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说当阳】坚持在敌后携手斗日顽

点击上方“当阳电视台”可以订阅哦!


话说

当阳


揭秘当阳往事 讲好当阳故事

《话说当阳》第四十四期

坚持在敌后携手斗日顽

撰稿:王先进 佟华春 贺大霖

内容提要:在艰难困苦的抗战岁月,当阳党组织坚持敌后斗争。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为主力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生力量;灵活统战,巩固政权,不断发展和壮大抗日民主根据地;支援友军,团结抗日,打击日伪顽屡建奇功。

本期《话说当阳》节目,将为您揭秘一段当阳敌后抗战的精彩传奇。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当阳党组织领导的敌后抗战,在湖北抗战和襄西抗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当阳沦陷时,防守当阳的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撤离当阳。国民党当阳县政府也成了“流亡”政府,先是撤到远当边界的三民乡周家园,随后迁到远安县黄陂寺、刘家湾,最后搬到了本县紧靠国军驻防的横店。

国军弃守,政府撤离,当阳大地一片凄风苦雨。严峻时刻,当阳党组织毅然决然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武装,凝聚抗日力量,配合新四军主力和国民党友军打击敌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残酷斗争 当阳抗日武装生生不息

当阳抗日武装的筹建,早在1938年湖北省委就未雨绸缪开始着手了。当时,省委看到了当阳沦陷的可能,决定“创建荆当远据点,以便建立省委机关,领导鄂西、北、中各区工作”。

刘宝田、刘真被相继派到当阳,“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准备沦陷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这样,在刘真、刘宝田领导下,中共当阳县特别区委迅速建立,不久,改为当阳县委。

1939年上半年,当阳县委根据日益紧迫的抗日形势,作出四项决定:第一,对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中担任职务的党员,要加强领导,积极争取国民党左派力量参加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第二,派一部分社会上有声望的党员进入国民党地方政府掌握地方武装;第三,通过合法名义,训练一批“壮丁”;第四,利用各种关系秘密筹集枪支弹药。

根据县委决定,刘宝田打入国民党当阳县抗日游击大队第四大队,担任了副大队长,文省三、童勋伯、刘华廷、刘震东、胡芝田等数十名党员,也以合法身份进入乡保组织,掌握了一些地方政权和武装。同时,在县委领导下,淯溪洪庙地区成立了抗日国术队。这些前期准备,为日后敌后武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0年6月初,日军入侵当阳,当阳党组织和所掌握的武装互相失去了联系。6月下旬,各支武装突破日军封锁,拒绝国民党收编利诱,相继转移到香炉山地区进行整编,成立了党在当阳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当阳县抗日游击大队。同年9月,这支队伍被编入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襄西独立团。

1940年10月,襄西地委决定,开辟以香炉山为中心的当阳抗日民主根据地。重建后的当阳县委,在刘宝田带领下,充分发动群众,吸纳优秀儿女,整编地方武装,迅速重建了新四军荆当抗日游击大队。1941年4月,新四军第5师15旅在荆当边界建军,荆当大队一中队加入主力,被编入到15旅43团。6月,荆当大队二中队又被整编到第45团。

抗战时期,当阳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生生不息。荆当大队曾三次组建,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武装骨干,但成长起来后,又听从党的召唤,连人带枪交给主力部队,驰骋到更广阔的抗日战场。

灵活统战 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

当阳党组织扎根敌后,不断向主力部队输送有生力量,努力巩固和扩展以香炉山为中心的当阳抗日民主根据地。不仅成立了当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乡镇政权和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少年抗日先锋队、农民自卫队等群众组织也得到了建立和加强。面对“铁壁合围”“梳篦清剿”等严酷的斗争形势,当阳党组织还展开了一系列灵活细致的统战工作。

为了主动团结友军,1940年11月,当阳县委派张元晖等人到横店子,同远当自卫总队总队长冯国屏谈判,达成“携手抗日,互不采取军事行动”的协议。为搞好与国民党第33集团军的关系,当阳县委多次派人与他们联络,179师几次支援新四军五师的枪支、弹药和物资,都是当阳县委派船只从观音寺秘密运出来的。当阳县委还应第33集团军要求,在大后方通往敌后的重要通道脚东港、清平河等地建立友军联络站,接待过往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为其提供情报,征集民夫、担架等。由于与第33集团军关系良好,其所属部队在皖南事变和国民党历次反共清剿中,不仅事先秘密与我军打招呼、避免摩擦,而且还时常让当阳坚委用抓获的日军俘虏与之交换弹药,以解决根据地弹药不足。原五师师长李先念在《新四军五师抗日战争史稿》序言中,对这个时期襄西和当阳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以及第33集团军高级将领何基沣、张克侠对我党我军的支持,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阳党组织在加强对友军统战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争取伪职人员和把伪政权改造成为我服务的“两面政府”。 伪县长傅作楫、伪警察局长刘晴岚都是脚东人,当阳县委、当阳坚委利用他们对家乡、家族的感情和田产都在抗日根据地的顾忌,同他们建立联系,要求他们为根据地提供情报,营救根据地被捕人员,后来又通过他们与伪军头目刘筱约、廖友三建立联系,为争取刘筱约所部反正奠定了基础。

日军占领当阳期间,历行“以华制华”,大肆网络汉奸,建立伪政权和维持会,以巩固占领区。当阳党组织将计就计,选派了一批党员干部渗透进去,担任了日伪乡保甲长或维持会长,使这些组织被我党所掌握,明面上是日伪政权,暗地里却是我党我军的联络点、情报站。日伪一有风吹草动,根据地便了如指掌。

同仇敌忾 给国民党友军有力支持

当阳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保卫根据地和配合新四军主力打击日伪顽中如虎添翼,对国军在当阳境内的对敌作战,也极力给予相应支援和有力帮助。

1942年1月,179师537团2营在当阳洪庙以南地区被日军包围,全营伤亡惨重,连排长伤亡过半。危急时刻,新四军留守襄西的45团一部和荆当大队闻讯驰援,向日军两侧发起猛烈攻击。日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537团2营趁机反击,突出了包围。

1942年夏,为牵制日军,策应第三次长沙战役,第33集团军曾向当阳县城、当阳飞机场、双莲寺、淯溪河、双忠祠等地日军发起攻击。一次,37师在烟墩集至洪家山一线与日军激战后撤走了,但有一个排被日军隔断在洪家山。当阳坚委书记洪范立即带着根据地真理乡、西靖乡负责人和乡联队救援。他让乡联队员们拿上国军的武器去引开日军,让国军兄弟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隐蔽起来。鬼子被引开后,洪范又安排人员把国军兄弟安全地送过了封锁线。几天后,鬼子也撤离了,当阳坚委又派人把这个排30多名官兵的枪支、服装全部送还37师。

1944年8月中旬,日军232联队对当阳香炉山、脚东港进行大规模“扫荡”。日军抢占了香炉山主峰,第33集团军一个团被压制在山南一个土冈上,退路又被淯溪据点开来的鬼子切断,形势十分危急。当阳县委闻讯,一面组织地方武装配合襄西独立33团夹击日军,一面组织民夫担架抢救第33集团军伤员。这次战斗,不仅救出了友军,还击毙日军驻淯溪部队司令官,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迫使日军慌忙退出了香炉山。

1945年5月下旬,第33集团军179师537团包围了在官垱得胜山宿营的数百鬼子,激战正酣,从江陵方向又开过来一批鬼子,对537团进行了反包围。危急时刻,驻扎在香炉山的我襄西33团童勋伯营得报,立即驰援。537团突围后,童勋伯又和当阳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担架,将30多名国军伤员抬到根据地养伤。半个月后,又将这些官兵送到了537团的驻地。

不畏艰险坚持敌后,同仇敌忾打击日顽。在当阳沦陷的5年多时间里,当阳县委、当阳坚委及其抗日武装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不屈不挠,为夺取全国抗日战场的最后胜利,贡献了“当阳力量”!





其他人还在看

@当阳人 | 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一定会被严惩!

【诗颂当阳】小小河边事

【育林学校推出】小小国学家

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话说当阳》栏目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