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玩转代币经济学:探索 Work Token,Part-2

Anjan Vinod 以太坊爱好者 2019-12-11

引介 | 玩转代币经济学:探索 Work Token,Part-1



工作型代币估值


工作型代币是一种能够更好协调供需双方网络激励机制的尝试。代币持有者受到了区别对待,活跃的参与者可以选择质押代币或提供服务,以此获得比其他代币持有者更多的回报。在供给方面,有能力并且愿意提供服务的参与者可以开始提供类似转码、查询的服务,成为这个市场的供给方,让购买方有机会发布他们自己的应用/服务。

随着服务需求量的增长,我们可以预测网络中提供服务的节点将收取多少费用。

开发工作型代币模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单靠工作型代币模型并不足以让项目实现固有价值增长机制。


1. 潜在市场范围(TAM)与可服务市场范围(SAM)

TAM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个项目所面向的市场规模,这个规模通常也就是一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收益上限。大型市场为颠覆性项目提供了发展机遇,而且通常会先被人注意到。然而,仅仅依据 TAM 往往会导致判断错误

在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为了评估项目价值还需要考虑其 SAM,从而明确去中心化解决方案能够捕获中心化市场的哪些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去中心化网络很难做到 100% 捕获一个行业的 TAM。另一方面,SAM 能够揭示 TAM 中的哪一部分是目标市场。

举例而言,Livepeer 的 TAM 可以说是价值 300 亿美元的流媒体市场。然而,由于审查、平台限制等原因,它的 SAM 仅仅是 TAM 中希望转型成为去中心化流媒体平台的那一小部分。并非每一个现有的流媒体平台都需要通过这种转型来降低成本,更何况这还有可能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中心化解决方案所提供的机遇和网络效应。


2. 费用及节点参与率

在经过 TAM / SAM 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转而分析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有可能产生多少费用。一个节点所分配到的工作量以及对应的费用由其质押的代币量占总代币量的比例决定。如果某项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费用总额也会随之上升。在理论上,网络参与者将把现金流的增加视为赚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因此会购买质押更多代币用于质押。

例如,如果使用 Graph 的 DApp 看到交易数量在上升,那么查询量也会增加,从而为创建索引的节点和充当管理员的节点提供更多费用(收益)。


3. 预期增长与净现值

通过预估某一具体服务/应用的发展空间,我们就能够预估它的费用增长空间。预期增长将反映总费用池未来的增长情况,以及成为服务提供商所需质押的资产量。

通过引入适当的贴现率并且对费用调整进行假设,我们可以使用净现值(NPV)作为工作型代币的价值指标

此类分析引入了许多假设,并且这些假设因项目而异,因此需要分清这些项目之间的界限。


工作型代币模型的注意事项


1. 服务提供商集中化/治理问题

随着某项服务需求增长,势必会有更多节点希望利用不断增长的现金流进入市场。然而,新的参与者会受到准入门槛的阻碍。

除了负担质押成本之外,节点可能需要具备(成为服务提供方所需的)特定硬件或技术。与传统 PoW 或 PoS 网络不同,服务层的工作型代币模型可能只适用于一小部分早期网络参与者,例如能够执行网络所需工作的早期投资人/硬件专家。如果某个节点不能正确地执行工作,他们质押的代币有可能会被扣除。然而,随着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未来能够替换恶意节点的新节点将会越来越少。

这将导致服务提供商呈现集中化趋势,引发新的可攻击面,或是垄断市场行为。

那么,网络治理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呢?如果网络参与率已经很低,高度集中化的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修改协议,例如,在没有经过充分讨论的情况下,收取更高的费用或者改变质押所需的代币量。

如果工作型代币进一步激励服务提供方参与协议修订,那么问题就变为:哪些代币持有者具有修改协议的决定权?决定权的集中化程度有多高?

例如,纽约出租车市场上购买一个车牌的成本越来越高,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能够参与进来。这些集中化的参与者完全控制了出租车司机的收费以及出租车服务的供应量,因此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的体验感都很差。这与工作型代币的运作方式并非 100% 相似,但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有趣的案例


2. 费用 vs 现金流

成为服务提供方需要具备特定的硬件/技术,因此需要有足够的激励来弥补他们在硬件或时间方面的投入。如果一个去中心化平台试图颠覆寻租模式并提供更低价的服务,那么收取的服务费必须足够低才能说服买家加入。然而,如果费用太低的话,服务提供方就不会为这个服务投入额外的硬件/时间成本,因为他们能获得的收益太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达到某种市场平衡,但是如果这种经济模式不能在早期为供应方提供足够的激励,这个网络就不能启动


3. 规模经济 vs 去中心化经济

许多工作型代币模型瞄准的都是现有的视频、查询、存储等中心化服务。

现有的中心化企业多数依靠规模经济盈利,即,随着生产总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会逐渐降低。例如:亚马逊云服务在过去十年不断扩张,计算和存储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对应成本已经下降。

-亚马逊云服务数据中心-


去中心化服务无法像这些中心化公司一样很快从规模经济中获益,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吸引愿意从事所需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这意味着网络无法在相同的规模下获得相同的成本优势。

因此,项目提供的服务需要具备一个特征——去中心化因素(例如:抗审查性、改善长期规模经济/降低费用、消除交易对手风险等)所能产生的价值需要超过立即转换模式背后的成本与风险。

如果工作型代币模型要在没有明确去中心化理由的情况下颠覆中心化服务,那么它将与规模经济作长期艰苦斗争。

这个想法与产品/市场的契合度相关。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服务?代币模型如何帮助网络实现价值增长呢?


结论


工作型代币有助于解决代币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然而,它自身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突破。任何工作型代币模型都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1. 应用真的需要自己的代币么?

  2. 如何长期激励参与者保持活跃?

随着加密经济领域不断成熟,我们将看到现有的工作型代币模型经过多次迭代后不断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blockchainatberkeley.blog/stake-to-play-token-economics-exploring-work-tokens-7e1b30ec53dc 

作者: Anjan Vinod 

翻译&校对: stormpang & 闵敏


你可能还喜欢:

观点 | Web 3.0 带来的商业模式

观点 | 如果 BitTorrent 协议内置代币会如何?

观点 | 区块链挖矿 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