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行文字 打开中国文化 ——《对联》杂志的今生故事

对联杂志 对古联今 2023-04-0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两行文字  打开中国文化

《对联》杂志的今生故事

大美两行字,巧思一寸心。


我是《对联》杂志

原名《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出生于1985年1月


别看我出生时的样子很简陋,但我血统高贵——我是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已有千余年的血脉赓续。而作为一本刊物,从出生到现在35年来,一直是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我2017年还进入了国家农家书屋目录。


我的身份证号码是: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5214

国外发行代号:C6395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89/I

国内邮发代号:22-88


我以教育普及、传承发展、学术研究为核心,面向社会大众,普及对联知识,提高鉴赏能力。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传播对联文化、普及对联知识、促进对联创作、培育对联新人。”用对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是我不变的情怀。

我刊发的都是原创作品,不仅被CNKI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收存,被中宣部的“学习强国”多次转载,而且作为中国国粹,经常被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在研究东方文化时所引用,成为其重要文献库。

上世界九十年代,我曾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高发行近20万份,很多很多人对我一往情深,爱不释手。有很多小读者看着我长大,现在已成为响当当的楹联家,有一位老读者甚至深情地写下《家祭无忘供对联》的感人文字。


>>>任何伟大的事业<<<

>>>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1

1985年-1993年,《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为横32开本,双月刊

2

1994年改为月刊

3

1995年由原来的横32开本改为竖16开本

4

2006年起改为半月刊,下半月刊办满10年后停刊

5

2018年刊名改为《对联》

6

2019年全面改版升级,开本成为大16K

▲1985年至1994年为32K横开本

▲顺序:左到右、2006年—2015年《对联》杂志半月刊

1995年—2004年《对联》16k竖开本

▲2018年刊名由《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改为《对联》。2019年改为大16开本。



我的过去.

>>>获得奖项<<<


华北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北方优秀期刊

山西省历年一级期刊



我曾经刊发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新派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痴迷对联的故事、“联卷河东”系列报道、礼赞美丽中国系列报道、“对联中国”全国楹联高手电视大赛报道等等。

我曾经举办过一系列重大活动,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全国青少年传承文化夏令营,在无数青少年的心中根植传统文化的种子,全国寻找“最美对联人”活动,表彰了一批无私奉献,在对联事业上卓有成就的老联家等等。


我的过去.

>>>影响力的报道<<<


“联卷河东”系列报道

礼赞美丽中国系列报道

“对联中国”全国楹联高手电视大赛报道

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



我的现在.

>>我们在努力奔跑<<

>>>我们是追梦人<<<

 ▲左右滑动查看

2019年1—10期《对联》杂志封面

进入21世纪以后,传统报刊日渐衰微,我也未能幸免。但是,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振兴国学的顶层呼声,以及对联人的勠力同心,使得刊物柳暗花明,生机盎然。2018年全新改版,开发中华联墨APP,2019年再次改版扩容,上线新媒体,推出对联故事有声书,可以随时听对联故事,还有对联讲座视频播出;从创刊至今的所有内容全部上线,供读者随时查阅资料。我在阵痛中,实现了对联原创作品的可视性呈现,互动化传播,我逐渐得到新新人类的喜欢。

横排版的栏目有容堂成联月赛、巧联趣对、实用对联、对联故事,竖排版的栏目联苑论丛、专题联话、名胜联萃等等,都深受读者欢迎。


重大活动

2018全国青少年传承文化夏令营

2019全国青少年传承文化夏令营


▲2019传承夏令营--游艺篇


▲2019传承夏令营--学文篇

▲2019传承夏令营--游学篇

在全国寻找“最美对联人”

新媒体发展和中华联墨APP

新媒体,推出对联故事有声书,

可以随时听对联故事,

还有对联讲座视频播出;



我的现在.

>>>传播对联文化<<<

>>>山西省图书馆讲座<<<


▲朔州讲座

▲太原师范学院讲座

▲对联文化扶贫——2019年春

到静乐为贫困山区百姓书春送福



我的现在.

>>>楹联进社区报道<<<

>>>楹联进校园报道<<<

▲南大附中开展楹联文化课程侧记

>>>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活动<<<



我的现在.

>>>传播对联文化<<<

▲创新研讨 联合发展姊妹艺术——

对联杂志创新研讨《联墨双馨》文化别册首发



我的未来.

>>>心怀梦想 奋力追梦<<<

我,只有两行文字,但这是艺术到极致的两行文字,是国粹艺术,是具有传统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2006年我就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楹联是全世界识别“中国人”的最美的标志。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联,就应该有我的身影。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我在一群追梦人的手中,实现着蜕变。

目前,正在与全国各地楹联学会联动,建立各地联络中心;

目前,正在与海内外著名的文化学者结缘,开辟封面人物和大家访谈录,接引更多的人见贤思齐;

目前,正在扩展对联的外延,与传统文化大家族中的姊妹们联手,为她们开辟栏目,如诗词歌赋艺术、书画艺术、古琴艺术、茶禅艺术等等,让更多的人热爱上我,在更宽广的光谱带上传播中华文化。


我的未来.

>>>2020年<<<

>>>封面人物<<<




我的未来.

>>>2020年<<<

与全国各省楹联学会联动




我的未来.

>>>联袂国学艺术<<<

>>>传播中华文化<<<


扩展对联外延

扩展对联的外延、与传统文化大家族中的姐妹们联手,为她们开辟栏目,如诗词歌赋艺术、书画艺术、古琴艺术、茶艺艺术等待,让更多的人热爱上我,在更宽广的光谱带上传播中华文化。

国画艺术

古琴艺术

两行文字

开启中国文化

爱上我,就是爱上了中国!


创期刊以继斯文,摛藻扬葩,

卅五年间飞异彩;

藉对韵而弘国粹,传薪播火,

万千里外振清声。



>>欢迎订阅2020年<<

>>>《对联》杂志<<<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4——1389/I

邮发代号:22-88

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局

电话:11185

“中国邮政微邮局”微信公众号、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均可订阅


敬请扫码订阅《对联》杂志


十本以上集体订阅

直接联系对联杂志社

征订热线:13269221236




《对联》杂志社致力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实现中国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订阅《对联》杂志,

增强一份文化自信,

留存一脉翰墨书香。



>>>深受读者喜爱<<<


广东

解志源

订阅《对联》后,我很喜欢这种徜徉在对联天地里的感觉。阅读别人的对联作品越多,自己得到的启发就越多。我始终相信一点,不管是提高自己的楹联写作水平,还是心灵的成长,关键不在于一朝一夕的觉知和顿悟,更重要的是日久天长的阅读和积累。

作为《对联》杂志十几年的忠实读者,我欣慰的看到,《杂志》三十几年来不断地丰富自我,吐故纳新,今日的杂志尤令读者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联》应该大踏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落实“从娃娃抓起”的普及理念,并担当此历史使命。杂志内容亦应进一步强化“趣味性”“大众化”“创新性”的原则,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读者的行列里来。

山东

李勇贤

北京

祁静

因梦想同行,一路相伴相随已5载。新的版面设计更加美观,内容也更贴近时代,兼实用性及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好刊物!2019期待与《对联》同发展、共成长。

我是《对联》杂志的忠实读者,期期必看,从中受到了许多启迪和帮助,还学到不少知识。

湖南

刘邦元

天津

杜伯漭

我是通过微社区和朋友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喜欢、学习对联的。圈里学长推荐《对联》杂志,里面有系统理论探讨,有联史名家知识,有征对切磋交流,真是我这样找不着组织的人的福音。感谢有你相伴。

今年的对联杂志,感觉不错!传说故事、巧联趣对、联谜园地、三级擂台等栏目都挺喜欢看,尤其喜欢这两期的联友诗钟评述,对我这种缺乏系统学习的野路子很有帮助!

河南

高洪斌

江苏

陈晓红

历风雨仍追辞藻,敲仄敲平,屡以妙联滋读者;

经春秋不改素心,纳今纳古,更求锦句上层楼。

作为《对联》的“老铁(75岁以上)”,我认为:越是网络化,纸质印刷的书刊就越是珍贵……尽管经济效益受损,但社会文化效益却在提高。希望一线工作人员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坚守这个神圣的“领地”,为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作不懈的努力。可以说:《对联》完全成了我生命中的有机成分,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继续读存下去!

湖北

萧开寿

贵州

王永模

我是一个对联爱好者,个人觉得对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艺术,《对联》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我一直都在订购,没有间断过,有单据可查。建议刊物多写点实用的红、白、喜事对联。

《对联》改版增刊扩内容,新刊新气象,给读者带来喜悦!但愿在未来日子里一期更比一期好!

湖南

彭传策

向宽良

如今是网络时代,读书看报的人相对减少,办刊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是可以理解的。我是《对联》期刊的老订户,把《对联》作为老师,指导我学习对联文化,鼓励我弘扬和传承对联文化。我对《对联》期刊十分喜爱,每期我都从头到尾看完,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

我从1995年起开始订阅,直到现在没有缺过一本,并且按年度装订好,我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这本杂志的。

湖南

方世和

姚志坚

本人订阅《对联》杂志至今十五余年了,阅读杂志对于本人的对联知识水平和撰写能力有很大提高。因此,每年都装订成册,并作资料收藏保存。

我是贵部忠实客户,订阅《对联》杂志将近二十年,深感这本专业册子好读,具有提升个人品质的作用,可以说爱不释手。

广西

岑延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