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为什么我们会轻信一些虚假信息?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清楚记得某件事,但当你和其他人描述起来的时候,要么是别人不记得这件事,要么就是你的记忆和别人不一样。或者,你和朋友的记忆相同,却发现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正确答案其实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再看一下罗丹著名的《沉思者》雕像,猜一猜那个才是真正的沉思者?
揭晓答案,其实右图才是对的,可是在大多数人们记忆中,左图才是正确的。
到底是记忆欺骗了我们?还是历史欺骗了我们?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确信的事情,现实却与之不符呢?
科学家指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曼德拉效应”,不过是谣言下的集体记忆偏差。那么,人们是如何被误导,并产生错误记忆的呢?
专门研究记忆偏差现象的心理学家 Elizabeth Loftus 曾做过一个模拟车祸的实验,她让受访者参与一系列模拟的车祸事故,在实验中有意用“重创”(smash)这样的词汇来误导,而此时被访者更倾向于报告更高的车速、甚至提到破碎玻璃等压根没有的东西(以下是视频链接)。
以上案例表明,个体和群体很容易被某些社会因素所误导,记忆产生集体性的偏差。这些记忆有些无伤大雅,有些却在历史的沉淀中慢慢发酵,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综上,曼德拉效应不过是谣言的后果。曼德拉当年在监狱的时候,确实被不同的消息源报道过可能被虐待致死,大量信息反复出现,强化了类似的传播效果。
对于《爱我中华》的歌词,人们总是在电视、课本看到“五十六个民族”,同时另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对我们的记忆产生了影响,因此便自然而然的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毕竟星座有八十八个呢。随着我们的记忆在一次次的出错中不断得到加强,最后大家就坚持认为是“民族”而不是“星座”了。
同理,媒体对于“沉思者”的模仿,大都是用手半握拳抵住额头的姿势,以至于我们认为沉思者雕像就是这个姿势。这也是误导下的集体记忆偏差现象。
“用了7天的口罩,用吹风机和酒精消毒后可以继续使用。”
“口罩要多带几层才管用。”
“熏白醋能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能防止病毒。”
很多传闻言之凿凿,使得平民大众丧失对谣言的“免疫力”,甚至言听计从。
前几天,一则关于双黄连疗效的新闻发出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排队抢双黄连口服液。虽然紧接着就出现了很多辟谣的科普文章,包括腾讯专门针对新冠病毒实时辟谣的平台“较真”,著名的医学科普团队“丁香医生”,都站出来紧急辟谣,但依然无法阻挡人们抢购双黄连的脚步。有人感叹,钟南山院士辛苦劝导人们回到家里,一条新闻就把人们又勾了出来。
可以理解,突发疫情下普通民众“乱投医”以图安心。可是,当一件事被众人的情绪和节奏扩大时,可能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和政府要求我们“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大千世界,虚假和错误信息屡见不鲜。我们得到错误信息,或许是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的误导,又或者是我们与他人交流时被有意无意地灌输了错误信息。当我们看到与我们的经历有关的媒体信息,某些集体性的词汇或描述就可能使一部分人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记忆。随着网络扩散和时间的推移,错误的理解和意见互相印证,产生曼德拉效应,甚至引发更大的骚乱和恐慌。
就像《乌合之众》里说的:
很多人丧失了辨别真理的能力,甚至即使有些人存在怀疑,也会因为人群数量的迅速壮大,而改变自己的坚持。
我们的认知和记忆都可能被扭曲。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求证多元化和全面性的信息来源,理性面对疫情,阻截“假新闻”的蔓延。不染世俗是非,无感流言蜚语。理性辨识诱导因素,拒绝集体记忆偏差!
作者简介:赵思博,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欢迎关注:群学中财 sociology_CU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