强

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专职体育教师 

观看研讨会现场完整视频,get更多运动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与大咖们感受运动课程中的那些具体策略!


/现场花絮/

▲下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陈秋旭
编辑/邱天
设计/朱远海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下周开营!这是一堂以公众号为支点撬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翻转课堂


甘肃幼童在园吃饭被呛身亡!儿童常见意外急救方案,强烈建议收藏!


大家说丨周兢:课程改革当下,更需用整合观念看待儿童的语言学习


活动案例丨哭着也要演完?今年,让孩子过一个自由而又自主的儿童节


为了让你第一时间get幼儿园公众号运营技巧,标题都来不及取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