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突破,医学院本科生团队发表中科院一区文章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 2022-10-11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级本科生郑佩杰、周春涛,20级本科生陆柳伊、刘斌撰写的综述“Elesclomol: a copper ionophore targeting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for cancer therapy”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 12.658,中科院一区)上发表。郑佩杰为本文第一作者, 指导教师丁悦敏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浙大城市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该综述是目前医学院本科生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SCI论文,这标志着我院人才培养工作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刊登了丁悦敏教授为通讯作者的学术文章

左起:周春涛、刘斌、郑佩杰、陆柳伊、丁悦敏



铜死亡(Cuproptosis)是今年3月份哈佛-MIT博德研究所学者报道的一种最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一经提出即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郑佩杰团队在与导师商讨之后,迅速跟进,敏锐地发现了Elesclomol这一铜离子转运体,它可将细胞外铜离子转运到细胞中来诱导铜死亡的发生。Elesclomol 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诱导氧化应激的抗癌剂,基于其对Cuproptosis的诱导作用的最新发现,为研究Elesclomol的新型抗癌机制和进一步拓展其临床抗癌应用提供了基础。本论文详细介绍Elesclomol靶向线粒体代谢的机制,高度依赖线粒体代谢的癌细胞对Elesclomol极为敏感,包括癌症干细胞、化疗耐药细胞和低糖酵解细胞。本文还总结了Elesclomol的具体抗癌机制,最后对Elesclomol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郑佩杰在大三时加入医学院浙江省神经损伤修复新靶点及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在丁悦敏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文献查阅、图片处理、论文撰写和实验研究等科研工作。此外,在医学院新近引进省级人才段世伟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该团队另有2篇综述已投稿,1篇综述在修改中,并已启动1篇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工作。本工作得到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实验动物项目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也衷心感谢段世伟研究员对课题组的悉心指导。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SSN:1756-9966)是肿瘤学转化研究领域重要的期刊之一,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具有30年历史的老牌期刊。该期刊收录范围主要包括恶性和转移性肿瘤的进展机制、预测治疗反应或耐药性的分子变化或生物标志物、靶向疗法的转化研究、个性化医学和肿瘤免疫疗法、人类肿瘤的大规模分子特征和对临床研究具有潜在应用性的创新方法等。该期刊近5年综合影响因子为11.663,是中科院一区国际权威期刊。

图文:丁悦敏教授科研团队

审核人:张    翀

今日编辑:徐    颖

责任编辑:方旭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