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合国国际中文日,你可以知道这些……
本文来源于中新网、公众号“语言政策研究”。
今天是2023年4月20日,是谷雨节,也是第14个联合国国际中文日。
国际中文日|最新资讯
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总站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举办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
据介绍,这是第二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庆祝联合国中文日,今年的庆祝活动包括“中文: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论坛和招待会。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主持论坛。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陈杰在论坛视频致辞中表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中文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媒介,对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中文:增进文明对话”,这既彰显了中文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秉持的保护语言多样性、文明多样性理念不谋而合。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现全球传播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旨在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六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每年的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
设立中文日时,联合国新闻部选择了当年的4月20日——农历谷雨,以纪念仓颉。据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也是中华文字始祖。相传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下了一场谷子雨,解救了正遭受灾荒之苦的天下万民。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每年的中文日前后,联合国、孔子学院等组织机构都会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涵盖画展、中文学习论坛、专题讲座、时尚与传统戏曲展等。此外,联合国在日内瓦、曼谷、内罗毕、维也纳的办事处,以及其他一些联合国机构也会举办展览、讲座、趣味知识测验等活动,以彰显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建国后,我国的国际中文教育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立起步(20世纪50年代初)
· 1951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语文进修班——标志着对外汉语规模化起步;
· 北京大学的中国语文专修班;
· 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 最终通过合并,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也形成了一批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队伍。
二、巩固与恢复(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期)
· 1962年,北京将当时的留学生办公室和出国留学生部合并,成为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 1964年,该高等预备学校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
· 1972年,周恩来总理恢复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 197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北京语言大学题名,对外汉语的教学从此开始恢复。
三、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
在这一阶段,对外汉语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专业学科,出现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汉语速成班、对外汉语的师资教育也开始涌现,并且出现了对外汉语的网络教学形式。
· 1987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国家汉办成立;
· 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
· 2018年,我国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博士专业学位;
· 2020年,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成立。
第19届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ICCSL-19)一号通知
一号本期责编: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