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域视野下幼儿园课程发展论坛在蓉开幕!虞永平对课程质量发展的十个建议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十周年,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十周年,更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 为进一步推动和引领幼儿园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由《育儿周刊》社主办、成都市青羊区人文培训学校承办,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保障中心受邀参加、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支持召开的“融合、融通、融创——全域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发展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成都召开。 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李晓夏、四川省教育厅正处级调研员胡必军、《育儿周刊》社社长赵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敏莅临本次会议。 同时,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四川省教科院、成都市教科院及各区市县教研部门的领导以及省外学前行业嘉宾也莅临本次大会。 本次论坛通过专家主旨报告、专题分享、圆桌对话、分论坛沙龙等多形式,从质量视野重新审视与梳理幼儿园课程在实践层面的探索、思考与收获,共同研讨幼儿园课程未来发展的挑战与路径,以实现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最大支持。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育儿周刊》社社长赵刚在开幕式中表示,《育儿周刊》自2005年创刊,一直秉承“立品格根基,育幸福能力”的办刊宗旨,先后又创办针对小学阶段的《品格周刊》,针对初中阶段的《品格少年》和《新教育家》杂志,并在疫情期间推出服务学前教育专业人群的“人文幼学”。 2005年,《育儿周刊》办刊艰难,我们选择“不后退”,这已成为育儿周刊人的共识——不知走哪条路时,唯一不能走的是退路。 2008年,因地震《育儿周刊》亏损最严重时,我们选择“2008,我们选择前进!”我们确信,当年的选择已注入我们的事业态度,成为企业文化基因:一旦做出选择和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就必勇往直前! 2020年,疫情肆意时,我们的选择是“2020,我们选择向上!”什么是向上的选择?就是当面临“自我舒适”和“承担责任的挑战”时选择挑战;当与别人合作又必须有一方要吃亏时,我们选择吃亏;遇到有损教育价值而商业利益丰厚的商机时,我们可以断然说“不”;当教育需要付出而不计回报时,我们可以凭信心回答“要得”。16年来,《育儿周刊》是幸运的,做教育时先被生活和工作教育;先被挫折和困难破碎清空。以至于被渐渐塑造成有爱和真在其中的“生命教育自媒体”,以至于《育儿周刊》这个群体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因信任、荣誉和责任而选择付出的勇气和为他人而活的生命本能。 学前教育要发展,保教质量是关键,课程改革是重点。若干年前,四川省直机关六所婴幼儿园就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并积累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非常愿意与全国幼教同仁分享和交流。 因此,《育儿周刊》社特邀四川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保障中心推出本次论坛。希望通过论坛,引领学前同仁从质量视野重新思考幼儿园课程在实践层面的探索,共同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在活动开幕式上,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李晓夏发表讲话。此次论坛的召开,正是在“第十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大背景下,围绕着当下学前教育人的痛点、难点、关键点——幼儿园课程发展,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对话,以期碰撞出更多高质量课程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六所婴幼儿园,筹建于建国的前后十年,肩负着解决新中国建设者们后顾之忧的历史使命。2017年,为了更好统一管理,创新服务保障,促进省直属机关婴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保障中心成立,主要承担省直属机关六所婴幼儿园管理指导的事务性工作。在服务保障中心的带领下,六所婴幼儿园归属感更强,抱团发展、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一张属于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学前名片。 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总体要求、方向和主要目标,是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样,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时时刻刻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认准方向,扎扎实实前进;也要在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中有所建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教育是重大民生工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答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 

开幕式由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保障中心主任林波主持。




 
对于课程质量发展的十个建议
 
虞永平

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旨演讲中,虞永平教授从时代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呼唤、没有关系就没有真正的课程、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发、幼儿园课程的五大要素、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聚焦的现实问题五大方面做了详细且富有深度的分享,我们从中提取了十条重要的建议和观点。

他提出,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应该有儿童意识、发展意识、过程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儿童发展是课程的核心任务。儿童是完整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是幼儿园各类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评判者。也因为儿童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特性的敏锐性和行动倾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课程生发的现实基础,因此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儿童导向的。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从观察和理解儿童开始,了解具体每一个儿童,不断生发课程、有针对性地以支持和引导,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建议一: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目前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入好园难”上,也就是人民群众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学前教育朝着优质、均衡的发展。因此,不断提升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国家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学前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强化对儿童发展的师资、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支撑。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是要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不断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性,逐步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建议二:

改变“以本定教”的做法,要“以学定教” 

“教”涉及了教的内容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总体上是以本定教的,幼儿园需以学定教。 
幼儿园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是由现实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了解、理解儿童是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师的核心职责不是讲授,而是在观察和分析儿童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幼儿多样化的活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程式,需要灵活地整合各种方法和策略,适宜、有效的支持儿童的学习。 
 
 建议三:

幼儿园老师不应该只是“教书匠”

幼儿园老师的关注点,要实现几个转向——
从关注技能转向综合素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实用技能性的工作。了解儿童、理解儿童、爱护儿童是教师工作的起点,教师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必要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在特定的情境中,针对特定的问题,灵活使用多种专业能力,这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智慧。 
从关注转向教什么和有效性:幼儿园教师要让课程与特定班级的儿童关联起来,让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真正成为课程活动的重要前提,让幼儿园课程真正成为儿童的课程而不是书本上的课程。 
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要真正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方面可能性和专业支持。在所有教育阶段,没有哪个阶段的教师比幼儿园老师更需要课程设计和组织的能力和素养,这是由幼儿和幼儿园的特点决定的。 

从关注做转向思行并行: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儿童,没有“万能工具”,需要教师观察与分析儿童的行为表现,需要教师充分调动空间、时间和其他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需要在目标、情境和策略之间形成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责任为儿童谋最大的空间、最大的机会、最适宜的活动、最有效的发展。 
从教学设计转向课程设计:要从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入手,把握课程设计的时空拓展与系统性,最终来思考课程设计的价值定位。 
教师的核心职责是支持和引导儿童的学习,让环境真正成为儿童的环境,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儿童的活动,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需要挖掘、引发。环境是活的、变的、用的,需要用综合的思维去关注环境问题。

 

 建议四:

加强全社会的科学育儿观念 

在所有的教育阶段,没有哪个阶段像学前教育阶段一样公众“参与度”那么高,话语权那么“平等”,很多人只要想说,都能对学前教育说上一遍。可是一个领域没有不同声音是不正常的,但外行大行其道更是不正确的。 
比如如今大家爱说“从娃娃抓起“,为什么要从娃娃抓起?娃娃是谁?学前教育承受了太多压力,0-6岁和3-6岁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本来是清楚的,现在被“从娃娃抓起”搞糊涂了。能与值是不同概念,要强调教育的规律性、适宜性和合理性,更要关注教育的代价和可持续性。 

我们需要回归学前教育的本质,加强全社会的科学育儿教育:加强改革,彰显幼儿园的特制,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深化课程研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课程更生动、更鲜活、更有效;彰显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提升专业能力。 
学龄前阶段是可以学的、必需学,但我们要知道,应该学什么?学龄前的“学”不是指“学习”前,是指“上学”前,幼儿园课程是基于经验的吸取,幼儿园老师需要把知识转换为经验,把核心素养转换为活动,这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需要创造优质的教育文化,全社会为优质教育提供正能量。 
 
 建议五:

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活和课程 

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围绕课程目标而建构的体系。儿童的经验是相互关联的,正像杜威所说,经验遵循交互作用和延伸原则,就是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相互关联。因此,以直接经验为主要学习目标的幼儿园课程必定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 
关系是课程的纽带和线索,可以说,没有关系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主题课程,都是依据关系来建构的。课程是用关系串联起来的,课程建构是依循特定关系生发课程。 
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活和课程,努力把握课程生长的关系线索,让关系伴随课程,让课程依循关系,让课程更加生活化和趣味化。要充分把握生态观念,建立和利用好课程生态,让儿童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学习和发展,让儿童在经验的有机联系中不断拓展新经验。 

 
 建议六:

做儿童导向性的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的根本触发点和现实指向是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教育实践的根本前提是把握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因此观察和分析儿童是教育的现实起点。 
什么是真正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核心的特征是儿童导向,关注现实的、具体的儿童的需要和课程。不只是把视线聚焦在特定的年龄段,还关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儿童,关注他们的现实表现。因此适宜性表现是一根曲线,不是全面统一的要求,适宜本身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 

 
 建议七:

课程的预设与生发可以互相转化 

预设的课程一般根据比较可靠的条件和资源,内容相对稳定,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支持,也有部分课程是可以根据特定的状况生发的,生发的范围可以从一个主题、从一组活动或一个活动。生发的课程应该更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所有课程都是一幅预设与生发相互组合的图景,在不同的课程中,预设和生发位置和比例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 
课程预设与生发的比重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幼儿园的课程理念以及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传统,但不一定能反应幼儿园质量和水平。因为,预设可能与生发能力不足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的时间积累和验证有关;不断生发可能与对儿童的理解能力有关,也可能与课程的总体规划能力不足有关。 
在课程实践中,预设与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配合、有机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预设与生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相互转化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表现。在预设和生发之间,需要在一种张力,那就是关注儿童活动的现实状况,评估儿童学习的状态。 
 
 建议八:

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态理念和关系思维的支撑 

空间、时间、资源、角色和规划五大要素相互关联,有机结合,构成了课程生动多样的局面,对五大要素的检视是课程生发可能性的重要来源。 
1、空间

幼儿园课程从重视班级空间发展到也关注廊道和场院环境,进而关注社区环境,对幼儿园课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是课程的内容还是课程实施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空间对课程的影响。 

2、时间

幼儿园需要相对稳定的实践安排,以便儿童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养成规则意识。幼儿园的时间应该灵活把握,这有利于儿童的充分活动,有利于儿童满足。 

3、资源

课程资源的核心是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真正让儿童在探索、发现体验中学习和发展。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教师从课程计划出发,全面规划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充实课程资源。家长、社区成员等对课程资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角色
儿童在幼儿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甚至不同的活动就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要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给儿童承担多样化角色的机会,让儿童在新角色中履行更多的职责。 
5、规则

规则的履行过程就是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课程不能缺少规则。规则是给儿童提供自由的,内化规则是获得自由的前提。规则中蕴含了儿童与他人、与事物以及自己欲望的关系,遵循规则就是让儿童学习处理这些关系。 

 
 建议九:

聚焦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是聚焦现实问题的,当前课程的主要问题有: 
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明显的“小学化”倾向;热衷表面文章和书面“成就”,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课程建设不深入,无方向;缺乏立场、随波逐流,无视传统,浪费资源、时间和热情;缺乏目标意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没有聚焦新经验,没有真正促进儿童发展。正因为如此,幼儿园老师应该建立儿童意识、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和生态意识。 
 
 建议十:

生发要课程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教育行为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基本保证。幼儿园课程不是一个事先规划好的完整预案,部分课程是依循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不断生发的。生发的课程贴近儿童生活,能引发儿童热情去投入的活动,能增进新的经验。 
课程生长就是实现儿童发展的课程,课程生长需要丰富多样的环境和资源。充实环境和资源就是充实课程。幼儿园课程生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环境中蕴含的关系为纽带,需要生态理念和关系思维的支撑。 

现场掠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主旨报告以后,召开的是六所婴幼儿园的平行论坛、课程现场精彩分享与入园观摩环节。6月19日,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科学学院的鄢超云教授和来自南京师范学院的张俊教授作主旨演讲以及来自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敏、省直机关六所婴幼儿园的精彩分享。

敬请期待。

文字/王梦倩

编辑/张小满

图片/温笑寒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主编探园 | 少年强则国强,用70余年的时间创造一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游乐园”


2021全人教育奖得主李泽武:我们的教育可以做点什么以及少做点什么


12年行业经验、3年课程打造、30天团队磨课,被园长老师问爆的摄影训练营开营了!


十年学前丨看完这组数据,我们决定和他们一起搞件大事


品格教育|教师不仅要当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品格的“大先生”



我就知道你“在看”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