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人文·城市文脉】培养人文素养,走向真实之道
考古走向真实之道
10月20日晚,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刘斌教授作客城院大讲堂,用自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题为《考古走向真实之道》的精彩讲座。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应邀出席,杭州底层逻辑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城市秘密创始人王群力老师及学校部分部门、学院领导出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华淑芳主持。
“考古学的意义是什么?”刘斌教授在讲座开始时发出疑问,引发在场同学们的兴趣与思考。整场讲座都以此为中心展开。在刘斌教授的带领下,在场师生搭乘着“时光机”,对考古学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01
追溯曾经的故事
《圣经》中“上帝造人”、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起源”、地球的年龄、环境的周期……一直以来,人类对过去的认知都在不断前进。“考古学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古代的门,让我们了解地球和人类的过去,理解过去,把握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刘斌教授如是说。“追溯过去”是刘斌教授总结的第一点考古学意义,同时他说到“所谓考古之道,就是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去理解事物,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02
丰富人生的体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个人都越来越清晰我们的时间坐标、空间坐标、文化坐标。然而,刘斌教授提出“考古学是教我们放在一个时间的长河中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中去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能让我们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急躁、不纠结。”
03
震撼的亲身经历
刘斌教授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者,通过一张张现场的照片、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件件古老的出土物以及清晰的时间线索,向师生们介绍了发现良渚古城遗址的亲身经历。在刘斌教授生动的讲述下,在场师生都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不易,激起了在场师生对考古工作者的敬佩。在考古工作者辛勤的探索下,人类对过去又多了一份崭新的认知,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04
良渚文化的变革
在讲述良渚古城遗址发现的经历之后,刘斌教授带现场师生领略了良渚文化的变革过程。他提出“良渚文化是阶段性的”。在观察了当时使用的陶器、石器和玉器之后,我们了解到良渚文化是一个宗教与巫术混杂的时代,打破了我们对过去的狭隘认识。在刘斌教授详细的讲述下,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各地出土的玉琮、三叉形器和玉璜等玉器,仿佛良渚文化就在我们眼前。
05
答疑解惑
在听完刘斌教授的精彩演讲后,同学们在问答环节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向刘教授提出自己内心的疑惑。有同学提到,在拜读刘斌教授的论文之后,他内心萌生了一些关于文化自信的问题,想向刘斌教授请教,刘教授听完后,立刻以通俗的语言,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最后,刘斌教授做了精炼的总结:“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讲,每一个考古学文化只存在于一段时间,一个考古学文化转化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并不等于说这个族群被消灭了,而是文化的表现方式改变了。”
在刘斌教授的谆谆教诲下,在场师生达成共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融入到了一个大的中文化之中了,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同时,刘教授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感悟历史,创造未来!
《考古走向真实之路》讲座在浙大城市学院完美落幕,这场讲座是医学院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医学院也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人文讲座,进一步提高医学院师生人文素养,从医学院自身出发,为加快浙大城市学院建设任务添砖加瓦!
人物介绍:
刘斌,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长期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
曾参加过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等著名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主持发掘了浙江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至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凭借多年的经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一年多的钻探发掘,最终发现了沉埋4千多年的良渚古城。现主持考古中国“长江下游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在中国史前考古和史前玉文化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著述有:《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纵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等。
供稿:医s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