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入战时状态”的表述不应滥用

语标 2023-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止弋敬言 Author 庶 民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

 


    近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旦发现新的病例,当地党委政府都会立即作出反应,针对突发疫情宣布事发地“进入战时状态”。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进入战时状态”的表述是语言应用中的战争隐喻现象,是军事术语的泛化使用现象

    “战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同义用语。在一定语境中,适当应用战争隐喻的语言手段,确实有助于营造应急氛围,表述应急要求。但是,军事术语毕竟是用于指称军事概念的规范用语,尤其是与战争相关的重要军事术语,通常含有特定的法律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2011年版)中关于“战争状态”的解释是:“一国或一方与另一国或另一方之间通过宣战或实际进入武装对抗所形成的法律状态。在战争状态下,交战国或交战方对内可以依法采取战时动员和管制措施,对外可以断绝与敌国或敌方的外交及其他正常关系。

     “战争(时)状态”是一种法律状态,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来宣布进入这种状态。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十九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该法第十三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也就意味着战时体制的启动。所谓“战时体制”,是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都要实行特殊的组织体系以及与平时体制相对应的特殊制度。滥用“进入战时状态”,不但与宪法和《国防法》的规定相悖,而且容易混淆真正转入战时和语言应用上隐喻战争的区别,无益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落实战备工作。如果“进入战时状态”喊多了,人们淡化了“战”的意识,一旦“狼来了”,就可能在战争真正降临时丧失了“战时”应有的高度警觉。

    
    其实,如何表述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早有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第四十九条规定还规定了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10项应急处置措施。2003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公布,2011年1月8日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也对应急防控机制作了一系列明确规定。

    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防法》。我们注意到,当天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视频调度会没有再使用“进入战时状态”一语,而是针对该市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的严峻形势,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入应急状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严密的措施,全力以赴、从严从快抓好疫情处置,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以上进入应急状态”的表述有所进步,避免了滥用“进入战时状态”这种不规范、不严肃、不合法的表述。但是,根据宪法规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事权,如果能认真读读宪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来作部署、提要求,就不会出现这种“慌不择词”的现象了。虽然根据法律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但又有多少领导干部熟悉这些规定和相关程序呢?

   
    军事术语的隐喻应用和泛化使用是比较普遍的语言表达手段。但是,任何一种语言手段的应用都有特定的语境因素制约。过犹不及,一味滥用军事术语,有可能在刻意通过各种战斗口号营造隐喻战争浓厚气氛的同时,无意间淡化了面对真正“战时状态”时应有的国防观念和备战意识,同时也淡忘了法律规定的应对突发事件预警期中需要落实的工作。其实,“一打口号不如一个实际行动”,针对疫情蔓延的特点规律,真正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规和预案的要求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隐喻很奇妙,滥用未必好;口号需要喊,落实更重要。

本期责编:李欧丽


往期回顾



韩国又开始争论,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

2020-12-28

北京人骂人,都是北京菜教的

2020-12-27

你天天用的汉语拼音是怎样诞生的?

2020-12-26

“圣诞节”为何写成 Xmas?原来 X 是这个意思!

2020-12-2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