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幼儿园老师还有啥可教的?get以下几点,大有作为!
双减后,我们的身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肉眼可见的是,每天晚饭后和每个周末,公园、书店、游乐场、运动场、草地……孩子们比之前更多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玩耍时间,运动时间。
“双减”意见指出,要坚持学生为本,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管是严禁超标超前培训,还是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这些指导意见背后,指向的是教育本质的问题。
双减政策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幼儿园老师还有啥可教的?本期特别策划,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到底是如何学习的!儿童本身具备学习的本能及品质,作为教育者,需要看见那些与生俱来的“学习力”!
1
儿童的学习,从玩耍中来
《指南》这样说
●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爬树:发展肢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只要是能带来快乐的,都是人类愿意主动去做的事,这是共性。而游戏与能力发展并不矛盾,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0~6岁,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并不能通过理论、符号的概念来理解事物,而需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去看、去听、去感受。
他们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便能够认识泥土;用双手触摸,通过揉捏知道了泥土的可塑性;一次次爬树、翻墙,才知道了自己身体的能力和水平,看似冒险,实则避免了更多因为对自己错误的估计而发生的危险;在玩过家家,是在模仿平时看到的生活,并加入想象、思考的再现……
这些行为都是游戏,而孩子们在这些看似无组织的活动里逐渐发展着、拼命吸收学习着。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接触小朋友、模仿成人的行为,亲身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展语言能力、学会处理自己在集体中的行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儿童的学习,从模仿中来
《指南》这样说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对世界充满好奇,通过观察认识世界
▲像妈妈一样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
▲大人看书,孩子也看
观察是孩子学习的开始。他们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显性特征)来认识世界的。比如,要认识苹果,他们会用眼睛看它的颜色和形状,会用双手去触摸感受它的质感和硬度,会用鼻子去闻一闻它的味道,当然,他们还会“咔嚓”咬一口,用舌尖去尝尝苹果的味道。于是,他们知道了——啊,这是苹果!
而“比较”则是在感知基础之上。只有孩子对相似的事物进行了细心的观察,才能感受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异同,更准确地掌握不同事物的特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是一种思考的表现,是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
通过观察和比较,孩子才能将这些行为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模仿就产生了。模仿是学习之母,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而人类正是因为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才得以不断发展。孩子是窥探成人世界的眼睛,他们的模仿是方方面面的,从一句口头禅到一种语气、手势,到一种态度、一种气质……
3
儿童的学习,从实际操作中来
《指南》这样说
●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 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可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学着自己洗裤子,动动小手,乐趣无穷
▲端碗、扫地、洗菜……孩子也是生活小能手
▲不包办代替,可以自己使用筷子、好好吃饭
▲真实的操作体验,让孩子更好感受事物区别
2岁到7岁这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表象和符号进行思维,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具体的、真实的、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我们只有满足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才能让他后一个发展阶段走得更加踏实、稳固。
在幼儿园里,许多老师会发现,尤其对小班的孩子来说,直观、具体而又真实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真实的操作体验不仅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他们获得真正的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尝试—错误”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儿童在自发的探索操作活动中,不断尝试新的行为动作,再不断出错,从错误中总结一些经验,然后加以改正,才能得出对的经验和结论。
4
儿童的学习,从社交中来
《指南》这样说
●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 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使幼儿“乐群、合群”。
▲一起探索,一起欢笑,是童年最美妙的事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名叫马克·罗森茨威格的生物心理学家,为了揭示环境对大脑的影响,和同事进行了一次老鼠的实验。实验得出,“独”与“群”情境下的大脑发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丰富环境下的大脑皮层增加的比率比疲乏环境的显著。
丰富的成长环境以及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孩子智力和心理的发展,反之,将阻碍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学习或思维发展源于儿童与其他成人或同伴的相互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在交往中发生冲突是正常的,而冲突也正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
这是因为,当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产生认知冲突,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必然会引发争论,而这种争论则会使孩子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准确,这对孩子来说是“向他人学习”,孩子从中可以认识到分工与合作的意义,理解明确责任和尽职尽责的重要性,并逐渐学会相互配合。
5
成人视角VS儿童视角
成人眼里:普通的床
儿童却看见:哇,游乐场的蹦蹦床!赶快上去跳一跳!
成人眼里:家里的墙壁
儿童却看见:这块画板挺不错的,可以画好多画啊。
成人眼里:一个爸爸抱着孩子
儿童却看见:爸爸是超人,我最喜欢我的英雄老爸。
成人眼里:变形金刚玩具
儿童却看见:变形金刚变身啦,打倒敌人!
成人眼里:一个小朋友在玩积木
儿童却看见:我要砌一座大房子,有停车场、游泳池和小卖部!
成人眼里:小朋友的一幅乱七八糟的画
儿童却看见:我画的是水哦。
文字/鲁阳阳
图片/杨仕成
编辑/张小满
设计/张文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我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