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绘画是人类进行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个体在生命初级阶段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认知的独特方式。儿童往往依照记忆与视觉经验作画,敢于主观的根据所见、所知与所想来描绘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想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近年来,虽然大家对涂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幼儿园中的涂鸦活动,常见的仍旧是在墙上、纸上或者其他材料上进行绘画。在教学方法上,知识技法输出型仍占大多数,教师展示图片供学生参考与模仿。在幼儿涂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在面对幼儿园的涂鸦作品不符合客观世界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除了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涂鸦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龚江平心智涂鸦课程开发者、首创者
创办国内唯一“儿童内在成长”的心智涂鸦工作室2002开始独立研究心智涂鸦课程系统,并亲自教学至今曾主持《育儿周刊》涂鸦讲堂专栏曾担任“李跃儿教育论坛”美术专栏版主
比起绘画技巧
看见孩子的情绪更重要
龚江平最开始在深圳创立“龚江平心智涂鸦工作室”时,工作室也和常见的美术培训机构一样:提供绘画、泥塑之类的课程。一段时间之后,从绘画之中去看孩子,龚江平发现孩子的发展是单向的,虽然能在作品当中看见孩子绘画技巧的提升,但是不能在其中看见孩子自己的身影。孩子不愿意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但如果只给孩子提供简单的泥巴,一些水。并不给孩子布置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和龚老师发现孩子与泥巴之间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并能在其间偶尔看到真实的孩子,这让龚老师和家长感到很惊讶。至此,龚江平的工作室走上了和泥巴打交道的旅程。
为什么一定要挖掘涂鸦背后的儿童?挖掘出儿童想要隐藏的部分呢?在技巧为主导的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要展示的只是自己开心、积极的一面,但其中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正在阻碍着他发展的,我们却看不到。尤其是当他遭遇伤害时,会下意识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愿意告知他人,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之后的人格形成都会产生更大的阻碍。短期的绘画技能的提高不如长久的身心健康来得重要,这也是龚江平转变工作室发展路径的原因。电影也好,演员演戏也好,虽然不是自己的经历,但却会唤起类似经历的人的情感来。许多人看电影会流泪,看到罪恶会愤慨、看到大海会豁然开朗。尽管这些都是电影里的,但你还是会流泪愤怒和感觉温馨,这就是电影的最大功能之一。也就是我们说的共鸣。
而龚江平觉得:泥巴也会让孩子产生共鸣。这个共鸣点是——不舒服。觉得自己被侵犯,被别人说不好、被别人指责和为难。遇到被批评被指责,有的人愤怒地反抗,施加压力给对方。有的人消极退缩,然后朝着最亲的人生气纠缠不休。有的人接受下来,自我反省和调整。很多早教课程或者是幼儿园差不多喜欢把颜料派上场,因为颜料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摸起来光滑、暖和,这种感觉就像被人宠爱,所以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但是泥巴看上去就不舒服,摸起来也是黏黏的,孩子不会将这种感觉扩大,会选择逃避。接受度高的孩子,虽然一开始觉得玩泥巴不舒服,但是能坏调整过来,而接受度低的孩子,则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甚至永远都迈不过那个坎。
龚江平把涂鸦当成是调节儿童情绪,发掘真实儿童的一个窗口。TA想说的
都藏在线条和色彩之中
什么是儿童涂鸦呢?龚江平说:只要是儿童留下的痕迹都叫涂鸦。幼儿倾向于拿着笔随意涂涂画画,无论是潦草线的涂鸦还是有造型的涂鸦都是幼儿图像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由于幼儿发展水平较低,受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限制,不能够像成人一样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苦恼。因此,涂鸦游戏可以作为展现幼儿内心真实想法、丰富幼儿情绪体验的良好媒介,“在掌握文字表达方式之前,幼儿更多的是运用造型艺术形式,借助符号、线条、色彩、以物代物等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表达自己的欢欣,或发泄心中的冤屈,或描绘异想天开的梦幻境界。”在《涂鸦游戏缓解幼儿焦虑情绪应用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涂鸦游戏来缓解两名具有分离焦虑的小班幼儿,在第一次的活动“胡萝卜宝宝穿新衣”的涂鸦活动中,针对两名幼儿的涂鸦作品:
个案幼儿不凡在给胡萝卜涂色时,用的多是浓烈的色彩,在涂抹时也无规章可言,当幼儿心情不好或者是内心情绪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将几种颜色混杂使用,以达到接近褐色的效果,来表现污浊的东西,可以看出幼儿的内心有焦虑情绪存在的;幼儿还用杂乱的线条表现出“这是一个被兔子吃了的坏萝卜。”个案幼儿宸宸在涂鸦游戏中犹豫不决,幼儿作品中的线条浅淡,落笔带有不确定性,幼儿宸宸在涂鸦过程缺乏自信心,想要得到肯定,却又因焦虑情绪的干扰害怕向别人寻求帮助。
罗恩菲尔德认为,幼儿的艺术并不是幼儿视觉经验的展现,而是幼儿在自我表达的过程,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会将一些符号赋予感情的特征。例如在幼儿破碎线的象征图形中,会展现出其心理层面上的缺失;幼儿单纯对一固定样式的重复,体现出幼儿处于一种情感封闭的状态,以及对安全感的渴望;幼儿涂鸦作品中线条的方向以及颜色的运用也会受到幼儿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但不能完全肯定符号在涂鸦中的象征意味,如破碎线的重复并不仅仅是因为幼儿的情感上的缺失,也有可能意味看幼儿动作技能上发展的不完全,不充分。推荐阅读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作者:鸟居昭美 于群 译简介:你能读懂孩子们的涂鸦吗?本书揭示了妈妈们指导孩子们画画的一些误区;明确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其绘画的鉴赏方法。 《儿童绘画心理学》
作者:格罗姆 李苏译简介:勾画了正常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还涉及了美术天才、智障儿童的状况、并介绍了绘画与认知、情感、人格的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这让读者对儿童绘画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就预示着创造力的消逝
当面对儿童稚嫩的涂鸦时,大人们为了追求“像”,会给孩子们看参考图或者提示孩子们应该怎么画。长此以往,会发现班上的孩子画的花、鸟、房子如出一辙,虽然老师在每次展示后都会提醒孩子要有自己的思考,回想自己见到的某某东西是什么样的,但最后的成品仍旧没有任何变化。
儿童一旦开始启动模仿机制,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物象越来越像,但其自我表达的能力与创造性意识将越来越差,伴随的将是创造性思维、观察力及思考能力的缺失,并阻碍其通过绘画的自我表达有效的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当一个孩子画不出画的时候,教师通常会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绘画的推进。这时候,教师不应该是告诉他“可以画什么”“这个是不是圆形的”“这只手画小了”等直接提示,这样一来对儿童没有起到启发与思考的作用,等于直接告诉了他答案。
明确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儿童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对心理的引导。例如,当孩子想画他在跳绳而又认为自己画不出来的时候,是孩子缺乏对经验细节的回忆与思考,这时家长或教师不宜直接给孩子示范该怎么画,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一些心理引导帮助孩子增强他的经验体验,“你是怎么拿绳子的呢?”“你在跳绳的时候手臂是怎么摆动的呢?”等带孩子进入体验经验的情景中,增强经验意识,适当的刺激儿童的感觉与知觉,使之投入进去形成情感体验与自我表达。
有时候可以在课堂中多带入一些情境,如播放幻灯片、影像、图片,增强儿童的视听等感官刺激,也可适当设计一些想象课题,如《森林聚会的不速之客》《未来之城》《长大后的我》,或引发情感记忆与经验意识的课题,如《我爱刷牙》《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我生气的时候》打开儿童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前提是教师不要给予过多的语言暗示,像“未来房子会不会在空中呢”“长大后你想成为画家还是宇航员呢”这类有直接语言导向性的选择问句会给孩子他人的经验参考而妨碍儿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不妨换成“你觉得未来的房子、车子和现在会有什么不同吗”“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呢、长大后你会剪短发吗”这类有助于儿童开启想象与回忆的提问。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用到的情境教学手段例如户外写生、创设问题情境、语言描绘情境、静动态图画和音乐渲染情境等,都需要建立在儿童已有生活、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想象力。
教师既是观察者
又是陪伴者与反馈者
在涂鸦游戏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听画”是了解幼儿涂鸦游戏的主要内容,了解幼儿对作品的自主解读,了解幼儿的绘画构成,而不是一味地去追问涂鸦背后的象征意义。在“听画”的过程中研究者也应当注重引导语的使用,如:“这是什么?”“涂鸦要涂上这个?”一方面可以防止幼儿语言表达上的发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对幼儿涂鸦作品的深入研究。
重视幼儿在涂鸦游戏中愉悦的情感体验,重视焦虑情绪的表达与宣泄,重新建构对焦虑情绪的认知,解决焦虑情绪带来的困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以幼儿涂鸦作品画的“像不像、好不好”这种考核标准评价幼儿。在涂鸦过程中不干预幼儿,注重游戏的生成性,让幼儿自由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真切体验。 在龚江平心智涂鸦的工作室的课堂上,老师是不讲课的。老师事先为孩子们准备好泥巴,加上水。孩子进来简单和老师打个招呼,就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工作。没有开始、没有前奏,孩子到教室就开始自由摸索,老师的作用就是在孩子工作的过程中观察他们如何使用材料?孩子的障碍在哪里?为什么会抗拒某些材料?为什么偏爱某些材料?在玩泥巴的时候看孩子的忍耐度有多强,孩子的接受度怎么样?再将观察到的内容反馈给家长,将课堂上观察到的内容去对照儿童的生活,然后思考后续的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什么材料,以改变幼儿的现状。而为了最大程度看到孩子在涂鸦过程中的情绪变化,龚江平心智涂鸦工作室提供的材料是具有流动、变化、依附等特点的非结构性材料——比如:水、泥巴、胶水、洗洁精、颜料等。让孩子们在其中自行探索。
对待儿童涂鸦,不仅是要看到孩子最后的作品,还要看到孩子和材料相处的过程,以及背后的隐喻。龚江平说:“我认定自己是孩子们的陪伴者,观察者,也是他们工作情况的反馈者。”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父母的任务在于如何创造条件,有节奏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儿童进行美术活动,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身体各部分机能,配合完成儿童心理、智力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或者说教育能最大发挥作用的途径就是通过美术的方法完成对创造力的训练,思维、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等多元化的培养。
涂鸦对于儿童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绪表达,发泄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涂鸦确有其心理疗愈的作用。涂鸦在为幼儿调试情绪、释放压力方面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心理平台。引导处于担忧、恐惧、烦恼情绪中的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压力,缓解了自身的焦虑情绪,减少了焦虑行为的发生。
但通过涂鸦,并不是要求幼儿园能够掌握高深的技巧,探索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学习,其间更有艺术审美的提升。
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LowenfeldV.)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就已达成。”
参考资料:
“龚江平心智涂鸦工作室”公众号
《儿童绘画与原始绘画视觉语言的相关性研究》徐梦莹
《涂鸦游戏减缓幼儿焦虑情绪应用研究》贾林.
文字/陈秋旭
图片/温笑寒、杨东力、陈秋旭
编辑/邱天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