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说当阳】鹰落湖不落的奋斗精神

点击上方“当阳融媒体中心”关注我们


话说

当阳


揭秘当阳往事 讲好当阳故事

《话说当阳》第四十九期

鹰落湖不落的奋斗精神

撰稿:彭远光 王先进 王武庆

内容提要:解放前,一场特大洪灾,把一片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湖柴丛生的荒湖,家家欠债,户户讨米。解放后,翻身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合作化的力量,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荒湖滩,重建良田畈”,在湖北省树起了一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根治贫穷”的旗帜。

本期《话说当阳》节目为您讲述的就是:鹰落湖不落的奋斗精神。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在汉宜公路河溶大桥下方,有一个地名叫“鹰落湖”。鹰落湖早先其实不是湖,是个1500亩左右的良田畈,1935年,沮漳河发大水淹了这里,才把它变成了长满湖柴的荒湖滩。解放前,湖区里家家欠债,户户讨米,过着“鹰落湖边地势低,年年淹水没粮吃”的悲惨生活。解放后,“改造荒湖滩,重建良田畈”,成了湖区人的美好愿景。

改造自然 民联社进军荒湖滩

“改造荒湖滩,重建良田畈”,在解放前,是单家独户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解放后,这里兴起了互助组,一户户农民在联合起来开展生产协作的同时,也开始了向荒湖进军。

1953年,由17户组成的田友年互助组首开先河,一年开了3亩荒田。1953年冬和1954年,又有4个互助组加入进来,总共开荒50多亩。1956年,湖区成立了联盟、红旗两个合作社,当年开荒140多亩,收稻谷5.5万多公斤。

从互助组到初级社,虽然年年在开荒,但都是小打小闹。要彻底改变鹰落湖的自然面貌,就必须开两条长渠,把害水排出去,或者筑一道长堤,把害水锁起来。这样一个较大的工程,对任何一个互助组或者初级社来说,都是没有能力办到的。

1956年秋,联盟、红旗两社合并成立民联社,全社一下子达到了288户。老社员周世春一看,人多力量大,就向社里提出了改造荒湖的建议,他说:“这里过去是一片良田,长过很好的庄稼;现在只要能开出来,我保证收得到粮食,吃得到大米。”多数社员同意他的主张,但有少数人不同意,理由是:湖这么大,投工多、投资多,不易开垦。加上当时正闹灾荒,有一部分人竭力主张把劳动力安排出去做生意、搞副业,解决眼前的问题。

面对意见分歧,社主任许士新组织管委会9个委员反复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定:在湖的上头兴修一座340亩的水库,开一条两里多长的排水沟,开垦荒田500亩,旱改水田400亩。并响亮提出了“变荒湖为良田、变旱田为水田、变缺粮社为余粮社”的奋斗口号。

排除万难 众社员共建良田畈

1956年农历腊月十七,民联社改造鹰落湖的工程正式开工。可是,天不凑巧,头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在地面上铺了七寸多深,社员们围坐在各家的“火炉”旁,迟迟不愿上工。

主任许士新、社委刘正选分头沿门挨户地催促社员们,整整喊了一早晨,就是没有人动身。为难之时,区领导冯运汉来了,启发他们抓典型带动。许士新和刘正选当即确定以六队为重点,串联上工。果然,一经发动,就有罗孝元、陈正培、刘继柱等10多个人跟着上工了。其他队在六队的影响下,也都行动起来。这天上工的人,达到了140多个。

工地上的冰雪,像石头那样坚硬,锄头碰到上面,发出铿锵的响声。北风像尖刀一样刺着面孔,人们的手脚麻木了。一些社员又叫起苦来,提出等到天晴再搞。然而,许士新、刘正选带领7个党员和一些积极分子,还是坚持着干。他们的脚冻裂了口,血流到地上染红了脚下的积雪。社员周世春拄着拐杖给社员们鼓劲,向人们讲述他小时候亲眼看到这里收谷的景象,鼓励大家:“现在吃点苦,明年就能收得到粮食。”听了这些话,人们仿佛看到了来年丰收的场景,心情激动起来,忘记了寒冷,铁揪也舞得更快、更有力了。

五六天以后,又碰到新的困难。有80%左右的户闹着灾荒,没有米吃,春节也快到了,大家都在为度饥荒、办“年货”发愁,出工的人一天比一天少。面对困难,许士新和刘正选一商量,以修好水库合伙养鱼为由,找附近的国营养鱼场借资500元,加上社里的300元,解决了社员们度荒过年的燃眉之急。接着,他们又发动党、团员积极带头,这样,人们又积极上工了,并且一直坚持到农历腊月廿七,水库和长渠基本完工以后,才回家过年。

春节一过,开垦荒地的工作又展开了,但这时又遇到了开荒工具不足的问题。一条犁铧只能耕一亩田,社里一个好犁铧也没有。为此,他们找乡信用社贷款200元,买了400条犁铧,又依靠社员筹集木料70件,几天工夫就把犁全部装好了。困难解决后,人们的信心更足了,经过艰苦劳动,483亩荒地被开垦成了良田,292亩旱田改成了水田。

战天斗地 群策群力夺取丰收

开垦荒湖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要争取丰收,却还有许多新的困难要克服。

眼看要春播了,开垦过来的垡子足有斗那么大,用锄头打不碎,他们就用铁锹一层一层地切。可一个人一天最多能切3分地,如此下去,肯定会耽误插秧季节。怎么办呢?老农罗维师出了个主意:将耙装上8条犁铧,用“犁铧耙”来碎垡子。刘正选一试验,果然成功了,一张耙一天能整平4亩地,全社共做了4张,不久就把垡子全部打碎了,田整平了。

快要下种的时候,又碰到了两个困难。一是缺700亩田的种子,二是新开的荒田里土不融,不好下秧。前一个困难,向信用社贷款500元解决了,后一个困难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许士新、刘正选就和五队队长刘维新,发动社员用木棒把垡子一块一块地敲碎,把杂草和芦苇根捡光,这样才把泥土整融了。全社推广了这个办法,十几天工夫,整细了40多亩田,按时下了秧。

临到插秧的时候,又在插秧技术上发生了严重困难。乡总支第二书记赵昌炳来了,亲自带领一队社员插了1亩试验田,然后组织全社队长以上干部和技术员来参观学习,又把全社27个“会手”组织起来,以他们为师,边栽边教。就这样,学会插秧的人很快增加到了280多个,全社1008亩水田,在半个月时间内就全部插完了,并且还实行了密植。

时间一晃就到了7月,谷子正在含苞吐穗,却发生了严重旱灾,水库的水也放到了死水位。灾情面前,社里组织108个青壮年,用10部水车,“日不停兵,夜不停将”轮班车水。就这样,和旱灾斗争了1个多月,确保了水稻没有受到大的灾害损失。

誉满湖北 鹰落湖精神永不落

1957年,鹰落湖区的民联社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1008亩水田,共收稻谷20.2万公斤,比1956年两个小社的稻谷总产量增加了3倍。荒湖上修建了水库,免除了水患,也使1000多亩旱田的粮食作物比1956年空前增产。全社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51万公斤,比1956年增加了2.6倍。每户社员的纯收入达到310元,比1956年增加38.8%。民联社在1956年还是个缺粮社,国家供应大米18万公斤,1957年一跃而为余粮社,卖给国家5.5万公斤,社员的口粮,每人平均达到了250多公斤。

收了谷子,解决了饲料问题,生猪也发展到570多头,比1956年增加将近1倍。耕牛吃的草料也解决了,水库里还养了4万尾鲜鱼。社员们把这些变化概括为五有:人有米吃、有鱼吃;猪有糠吃;牛有草吃;社有余粮支援国家建设。

鹰落湖的群众用合作化的力量,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面貌的事迹,引起了各级组织的重视。1957年10月,当阳县委第一书记赵竹铭指示县委办公室到民联社总结经验,写出了题为《鹰落湖的变迁》的典型材料。之后,河溶区指导组组长冯运汉、当阳县委第二书记袁均礼以此为题,分别在中国共产党当阳县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宜昌专区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湖北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同时,《鹰落湖的变迁》也引起了省委办公厅和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1958年6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鹰落湖的变迁》一书,面向全省公开发行。

其他人还在看

快看!玉泉合意村“碾子湾”这场活动好精彩哟!

你还在排队缴纳交通罚单等非税收入?那你OUT啦!

湖北车主速看!7月1日起,这项通行费要变!

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话说当阳》栏目组

编辑  姜毅蕊  审核 陈世营 终审 胡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