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专业怎么选?学哪个好,哪个好学?
热爱语言学习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啊,在选专业的最后关头,来看看语言专业吧!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专业博士带你理清思路,选一个称心如意的语言专业!
我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可以说是与生俱来,莫得选择。第一外语又是国家或者学校规定,选择空间依然不大。现在终于来到自由王国,随意选择,于是问题来了,外语那么多,学哪个好?哪个好学?我们一个一个看。
学哪个好?
问题很简单,但回答起来不大容易。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好」。中国经历过几波外语学习热潮,比较突出的是建国初期的俄语热,入世和奥运会带来的英语热,以及近十几年的小语种热(现在更好的说法叫非通用语种)。
这些语种都是怎么热起来的呢?稍微一想就会发现,这跟语言本身关系不大。
俄语热是当时国际关系决定的。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非同一般,学校的外语课都是俄语,但好景不长,老大哥跟我们裂穴了,俄语不吃香了。
英语热来得更猛更持久,从大环境来看,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来到中国,咱总要跟世界交流吧,大家这会儿都说啥呢?Let’s talk in English!在全球化的催化下,英语已经成为一种超级语言,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没有之一。信息时代更让英语如虎添翼,互联网的世界就是英语的世界,哪个程序员哥哥是用中文写代码的呢?
英语要统治世界了?不,世界上还有很多使用人口多、覆盖范围的广的区域通行语言,比如汉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等。如果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不会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不行呢?总不能跟这些人老死不相往来吧?况且当前我国和这些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一点也不比英语国家少,但大众都一窝蜂学英语了,这些语种的人才极其短缺。所以近些年小语种的就业状况非常好,收入也很可观。
可以看出来,一个语言「好」还是「不好」,决定因素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与语言相关的其他因素,譬如国际环境、国家政策、语种人才稀缺程度等等。你说我不想考虑国家大事,那应该看什么?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学习技能还是学习语言,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收入。所以这个模型可以简化成「能多挣钱的语言就是好语言」。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你可以随便在网上搜一下不同语种翻译的费用。同样的翻译内容,英语是现在费用最低的,而其他语种的翻译费用要高出很多。
需要声明的是,我们这里只讨论从专业选择的角度看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将语言与经济收入挂钩这是个简单粗暴的方案,好处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进行快速判断。但语言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经济价值上,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的人类文明,也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脱离了选专业这个背景,不能以就业情况、经济收入来判断一个语言的价值或者「好坏」。
哪个好学?
这个问题才涉及到了语言本身。历史语言学家将世界上的语言按照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绘制出了语言谱系,从大到小分成语系-语族-语支,可以理解成语言的「家谱」,能够看出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汉语就是汉藏语系-汉语族,英语就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从这里看,汉语和英语打根儿上就不一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不那么好学。
相反如果在亲属关系上近,学起来就会相对容易,德语和荷兰语跟英语一样,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关系就像兄弟仨,听德国朋友说,他们学荷兰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因为实在太像了。
中国人学什么语言好学?个人认为其实是日语或者韩语。这两个语言很特殊,在语言谱系上不属于任何一个语系,只能孤零零地单算。但由于日本和韩国在历史上跟中国的关系,汉语对这两个国家的语言影响非常大,文化习俗也非常相似,一个语言如果和自己掌握的语言类似,学的速度就会更快。我目前日语刚刚入门,老师开玩笑说中国人考日语可以直接考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的N2级,日语考试并不是只面向中国人的,所以低等级的考试里假名更多,高等级考试里汉字多,对于中国人来讲等于开了个小挂~
但肯定有小伙伴说我英语还不错啊,但学德语要累死了,一个单词有火车那么长,这就涉及语言本身的复杂程度。我们应该经常听说汉语难学,但其实仔细想想,汉语真的难学吗?汉语的音节很少,声母韵母拼合,即使加上声调,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汉语同音字特别多,而且也没有大舌颤音、小舌颤音这种复杂的发音方式,不过j、q、x的发音是汉语独有的。汉语的语法也很简单,没有时态、单复数、阴阳性、主宾格等等这些变化,我今天爱你是「我爱你」,我正在爱你还是「我爱你」,就连「你爱我」,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也没有发生形态上的变化;换作英语就是I love you,I’mloving you,You love me,人称形式、动词形态都在发生变化。汉语真正难学的是汉字,汉字跟拉丁字母差别太大太大,很多汉字又是象形字,所以外国人会觉得有些汉字就是一幅小画,把汉字当成一种装饰,也就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汉字纹身……
所以一个语言好不好学既取决于这个语言跟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的亲疏关系,也取决于语言本身的复杂程度,是个比较综合的指标。
我也不止一次听有小伙伴抱怨觉得法语好难听哦/德语好难听哦/俄语好难听哦,既然是自己选择,个人的兴趣和喜好当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容易被忽略,就是学习资料和学校环境的易接触性。相对来说,通用语种的学习资源肯定更多,而且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推广,比如德语的歌德学院,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学院(有趣吧,跟孔子学院一样选择了代表性人物命名),法语的法语联盟(叫大仲马学院怎么样啊哈哈哈),学习机会多,练习机会也多。语言水平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多说多练就学得快记得牢,稍微放放就会退化。我在荷兰学了一段时间荷兰语,回国以后还想继续,结果找个荷兰语的培训班都费劲,只能自己网上找找资源了。
总结
来总结一下选择学哪个语言的影响因素:
大环境:
国际关系,国家政策,人才稀缺程度
了解这些其实并不难,多看新闻,大概了解一下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就行。别觉得这些不接地气、离自己远,这些条件一旦发动,对其他的都是降维打击。说得冠冕堂皇一点,个人的进步需要跟国家需求挂钩。一带一路这么火热,学学阿拉伯语和法语,说不定就一夜暴富了。
小环境:
语言的亲疏关系,语言本身的复杂程度
个人兴趣,学习资料的丰富程度
前两个需要稍微具有一点语言学的知识,没有也没关系,可以多关注几个语言学的公众号,这里的老师同学非常乐意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后两个因素对于非学历教育、非工作必须的自学影响更大一些,当然对于选专业也有影响,选一个自己兴趣大一点的语种学起来总不会那么痛苦~
语言是一个钥匙,可以打开这种语言背后的宝藏之门,对世界的理解、对多元化的接纳,都可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实现。选一把钥匙,一起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吧!
本期责编:李欧丽
往期回顾
语标 YU BIAO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语标 你的语言风向标
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上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