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分子料理的前世今生
眼下,一家餐厅但凡以“料理”为名,就会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如果,“料理”之前还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对于“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来形容,因为这吃的是科学、是艺术,相当神秘。所以,究竟什么是分子料理,它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诞生的?
分子料理,因为与物理化学知识挂钩太多,又被人称为“未来食物”,其定义是将可食用物质的分子进行改变,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食物。通俗点来讲,分子料理就是以分子为单位,进行化学和物理改造,打破食材的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或者说,这是一个旨在“欺骗”你的烹饪流派。
分子料理是1980年代诞生的,它并不是由某个大厨创始,而是法国化学家艾维·提斯和牛津大学的物理教授尼古拉斯·柯蒂,共同发明的。喜欢吃苏芙蕾的艾维·提斯在下厨的时候发现,鸡蛋放置的数量和次序,对苏芙蕾的口味有一些影响,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萌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开始以科学的角度对食谱进行实验。后来他的学术前辈尼古拉斯·柯蒂,也加入了这个项目,两个人将这个研究命名为“分子美食学”。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怕吃货走天下,就怕吃货有文化!
两人的研究,很快吸引了一位名叫皮埃尔的法国米其林三星大厨的注意。这位大厨从业50多年,获得过18颗米其林星星,在高端餐饮界地位可见一斑。后来,分子料理在皮埃尔的加持下,逐渐走向了世界,走到了料理界的顶端。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分子料理就是科学与艺术、美食的完美结合!
分子料理,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料理也被玩出了各种花样。接下来将为大家列举一些现代分子料理中,常用的烹饪和加工技术。
别光顾着流口水,背后的科学原理请大家一并品位!
第一次尝试爆爆珠奶茶的朋友,往往会被那种爆发性的口感惊艳到。这些与奶茶珍珠大小相当的晶球,看起来就像高级鱼子酱。不过与实心的“珍珠”不同,这些晶球只有一层薄薄的凝胶外膜,里面包裹着各种风味浓郁的液体。只要在口中稍微施加压力,薄膜破裂,瞬间涌出的爆浆就会带来一种味觉的冲击感。
这种食物的制作,用到了一种名为球化的技术,它的原理是水溶性的海藻酸钠,和乳酸钙反应后,在大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形成了凝胶层。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只不过科学家兼美食家们,将它从化学实验室搬到了厨房里,然后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不,就有大厨把莫吉托(朗姆调酒之一)做成了一个一个绿色的分子料理球。
而凝胶化则是通过添加凝胶剂(增稠剂),将液体转变成不同稠度的啫喱。将凝胶剂放在水中加热,凝胶分子就会均匀地在水中舒展开来。而这时候“天罗地网”也已经被它们悄然布下,只等液体冷却,水分子就会被锁进凝胶的网状结构,赋予其水润Q弹的口感。分子料理使用的大量凝胶剂来自大自然,如面粉、玉米淀粉、鸡蛋、Agar 琼脂(海藻提取物)等。
低温慢煮技术源自法语,科学家找出每种食材的蛋白细胞,受热爆破的温度范围,从而计算出爆破温度以内,用多长的时间把食物煮熟最好。例如鸡蛋在68摄氏度的时候,蛋黄跟蛋白都在最佳状态,两者的软硬度一样,吃起来口感最好,不会一边软一边硬,而蛋白质的保存也最多,美味与营养兼得!
真空低温慢煮最佳的操作方法,是将食材放进能抵御高温的塑料袋,抽尽空气呈真空状态后,放进计算好温度的恒温热水中,浸泡规定的时间,让食物在热水中慢慢泡熟,食物便能在最适合的温度中,释出最多的谷氨酸钠,也就是鲜味的分子。频这样烹饪既原汁原味,食材的质地与营养也是最佳状态。整个过程根据食材不同,短则三五小时,长则几天几夜。
液氮速冷技术利用液态氮气的超低温特性,瞬间冷冻食物。同时,液氮在常温下会气化,能够制造一种云雾缭绕的特效,宛如魔术秀。
在这种超低温环境下,食材中的水并不会凝结为大颗粒的冰晶,而是形成细小的颗粒。在极短的时间内分子重组,因此产生特殊的口感和质地。
总的来说,在许多热爱美食的人眼中,分子料理就是这样的存在:
眼下的分子料理,已经成为了美食与科学、艺术的结合体,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其实,我们常吃的棉花糖,也可以说是一种接地气的分子料理。所以说,“分子料理”并不玄乎。它既能出现在大街小巷,也能出现在世界顶级餐厅的餐桌上,还可以出现在你家厨房——只要你愿意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烹饪技术升级。分子料理最大的卖点,也就在于此吧!
—THE END-
扫一扫关注我们,
更多干货早知道!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
|
|
|
订阅号 |
|
|
(食品微课) |
|
|
|
|
| 食品有意思 |
|
|
|
|
|
|
|
|
| |
食品理化检测 | 特殊食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