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什么时候出国最合适?听听Cal Poly的教授怎么说 | 棕榈访谈

2017-09-04 Lexi 棕榈大道美高申请

棕榈说


在低龄化留学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更早出国接受优质的教育。然而一想到要把十几岁的孩子送出国独自一人生活,家长就感到十分纠结、一肚子疑惑:孩子什么时候出国最合适?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适应美国的学习生活,需要提前为孩子做哪些准备?隔着太平洋,要如何与孩子保持亲密?孩子毕业后不肯回国怎么办?别急,棕榈大道为大家采访到了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高粱教授。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我人生的前30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当我们邀请高教授谈谈自己的经历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人生的前30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高教授告诉我们,她的父母在清华大学教了一辈子的书。她在清华医院出生,56天就上了清华的幼儿园,最终也顺利地考入了清华大学,在那里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她来到了美国,在UIUC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她的导师毕业是否要找学校做助教授时,她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选择了去公司工作。当我们问到其中的原因时,她只是淡淡地说:“因为不想一辈子都待在大学的环境里,我想要出去看看世界,看看工业界是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何最终又会选择来到Cal Poly教书呢?对于这个问题,高教授回答了四个字:“为了孩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要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公司繁忙的工作导致高教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于是她决定辞去公司的工作,重回校园教书。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长大,她放弃了在研究型大学工作的机会,来到了Cal Poly这所教学型大学。

 

她说:“每一个路口都要做个选择,选完了不后悔就行了。” 洒脱但有着十二分的理智,无畏却对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细腻温柔——这就是高教授。

 

Photo by Aman Bhargava


送孩子出国这件事没什么可纠结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低龄化留学的趋势在国内越来越明显,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出去读美高,但同时却没条件陪读,一想到孩子要孤身一人在国外生活,许多家长们就非常纠结。

 

对此,高教授是这样回应的:“你一定会有舍掉的东西,但你也一定会有得到一些东西。很多人看到舍掉的东西就特别难受,心里不平衡,因为不是立刻就能得到回报。

 

送孩子出国留学也是一样的,留学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不是即刻就能体现的,但这些好处是确实存在的,且是在国内念书所得不到的。

 

每一件事都有或大或小的弊端,弊端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不能被弊端所束缚,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遇事不决时,如果好处足够大,就要提醒自己看清好处,放大好处。不仅是在送孩子出国这件事情上,别的事情也是如此。

 

但是,高教授也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在那么早就出国:“我认为孩子一定要学会为别人着想。做不到这一点的孩子,或者说总在心里算计得失的孩子,在国外是会吃亏的。因为十几岁的孩子,是永远算计不过大人的。只有善待他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善待,这样孩子才能过得更好一些。”


Photo by Dhruva Reddy 


孩子出国前,家长能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出国后会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希望能为孩子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当我们说到这个问题时,高教授跟我们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


我刚来到美国的时候,也感到非常不适应。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十几岁的孩子了。孩子感到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必过分担忧。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沉淀的时间,相信孩子能找到自己的方式去跟周围的人事物磨合。

 

另外,我也建议家长提前放手,在孩子出国前就让孩子学会自理,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比如我们家孩子早上7点上课,下午3点下课,回家吃点东西就去体操训练,训练完回到家已经晚上8点了,吃完饭有时候要到9点。她一般吃完饭之后都会跟同学聊聊天放松一下,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写完作业时间也不早了。


但我从来没有要求她早点写作业,因为晚一点写作业、晚一点睡觉没有影响她的学业和身体健康,那么我为什么要去干涉她呢?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强加给孩子,有些事如果大方向是对的,结果是好的,过程就交由孩子自己去掌控吧。

 

高教授还提出,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老实做人,切勿投机取巧。在国内养成的一些抄作业等不良习惯一定要摒除,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国外是万万不被允许的

 

同时,高教授特别指出,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美高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孩子如果没有提前培养阅读习惯,在高中三年没有累积一定的阅读量,那么英语水平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果出国读书连英语都没学好,那就真的非常失败了。”


Photo by rawpixel.com


距离与时差横亘之间,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与孩子相处是一门学问。孩子出国后,除了学业,家长也要多跟孩子做情感上的交流。

 

关于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高教授认为:“家长不该天天去骚扰孩子,也不能不闻不问,要学会把握这其中的尺度。要把握好这其中的尺度,家长首先要做到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说实话,与自己不亲近,却没想过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试问,如果你跟朋友分享了一件你认为特别有趣的事,而你的朋友却立刻泼了你一盆冷水,说你这么做不对,那么下次你还会想跟这个朋友分享自己的事情吗?

 

不要让孩子觉得与你的交流是在“完成任务”、“汇报工作”。除非孩子主动求助,否则不要轻易提出意见或建议。


要知道,孩子独自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已经承受了许多的压力,不要让孩子的肩上再多一份来自于自己父母的压力。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做一个与孩子平等的倾听者,而非语重心长的长者。

 

我建议家长要充实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更有意思,多跟孩子讲讲自己身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孩子感到与你之间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吐露心声。”


Photo by Jon Flobrant


孩子毕业后不愿回国,家长怎么办?


在美国待得久了,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变得美国化了,许多孩子甚至对回国感到十分抗拒。然而许多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回国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问题上,高教授的答案非常简洁明了:“孩子不想回国,家长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接受。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逼迫孩子回国,家长也许会自食其果。孩子是后浪,我们是前浪,不都说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吗?后浪是不会来迁就我们前浪的。


虽然有些残酷,但我们作为家长还是要认清这一点。家长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给孩子一份「不理解但支持」的爱,孩子才会存有一份感恩之心。”



看完高教授的分享,

你是否觉得豁然开朗?

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

你还有哪些未解的困惑?

留言告诉小编,

你的疑问就有可能成为下一期主题,

得到专家的解答!

如果这篇访谈对您有所帮助,

不要吝啬您的转发哦~


END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