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德师风大讲堂 | 姚玉峰:这道光,点亮眼与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大城市学院 Author 请关注

开栏的话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近日来,“师德师风大讲堂”系列活动陆续进行,为城院师生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即日起,官微推出“师德师风大讲堂”系列报道。以大讲堂活动为依托,一同近距离感受师德模范在理想信念、教书育人、师德涵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心得,帮助年轻老师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锤炼高尚道德情操。


\ | /

9月2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道德模范姚玉峰走进浙大城市学院师德师风大讲堂,为师生们讲述了从医从教三十多年的漫漫历程。校长罗卫东出席活动并致辞。

罗卫东指出,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师们要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努力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强调,医生治病救人,教师诲人不倦,二者都是为“人”服务的重要工作。医学生从大学阶段起,就要通过基本的医德训练,塑造医者仁心,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

一丝不苟,医术精湛,

这道光照亮患者的眼。

从医三十多年,姚玉峰接诊过逾30万名眼科病人,用精湛的医术和医者的大爱为无数患者带去重见光明的希望。


他曾为回乡务农的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96岁“老阿姨”龚全珍,成功实施“5级核”最重度白内障手术。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老阿姨”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突发多、压力重。但姚玉峰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毅然接受挑战,并创造了奇迹:已经两年不能看书、几乎失明的“老阿姨”,在术后第二天,突然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够看清楚住院腕带上的个人信息了!

接引后学,言传身教,

这道光点亮学生的心。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工作,让工作来服务自己、家庭、团队以及社会。”谈及自己的教育观,姚玉峰认为,知识能够帮助一个人增长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从教多年,姚玉峰一边潜心钻研,一边广播“火种”。他从零开始,建设了一个现代学科,毫无保留地培训与推广角膜病知识和独门技术,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眼光、专业技术过硬的眼科人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眼库。


不忘初心,虚怀若谷,

这道光照亮前行的路。

“人的初心,是童心、善心、积极进取之心。”姚玉峰用“三心”总结自己长达三十多年的从医从教生涯。他表示,选择从医,源于他的童心,更源于他对自身健康和人生前途重要性的切身感受。从自身经历出发,他勉励老师们要重道义、讲奉献,敢于尽责、勇于担当;勉励同学们要保持谦卑、锐意进取,永远拥有不懈追求的恒心。

“听完讲座后,我希望自己能葆有和姚医生一样的赤子之心,用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发光发热,创造自己的价值。”护理学2201的曹含卿感慨道。

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推进“师德先进团队”的培育和创建,报告会现场还进行了医学院师德师风导师、2022级学生成长导师聘任仪式和师德师风工作坊成立仪式。罗卫东为工作坊揭牌,并为导师颁发聘书。


人物介绍

姚玉峰

姚玉峰,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省重点创新学科角膜病学科带头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省角膜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中共浙江大学党委委员等职。


姚玉峰同志先后荣获2020“全国先进工作者”、建国70周年“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白求恩奖章”、全国首届“最美医生”、 浙江省“最美教师”、浙江省“杰出教师”等10多项荣誉称号。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代表,登上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彩车,参加了国庆游行。


医者仁心仁术,师者言传身教

姚玉峰在医学和教育领域躬耕三十载

成为了一束明亮的光

照亮了无数人的眼与心

这是一堂闪烁着光芒的医德师德大课

激励城院教师勇肩重任、同心同德

努力构建美好城院

\ | /



文章转自浙大城市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