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芝平:洛氏法则有威力,导数概念亦风流

王芝平 平说数学 2022-07-17

洛氏法则有威力,导数概念亦风流

北京宏志中学  王芝平

       经常有老师、学生询问,解答导数问题时能否用“洛必达法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非常认同北京市特级教师李振雷先生的“三不”原则:不提倡、不反对、不扣分.即平时教学时不提倡老师主动讲“洛氏法则”等高等数学内容;学生使用“洛必达法则”时,老师也不必强烈反对;考试时只要用的对,也应该不能扣分.当然是否扣分这得由当年高考阅卷专家组说得算.
      在解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被某些师生用“洛氏法则”解答的导数问题,也可以用导数概念予以解决,这虽然对导数概念的要求也不低,但“导数概念”毕竟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所以笔者现将一篇旧文稍加改动,以“洛氏法则有威力,导数概念亦风流”为标题,介绍给各位朋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各例绝非仅有本文所介绍的这种解法,它们还有更自然、更简单的解法,我们的分析只是针对那些应用“洛必达法则”解这类题目的做法有感而发.

笔者认为,利用洛比达法则求解此类试题确有它的方便之处,否则,高等数学就没有必要介绍它了.现在的问题是,让高中学生学习洛比达法则是否合适?就是对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也需要花费大量课时铺垫数学分析中很多有关内容,才可以使洛比达粉墨登场.即便如此,仍然冒学生只会机械模仿而不清楚其中道理的风险,学生很可能就把它仅当成一种解题技巧而加以记忆.而我们知道数学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技巧不足道也!”(李邦和院士)
虽然高考试题里经常会出现以某些高等数学思想为背景设计的创新试题,但并不是要求同学们能用高等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来解答这类问题,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我们认为,高考试题的解答一定有基于高中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解答方法.

这不仅说明导数是一种特殊的极限,而且还说明为求某种特殊的极限也可以利用与之有关的导数给出.
本题貌似不等式问题,实际上仍然以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最值问题.解题最后一步中充分发挥了导数与极限的本质联系,值得细细品味.另外,解题过程中虽然两次求导,但它不同于高等数学里的高阶导数,它不过是一个基本想法的多次使用而已.本题的题干和问题设计都非常简洁,越是简洁,其中的数学韵味往往越厚重.
下面再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全部改编于高考试题)介绍导数概念的这类新的应用,供大家(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参考!

1.导数概念的形式化定义是求解某些特殊极限的有效途径;
2.数学学习要关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并在恰当的时候灵活运用概念及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指导我们的解题实践.

反思与启迪:导数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十分有效的工具.对于导数,我们关注的是导数值的正负对函数的单调性的影响,而函数的单调性又与函数值大小比较问题直接相关,这样导数与函数的交叉构造与判断,就可以衍生出类似本题的一系列题目.我们需要慢慢体会因何而构造、如何构造、构造之后如何解释等问题.

我们都认同双基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怎样才是真正的注重基础?对此,章建跃老师多次指出注重基础应该做到如下2个方面:
1.引导学生不断回到概念中去,使他们养成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要加强概念联系性的教学,从概念的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解题的灵活性并不来自于题型+技巧,而是来自于概念联系通道的顺畅.
本文的几个例题的解决也说明,基础是发展的,根深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本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解题教学应当追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也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及其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王芝平,王坤等.高考大问题——动感设计轻松破解数学压轴题[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2009,9
2.王芝平.在解题中学会解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3.王芝平,王坤.决胜高考数学压轴题(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12

公众号“平说数学”创建于2019年9月1日.

本号宗旨:

为热爱数学和研究数学的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我们将与关心、支持本号的朋友共同努力,争取做到:

以平实近人的思维探寻解题思路;

以规范简练的语言表述解题过程;

以精简实用的反思感悟数学思想;

以渐变求善的变式巩固思维经验;

以自然而然的过程提升数学素养;

以引人入胜的故事传播数学文化.

真诚地欢迎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和数学爱好者拨冗赐稿!

来稿请注明您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特别欢迎短小的原创文章,本号原则上只接受word版文档格式的电子稿件.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mathman@126.com

投稿微信:wzpmath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平说数学”,订阅本微信公众号,您会及时收到最新内容;

请点击右上角的:“…”,发送给您的朋友们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谢谢!

请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平说数学.

欢迎转载本号所有文章,请注明转自:“平说数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