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从条约秩序到实力秩序:走向对撞的中美关系》(点击链接即可)中,我们讲述了远东地区条约秩序的瓦解,以及中美之间不断根据自身利益以既成事实强化推进自己的议程,这必然导致双方在重大关键利害上的冲突不断加剧,尤其是台海问题上,美国将不顾中国诉求不断推动独台的既成事实,更是使得该地区陷入濒临剧烈冲突的危险境地。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这样的冲突,实际上难以避免且非常危险,这是两个大国走向冷战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对此,我们国家必须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以充分应对这种挑战。
美国的均势利益决定其推动独台政策
二战纪录片莱特湾海战中美国战役决策阐述了美国将领在战争期间对台湾的理解,实际上,美国当前对我国台湾的控制和影响力,也是其对日本征服战争的战利品台湾作为一个要地,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决策者的视野中,乃是1944年底美国发动一场目标为切断日本本土与东南亚原材料供应地的战役前夕,美国太平洋舰队尼米兹认为美军的主攻目标应该放在中国的台湾,但另一位将领麦克阿瑟则说服罗斯福将进攻目标锁定在菲律宾,因为这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他们都视这场夺取台湾或者菲律宾的战役将成为彻底击败日本的关键。但无论如何,台湾地区的归属,基本决定了日本、韩国等地的经济和安全依附于何方,而这就是美国决策者对该地重要性的理解,这一点到今天并不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在美国看来,随着中国在远东的优势日趋明显,从大陆均势的角度看,考虑到台湾对日韩等国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性,一个更加独立于大陆的台湾显然将有利于强化日韩等国的地位,同时削弱中国的影响,从而避免中国在远东取得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恰恰是美国外交政策极力避免的。“如果中国掌握了台湾,那么就把日本与太平洋其他国家、南部所有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以及所有东盟国家分割开来,整个远东力量将完全失衡。”——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奥布莱恩11月2日《亚洲周刊》专访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就会极力改变当前的台海现状,通过强化台湾的“事实独立”,以降低大陆对台湾的影响。从美国角度看,其推动台湾的“事实独立”,存在两个非常阴暗的企图。①通过强化台湾的“事实独立”,能够削弱大陆的和平统一成果以及对台湾的影响力,同时增强台独力量的政治基础,进而强化大陆与台湾的分离趋势。这一点,可以从美方对台湾连续两笔赠送大批莫德纳疫苗可以看出,特别是第一次赠送,几乎完全是为了挽救民进党本被疫情削弱的政治声势而出发——该事件表明美国将台独力量的成败与自身的对台政策相捆绑;②通过强化台湾的“国际存在”,能够在国际上制造台湾“事实独立”的现实,以既成事实推动独台目标。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策动欧洲盟友官员不断访问台湾,并支持台湾官员访问欧盟,以及亲自施压中美洲小国不得与台湾断交、设法推动台湾单方面参与国际组织中可以看出。美国千方百计在国际舞台上强化台湾的“事实独立”,目标就是制造大陆与台湾不属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现实。实际上,根据美国政府的“六项对台保证”(2016年9月公开)和里根备忘录(2019年公开),美国从未真正认同“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方也是极尽模糊措辞回避义务,力求在诱使中国牵制苏联的同时,维持其在台湾的特殊利益。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由国务卿艾奇逊于国安会提出的一份秘密文件,指出小心隐藏美国将台湾从中国大陆的掌控中分离的愿景,交由联合国托管或小心推动台独或自治运动是对美国最好的结果今天,随着中美对抗的大潮拉开序幕,美国必然会倾向其原本的阴暗对台立场,进而根据其均势政策推动危险的独台政策。笔者这四年多来观察美国在台湾的独台政策,美国独台政策实际上存在两个明显的边界:①只要有条件,美方就将不断支持台独力量,并通过各种手法强化其国际存在,以既成事实持续压缩中方的空间,从而改变两岸现状;②美方的独台政策将力避触发中国的统一战争,但是在必要时刻美方将以军事威慑拒止中方的行动;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了解到美方对抗外交的传统和自以为是的秉性,就会明白一个现实:只要美国的对手不能兑现其摊牌决心,那么美方就将不断以实力单方面推进其政策议程和政治利益(1948年3月德占区政策、1953年西德的北约政策、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81年欧洲中程导弹部署谈判等等),直到其对手无法忍受为止。这被前中情局局长比尔凯西称之为刺猬“弹性策略”。具体展现在台海的独台问题上,只要中方不能展现出诉诸战争的真正决心,那么美方就将不断推进其独台议程,制造更多的既成事实,直到中方展现出这种决心为止(譬如不断鼓动各国议员访问台湾,不断邀请台湾地区所谓的高官参加活动,层层升级)。反过来,如果中方真的展现出战争决心,那么美方可以借此攻击中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利用周边国家被强化的恐惧,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反华同盟和军事威慑。值得我国警惕的是,从台海问题的角度看,随着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冲突越来越大,中方将在台海问题上面临着两个非常现实的挑战:①面对美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独台政策,中方目前依然缺乏除军事力量以外的有效手段资源,更重要的是,战争威慑的政策手段与维持现状的利益目标不匹配,反过来会强化国际社会对中方致力于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误解(实际上是美方在改变现状,曲在美方),而且威慑的经济负面影响不可低估;②中方学界可能尚未足够警惕到,一个不久会逐渐显现的具体挑战就是,随着中方不断施加军事压力,美方将在台海越来越清晰明确地展现其军事威慑介阻的政策方向,这会对中方的政策空间构成新的冲击;在1948、1958、1961年的三次柏林危机中,美国特别是鹰派(如杜鲁门和肯尼迪时代的外交官艾奇逊)都对苏联采取了类似的策略,通过隐性既成事实不断改变现状,迫使只有军事杠杆的苏联采取武力威慑,然后再借此攻击苏联的侵略性(实际上苏联只是想维持现状),以此强化反苏同盟进而加大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力度。事实上,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前,美苏冷战对抗烈度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1961柏林危机,美苏两大国为了争夺西柏林进入战争动员状态
从中方角度看,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民族的信仰,美国不断推进的独台政策,以既成事实不断挑战极限,必然迫使中方采取越来越明显的姿态以表明武统的决心,军事威慑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最终展现决心以拒阻美方的独台努力。从美方的角度看,“保卫”(暂用这个词)所谓的台湾,不仅仅关乎她的大陆均势利益,也关乎她的国家信用和同盟体系,特别是远东盟友更是如此(日韩菲)。这一点,极为类似1958年、1961年苏联大军包围下美国对西柏林的心态(苏联认为西柏林严重威胁华约体系的政治安全,大量东德人借此逃亡西德,冲击极大,苏联乃决心以战争压力夺之,后来苏联解体也是从西柏林墙倒塌开始),当然台湾的防卫情势要比西柏林好得多。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围绕着台湾进入类似于柏林危机式的临战风险,将是难以避免的。说起来,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区域性大陆国家,往往不能理解美国作为世界帝国和海洋霸权的利益目标,所以很容易低估未来风险到来时,美方军事介阻的政策决心,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风险。
为何这么多天来,笔者不断提醒国内要注意美方的介入决心?就是因为国内学界对英美的外交决策缺乏理解,无论是其道德动机,还是利益动机,都不了解,这对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来说是相当不利的。然而,在台海地区,紧迫的剧烈对撞风险是真实且日渐逼近的,笔者的忧虑将逐步得到展现,我对此毫不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真正的理解对方政策的动机,这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并不遥远的台海风暴至关重要。
1958年11月,面对第二次西柏林危机,美苏处于战争边缘,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这样谈论西柏林的政策,他说,“柏林从根本上是守不住的……但我们已经以西柏林二百万德国人的名义做出了承诺,我们必须保住那里……尽管形势一团糟”(Memorandum of Conference With President Eisenhower,11 November 1958,in PRUS,1958-1960,Vol VIII,p,173)
艾奇逊,著名外交官,乃是北大西洋公约和两次柏林危机的处置者,他主张以核战争威慑介阻苏联对西柏林的攻势到了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机的主要负责人,时任肯尼迪总统特别顾问的前国务卿艾奇逊,这样阐述美国为何不能放弃西柏林,他说,“苏联发动柏林危机的目的是打击美国的权势和世界地位,即便其相当有限的目标得逞都会对美国及其联盟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不是一个城市的命运,而是我们对盟友承诺的信誉问题,只有用实力赢得这场意志的考验,我们才能向苏联表明,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Report by Dean Acheson,28 June 1961,in FRUS,1961-1963,Vol XIV,pp.139-140)
在1961年3月-4月美苏元首交涉的维也纳会议上,美国总统肯尼迪这样向赫鲁晓夫阐述美国的政策立场,他说,“如果我们坐视西柏林被放弃,那么将没有人再相信美国的承诺,这将关乎美国的国家安全,西柏林身后就是西欧,西欧对美国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离开西柏林,那么美国将失去西欧。”对此,赫鲁晓夫表示,“如果美国不放弃西柏林,那么战争就会爆发,战与和都握在美国的手中,苏联的期限是12月份。”肯尼迪则以“那将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作为回应(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4 June 1961,in FRUS,1961-1963,Vel.XIV,pp.88-89)。到了1961年8月,赫鲁晓夫致信美国大使约翰 麦克洛伊,成,“请转告肯尼迪……如果战争爆发,他会成为最后一个美国总统”,双方开始进入互相核毁灭的军事动员状态(《苏联历史档案》,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