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辞书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
《辞书研究》2022年第5期
目录详情
文章摘要
闽语中来自*m.r-和*ŋ.r-的来母字
秋谷裕幸 野原将挥
摘 要 Ostapirat(2011)曾研究苗瑶语和侗台语里的早期汉语借词而推断“辣”“笠”“犁”等字在早期上古音里应该带有复辅音声母。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早期上古音*m.r-和*ŋ.r-在原始闽语里变为弱化浊声母*-d-。文章拟通过构拟“懒”“辣”“鲤”“蠣”“鹿”以及{鸡虱}义词的原始闽语形式进一步证实并修订 Ostapirat(2011)所提出的观点。文章认为早期上古音的 *m.r- 和 *ŋ.r- 在原始闽语当中变为弱化舌叶浊塞音,暂且把它标作*-dʳ-。关键词 原始闽语 上古音 来母 弱化声母《辞海》的历史回顾及经验总结
张荣
摘 要 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在其一百多年的编纂出版历程中,形成了“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淬炼出“架构合理,学科完整”“质量为先,内容精善”“组织有力,管理科学”“不忘初心,读者为本”“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辞海经验”。它们既是《辞海》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辞海”走向未来的重要启示。关键词 《辞海》 综合性辞书 辞书编纂 辞海经验田静 银晴 苏新春
摘 要 文章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研究语料,对词典收录的 2305 组异名词语进行了基本调查,发现其相对于现代汉语呈现出“同组多词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组为单位考察其词义特点,发现它们“以具体名物描写为主,兼顾对人与社会的观察”,同时引入“区”的视角,一方面将差异类型从词语流通范围角度划分为含通用词类以及不含通用词类的“使用地区完全相同”“使用地区部分相同”“使用地区完全不同”四类,分别对应大华语圈内异名同实词语产生、词形竞争、优势词形取得通用词地位这几个阶段,一方面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大华语圈内各区社会背景和造词心理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下产生的五种基本词语借入、构造方式的差异类型进行了举例说明。关键词 异名同实词语 《全球华语大词典》 词义特点 差异类型 影响因素“年纪”和“年龄”的异同及在亲属词等释义中的使用分析
王楠
摘 要 “年纪”和“年龄”是一组同义词,都有指人已经生存的年数的含义。除了共同点外,这两个词在语义范围、表义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语法搭配,语用方面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及使用频率等都有明显差异。词典中“年纪”和“年龄”常被用于某些亲属词等的释义。我们发现不同的词典在对同一个亲属词释义时,有对“年纪”和“年龄”选择不同的现象。有些词典在对同一子语义场的亲属词释义时,也存在“年纪”和“年龄”使用不同的情况。文章拟对“年纪”和“年龄”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的异同,以及目前常见的几部词典中对相关亲属词等释义时“年纪”和“年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 年纪 年龄 同义词 亲属词 元语言民国时期汉语注音方案在语文辞书编纂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梓赫 刘善涛
摘 要 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汉语拼音化探索与实践的关键时期,在中外进步学人的参与下连续兴起了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民国时期的汉语注音方案与现代文化出版互相促进,处于新旧转型期的现代汉语辞书编纂在实践、推广新注音方案,促进字词读音规范化和辞书编排体例的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拼音方案和辞书编纂产生了积极影响。关键词 民国时期 注音方案 汉语拼音化 辞书编纂清初《满汉成语对待》的义类辞书特征
王继红 马楷惠
摘 要 《满汉成语对待》成语部分是一部按照义类辞书体例进行编排的清初东北方言辞书。全书共 487 个词条,分为十类。每个词条均由“主题词 + 注释说明”两部分构成。主题词有“××,×× 的,(不)叫 / 教 ×× 的,说 ×× 的”四类形式。注释说明具有类属名词罗列、叙述评价交错、主题词造句等特点。主题词与注释说明的关系包括主体—描写、概括—举例及话题—相关等三类。《满汉成语对待》记录了清初东北地区的满语和汉语方言,展现了当时东北地区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民族历史和语言文化研究价值。关键词 《满汉成语对待》义类辞书 东北方言辞书 满汉合璧周永军
摘 要 明代官方为培养波斯语翻译人才而编纂的波斯汉辞书——《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从其诞生起就形成了多个版本。在不同版本中存在两组特殊的字母变体,即字母 ن[n]写作 ں[ŋ]、字母 ب[b]写作 ٮ[b]的变体书写形式。学界认为字母变体ں[ŋ]与 ٮ[b]是编纂者的书写错误,但此观点并不能解释与其对音汉字的对音不合现象。文章系统整理了明清七种版本的波斯汉辞书教材,经查阅相关文献后认为,字母变体 ں[ŋ]与 ٮ[b]的写法是早期(7—13 世纪)阿拉伯古典经文文献的书写形式,即 Rasm 书写体系。这些文献及其 Rasm 书写体系经“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家传入我国,并在明代官方波斯汉翻译教材《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中出现。关键词 《回回馆译语》 《回回馆杂字》 字母变体 Rasm书写体系苏培成
摘 要 西汉末年提出的“六书说”是汉字学中的精华,两千年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 20 世纪,唐兰、陈梦家、裘锡圭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三书说”,他们的研究对于探讨汉字构字法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三书说”并不能取代“六书说”。今天,我们要重视“六书说”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同时要积极探讨新的学说,促进汉字构字法研究取得新成果。关键词 许慎 《说文解字》 唐兰 六书说 三书说张爱玲
摘 要 文章指出,量词“帮”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指人集合量词,多带有贬义色彩,常与数词“一”组成数量短语,这些是“帮”语法化的结果。“帮”经历了从名词到动词、量词的演变,其意义经历了从“鞋的边缘部分”到“帮助”“增加,增补”“靠近,挨近”“挟持,按住”“为某种目的而结成的团体”的演变。量词“帮”的语法化条件是句法环境适宜、语义相宜和高频使用。关键词 帮 语法化 演变 条件董志翘 刘晓兴
摘 要 在初版基础上,徐时仪教授增订出版了《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增订本。此书在搜集材料时,用力甚勤,旁征博引,给人以厚实之感。在研究内容上,丰富多样,不落窠臼。此书不仅描绘了古白话词汇发展的历史脉络,亦深入探究了词汇发展变化的动因、机制,并为古白话词汇研究指明了方向。学界向来缺少古白话词汇研究的通史性之作,徐时仪教授在前作基础上,增订、出版新版,惠及学林,功德无量。关键词 古白话 词汇 增订 材料丰富张美兰
摘 要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增订本是一本“古白话词汇”概论与专题研究并重的专著,也是一本注重阐发历史文献口语词研究方法的专著。较其初版,内容大幅度扩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及时关注和引介国内外学界研究新思路与新成果,在明清汉语词汇方面拓展了新的研究话题尤其是强调词汇系统关联,在理论总结上多有新见。关键词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增订本 古白话词汇 新思路 系统关联卜宇钦
摘 要 “戟手”一词,除了辞书已经收录的“伸出食指和中指”义外,在近代汉语里还有“拍手;击掌”“拱手”“敛手;束手”三义。“戟”有敲击义,故“戟手”可当“拍手;击掌”讲;“戟”通“戢”,故“戟手”可当“拱手”“敛手;束手”讲。“壶手”,《汉语大词典》释为“古代临刑前桎梏死囚的一种器具”,第二版仅将“临刑”改为“行刑”。“壶手”实为伪目,系“拲手”之讹。“拲手”义为“古代把双手铐成拱手状的木制刑具,比‘梏’更有钳制力,用于桎梏死囚”。关键词 戟手 拍手 拱手 敛手 壶手 拲手英文目录及摘要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