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要素精准传导,三维立体智能管控,助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日前,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布的2020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评选结果中,东南大学、上海数慧、威海市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有限公司和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作完成的『智能化规划传导管控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平台』项目在28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本项目面向当下国土空间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等问题,在智能规划设计技术研发、规划要素传导与数字化转译关键路径、三维空间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实践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肯定。以本项目为依托,创新沉淀出一套聚焦规划实施环节、衔接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二三维一体数字化解决方案,以规划要素精准传导、三维立体智能管控为核心特色,满足地方规划实施管控的实际业务需求,助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创新实践 一
汇集数据湖,实现时空多维度的全域全要素数字化
汇集并关联全域多源异构大数据,为每个空间要素制作数字档案,形成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将物理空间向三维数字化空间无损转变,实现城市全面透彻的动态感知、信息互联和智能融合。通过DEM数据、实景三维数据、雷达点云数据对整个城市进行全方位的建模,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全城实景模型,满足基本的三维可视化及基础的空间测量需求。接入建筑模型数据,如BIM数据,实现对建筑要素的各类构建及属性信息的获取。在此空间底盘基础上,接入人群动态数据(LBS数据)、交通探头数据、业态设施数据、能耗数据、物理环境数据等人群流动、社会经济运行大数据,为智能化分析、形态优化、诊断监测提供底板基础。
创新实践 二
构建多层级规划要素谱系,明确规划要素、规则、模式的传导机制
要素精准传导的实施管控,需要以分级分类型数字化规划模式为基石,各级各类规划和设计的成果不能再仅仅是一本文本、图集或一个数据库,应该是以一组以数字化服务规划管理为目标,以平台为载体的数字化规划成果,实现过程与交付的可落实、可分解、可监管、可优化,支撑规划传导管控、反馈优化。构建基于规划管控意图的宏观-中观-微观的谱系传导技术与传导模型,将规划设计要素分解为标准化、类型化、层级化的三维空间管控基本要素谱系,打通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与设计等不同规划之间的意图传导。
创新实践 三
转译智能规则赋能三维数字空间,享受规划数字化治理模式的红利
基于规划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构建了一整套管控规则数字化转译技术,将规划设计的要素谱系转译为三维空间管控规则,并基于自主研发的空间规则引擎,解析规划要素的管控对象、约束条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计算的智能化规则,并进一步转译为数字代码落实到系统平台,实现了从规划设计意图到智能化管控规则的精准转译,为进一步数字化实施管控应用提供权威依据。
创新实践 四
建构了面向规划传导管控创新模式应用的三维空间智能管控平台,形成规划设计管理全过程智能化支撑链
基于规则实体融合、二三维融合的数字空间,综合运用二三维一体化、分布式空间计算、空间规则引擎、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新技术,构建三维空间智能管控平台。以涵盖规划设计体系和管理过程、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形成国土空间全域三维信息化底板。以覆盖规划实施管控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规则模型库为支撑,实现了规划管理要素全覆盖、指标可落实、规则可计算、分层分级可管理,赋能三维数字空间“可视化、可分析、可计算”,让立体空间的二三维融合、量化管控成为可能。打造规划传导实施全环节的管控应用,形成全过程数字化支撑链,提供包含空间体系智能管理、离线数据自动提取、上位规划条件数字化核提、方案精细审查、多方案比选等面向规划实施全环节的智能化应用,保障规划传导和建设衔接,落实三维空间形态管控要求,为精准传导、有序实施、智能管控、精准监测、动态反馈、共同参与的规划传导管控新模式提供智能技术支撑,助力国土空间管理服务能力和空间治理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目前,相关成果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应用实施,借助数字规划设计、谱系与规则的数字化转译、智能化管理等建设工作,对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数字化重塑,为城市三维空间的智能精细化管控新模式提供了广泛的示范借鉴。实现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转译-数字化管控”新模式。
后续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分别从规划实施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数字化转型、和三维空间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实践等方面,更加详细地介绍长期以来的探索与沉淀。
✧ | 《新思路、新模式下的规划实施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 |
✧ | 《从数字设计到数字管控: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式的技术转型》 |
✧ | 《面向规划传导管控创新模式应用的三维空间管控智能平台》 |
敬请关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