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利强监管③ |“一码监管”,妥了!

浙江水利 2023-02-11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强监管工作在市、县落地落细,省水利厅于2021年组织开展了强监管改革试点,并于今年年初对列入试点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验收。为总结提炼试点经验,浙江水利微信推出【水利强监管】专题,聚焦水利强监管改革成效,分享各试点县的创新举措、典型做法,展示水利监督工作的担当与风采。


全面数字赋能 实现“一码监管”


长兴县深入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强监管改革试点的工作部署要求,从地方水利实际、特色、优势等方面入手,建章立制规范监管的同时,谋划了重点领域的创新,打造了特色亮点,充分利用长兴在河湖长制、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优势,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数字化改革试点,构建了长兴水利“长水码”综合场景化应用,推动县域水监管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制度重塑,实现长兴县涉水事务“一码监管”。


 着力找准有效抓手,实现水利建设监管全过程数字化、社会化闭环管理。强监管试点以来,长兴县切实推进数字化建管平台建设,积极谋划两个数字化应用:


●  一是结合地方水利行业建设管理特点,着力实施强监管创新,以标后履约评价管理为切入点,聚焦信用成果应用,牵引水利建设监管变革。推进水利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最后一公里”的成果数字化应用建设,填补全省应用空白;通过实现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并以此为抓手,强化市场主体诚信运营意识,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长兴县水利建设市场标后履约评价应用


●  二是打造“智慧工地”数字化平台,重塑业务流程与监督机制,破解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中的监督难题。目前已规划布置天眼16个、中低空摄像头24个,对工程建设现场“人、机、料、法、环”进行全覆盖视频监督。建立预警提醒机制,对施工安全、施工进度、隐蔽工程等情况进行视频跟踪,并及时进行提醒预警。同时构建涵盖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等内容的建设管理监督应用模块,加强参建单位履约监督,倒逼合同履行监督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模式。


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智慧工地应用


 继续深耕打造水资源监管金名片,建成水资源强监管的县域样板。利用河长制发源地的先发优势,全面实现县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同步搭建水资源数字化平台,按照“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的原则,对全县乡镇(街道、园区)水量进行合理分配,并将水量分配指标分解到具体河道,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智慧化管理水平。目前,已开发的“取水码”实现“一码在手,取水一件事”,数字化节水在线重大应用已经省水利厅报送进入省政府数字经济重要跑道,并入选浙江省水资源节约安全利用综合实验区。


取用水监管治理端

手机取水码界面


 改革驱动,构建“五位一体”“综合集成”的河湖长制监管体系。着眼整体智治、全面赋能,聚焦河湖长制一张图、河湖长履职、河湖长制绩效评价、河湖健康评价、社会公众护水五大核心业务,构建一个感知能力强大、问题发现及时、事件流转高效、部门协同顺畅、系统治理有力、考核评价客观、健康评价科学、公众护水踊跃的河湖长制数字化平台,着力呈现数字驱动河湖长制改革的全景式应用场景。构建协同体系,提升河湖治理能力,横向联动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8个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河长、社会公众等各方主体,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多跨协同体系,实现数字化自动履职与考核,对河湖问题发现、处置、考核流程进行重塑,提升河湖监管能力。


跨部门协同监管


 革新管理手段,把以农饮水为代表的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实现数字化统管。创新农村饮用水等民生实事项目管理模式,形成了 “互联网+智慧统管”平台。该平台可直观掌握全县14座规模化水厂、36座单村水站的地理位置、供水范围、水质情况、实时水量等信息。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全方位监控、监测水厂和水站的日常运行情况,实现动态数据的集中展现,平台可实时预警,第一时间提醒管理人员处置,确保供水正常及水质达标。所有水厂及乡村水站都设置了“长水码”二维码,扫码即可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建议。该平台的上线运行强化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促进设施高效配置和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


来源:厅监督处 长兴县水利局


● 水利强监管① | “三道加法”破题监管重难点

● 水利强监管② |五举措打造强监管的定海"神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