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冒死偷回一根藤,多了三亿清朝人,至今被人铭记

中外人物 2022-06-20

 小编衣食,诸君海涵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个重要问题,我们倡导光盘行动了很多年,粮食供给能够满足国人的现如今我们依然教育孩子们粒粒皆辛苦。几千年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永远脱离不了食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仍有些落后国家因为挨饿人民失去生命。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粮食大多是不充足的,而且受虫害、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很大,非常多的人因为缺少粮食而死。那我们将时间拨转到建朝距今有650多年的明朝,明朝诞生了一位名叫陈振龙的人物,他冒着生命危险拿到一根藤,为下个朝代人口增长做了突出贡献。

一、乡试失利,弃儒从商

陈振龙是福建人,出生后从小开始读书,在中秀才后,乡试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于是他放弃了学习儒学和做官的梦想,开始发展商业。他并没有选择在当地发展,而是跟着商人的大部队来到吕宋,也就是现如今的菲律宾。吕宋在马尼拉湾入口处的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也叫作海岬。

这个地方盛产黄金,作物产量非常大,当然经济贸易也是十分繁荣的。在15、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商人们和吕宋经常有贸易往来,甚至还有很多人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定居。

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学,初来这里,看到当地的大片田地种满了朱薯的陈振龙惊呆了,朱薯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红薯,这是在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的食物。

经过进一步了解后,他知道这种薯类经得起干旱、产量很高、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而且使用的方法很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都是美味。

二、从商发展,不忘家乡

如此优秀的农作物,让陈振龙想到自己的家乡。在明万历21年时,家乡曾发生大旱,导致收成不理想。在当时,许多百姓都在挨饿中栽种农作物,还要在心中不断祈祷,来年能有个好收成。既然是天灾,谁又能保证明年的收成是怎样的呢。

于是陈振龙认真学习朱薯的种植方法,自掏腰包买入很多朱薯种,想要秘密携带薯藤到回中国。要知道当时执政的西班牙政府出于自我保护,不允许朱薯被传播到其他国家,于是,陈振龙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躲避了出境检查。

经过了七天七夜的海上航行,陈振龙终于回到了福州,到家后他马上在住宅附近找土地尝试种植,结果是成功的。这一年,闽中地区又遇到旱灾,收成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陈振龙立即让儿子上书催促福建巡抚,建议尝试种植番薯,用以缓解现在的粮食缺少问题。

为了取得巡抚大人的信任,陈振龙让儿子细心地讲解朱薯种植的好处并且种植起来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于是巡抚在了解后,赞许了他们,并下令找地方尝试种植。

三、朱薯成为闽中的宝贝

陈振龙父子两人依照吕宋人传授的种植方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的空地上开始尝试种植。经过悉心照顾,四个月后,父子两人成功的收获了这片土地的朱薯,完全可以用来代替一些粮食填饱肚子。

巡抚得知种植成功的消息,于是抓紧时间下令各地,按照这样的方法种植。当地百姓看到有希望缓解大旱之下的饥饿,十分开心,开始种植朱薯。就这样百姓迎来了朱薯的丰收,让旱灾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得以减少,使百姓们能够有更多充饥的食物。

陈振龙把朱薯引入中国,促进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改善,成为我国古代为缓解百姓饥荒的重要食物之一。按照古籍记载,在粮食收入紧缺的时代,朱薯使得灾荒中的人民养活了七八成。乾隆年间,薯类已推广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使得清朝人口多了三亿。

如今,薯类的种类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广,可以用来充饥,制作成淀粉、酿酒等。往后的生活中,中国人的餐桌上又多了新的美食。

为了感谢陈振龙将薯藤带到中国,并促进在中国的种植,福建省福州人满怀感激之心在乌石山上为其建立了“先薯亭”来纪念。陈振龙也成为中国引种番薯的第一人,但后期还有其他人引进,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为缓解国人饥饱都有着重大的贡献。

 最新阅读排行榜 

  1. 马未都:人的一生,都是有命数的

  2. 无知的台湾人,我来给你上一课

  3. 15件你不需要解释的事情

  4. 莫言《丰乳肥臀》:九个子女,八个父亲,母亲不堪却伟大的一生

  5. 88岁的英国老人查出癌症晚期后。。。

  6. 啥情况?刘欢公开了自己的忏悔

  7. 世上最“性福”的雕塑,真辣眼睛...

  8. 王开东:奴隶是造不出金字塔的!

  9. 抗日时,打掉一个炮楼有多难?

商务合作请加WX:bji1887  详谈。

声明: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删文。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优惠产品,顺丰包邮到家,更可货到付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