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隐藏在世界能源展望背后的“权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能源报 Author 中国能源报
编者按:自2016年起,国网能源院供需所每年中英双语出版《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报告,滚动更新全球、大洲及主要国家在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环境等方面的最新统计数据,总结发展轨迹、提炼短期特点;跟踪经济社会、能源战略、行业政策、技术效率等因素变化,滚动开展全球中长期展望;聚焦热点地区、关键技术、重大议题,开展专题研究。本专栏将围绕全球能源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世界能源展望对比分析、国际能源统计方法比较、主要国家能源转型启示借鉴、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发展的影响等议题分享工作思考与研究成果。
文章导读:每年全球十余家机构都会发布自己的世界能源展望,从不同视角来描绘全球能源未来图景。然而,能源从业者多习惯于直接引用某些展望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数据,而不太细究背后的假设与意图;有些研究者将不同机构的展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到广泛认同的发展大势。本文中,国网能源院《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团队从编制目的、研究力量、机构立场、宣传交流四个方面解读隐藏在世界能源展望背后的“权谋”。
隐藏在世界能源展望背后的“权谋”
执笔人:李江涛、张春成、单葆国
国网能源院
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每年全球十余家机构都会发布自己的世界能源展望,有国际组织、研究机构、能源企业、咨询公司等,从不同视角来描绘全球能源未来图景。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和BP公司的《能源展望》。此外,国际上编制世界能源展望的国际组织还有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等,研究机构有美国能源信息署、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能源研究院等,能源企业还有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挪威国家石油等,咨询公司有麦肯锡、IHS Markit等。在国内,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院均从2016年开始每年发布世界能源展望。
提及世界能源展望,能源从业者多习惯于直接引用某些展望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数据,而不太细究背后的假设与意图;有些研究者将不同机构的展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到广泛认同的发展大势。本文从编制目的、研究力量、机构立场、宣传交流四个方面解读隐藏在世界能源展望背后的“权谋”。
1
编制目的各有侧重
对国际组织而言,世界能源展望可为组织成员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政策建议,是发挥组织价值、实现目标宗旨的重要途径,是全球能源治理、国际能源合作的对话平台。以国际能源署为例,其建立初衷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携手应对国际石油危机,目前其旗舰产品《世界能源展望》覆盖多数主要国家、包括全部能源品种、深入细分部门行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展望领域的“黄金准则”,被政界、业界、学界普遍关注和广泛参考。
对研究机构而言,世界能源展望研究更多以保障本国能源供给安全、促进自身能源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探索在全球变革背景下本国能源发展的最佳现实路径。举例来说,美国能源信息署以国际油价高低、经济增长快慢作为未来情景展望的重要假设,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用较大篇幅关注于核能发展和供给安全。
对能源企业而言,世界能源展望研究多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助力企业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谋求稳定而持续的效益增长。当前,开展世界能源展望的能源企业以国际油气巨头为主,一方面是在转型背景中做好战略规划,谋求延续能源领袖地位;一方面是减缓企业面临的环保和减排压力,塑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众形象。
对咨询公司而言,世界能源展望是体现咨询能力、彰显咨询价值、扩大咨询影响、提升咨询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多有开展世界能源展望的尝试,为能源行业注入了新的思考和观点;但总体来说,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仍然有待提高。
2
研究力量差别较大
经济、人口、政策、技术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国家、品种、行业等多维度相互交融,资源、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多环节彼此联系,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一部优秀的世界能源展望离不开一支强大的能源研究队伍。总体上,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较为雄厚,而能源企业的研究力量也不容小觑。
以国际能源署为例,《世界能源展望2018》的编制曾被这样描述:近700页的分析与数据,来自26个国家的64位执笔人,数千个小时的建模与分析,每个数字至少被3位分析师独立检查,来自政府部门、能源行业、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金融单位等的250余位审稿人。
以世界能源理事会为例,这是一个由全球能源领袖组成的社交网络,拥有90多个国家委员会、3000多个各类组织成员,《世界能源情景》广泛吸纳了世界能源大会、定期地区性峰会及不定期专题研讨会上的行业热点和专家讨论。
以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为例,战略研究部、化石能源及国际合作部、电力行业及新能源部、能源数据与建模中心、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部的50余位研究人员均为其旗舰报告《IEEJ展望》作出了贡献。
以BP公司为例,《能源展望》要归功于首席经济学家带领的能源经济团队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BP办事处经济专员,展望范式由首席经济学家统一确定,但各国具体情况由当地员工填报。
3
机构立场迥异
纵观各家机构的世界能源展望,不难察觉的一个现象是在相似的假设边界下,大家对未来的判断趋于相近,无论是能源总量的涨跌、地区格局的调整,还是品种占比的起伏、部门结构的变化。这其中,既是各家机构频繁交流、彼此对比、逐步看齐的结果,也要注意到当今时代国际能源议题由油气主导,油气行业开展的世界能源展望有一定共性。
当前,传统能源组织、国际石油巨头在世界能源展望领域具有较强话语权,但其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所呈现的并不是未来能源图景的全部和必然,各个机构立场和意图的不同需引起关注。
以国际能源署为例,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油气供给安全是其发家起源,近年现代化战略让其不断吸纳新兴市场国家、全面覆盖能源品种,总体上《世界能源展望》呈现出“稳”的特征。
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为例,其组织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普及和可持续利用,《全球能源转型:2050路线图》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给予了非常乐观的预期。
以BP公司为代表的国际油气巨头,虽然敢讲能源转型故事,但展望中对油气尤其是天然气给予了较为乐观的预期,并不想“被革命”,展现出对于固有优势的留恋和对可能损失的担忧。另需注意的是,某些油气公司内部分享的能源展望与外部公开版本并不相同,面向内部更愿意去讲转型危机与生存压力,而面向外部更愿意去讲油气发展的光明前景及公司为此所作的努力。
4
高度重视宣传交流
世界能源展望权威性与影响力的获得,不是完成报告、正式发布、挂网公开便可轻而易举获得,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开放的交流、广泛高效的宣传。
以国际能源署为例,其自身统计显示《世界能源展望》在发布年度内,在发布会、国际会议、行业研讨等各种场合被宣讲的次数高达600次以上,署长本人、高级官员、研究人员均为展望影响力的扩大做出积极努力,持续夯实其在当今时代能源话语体系中的引领地位。
以世界能源理事会为例,《世界能源情景》为三年一次的世界能源大会精心准备,报告本身是广大成员真知灼见的结晶,在大会上又被数千名参会领袖探讨,取得广为人知的宣传效果。
以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为例,《IEEJ展望》放眼国际、面向亚太、聚焦日本,正式发布后会以研讨会的形式邀请政府决策官员、能源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专家等进行深入交流、互换意见。
以BP公司为例,《BP能源展望》正式发布后,由首席经济学家带队进行全球路演,每年与国际组织、政府官员、能源企业、研究学者、金融机构进行近200场交流,既宣传了公司战略、提升了公司形象,又争取了各界认同、扩大了行业影响。
在国内,世界能源展望领域相关研究主要有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国网能源院的《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
面向未来,两点粗浅建议谨供参考:一是拓展全面研究。当前,我国世界能源展望研究由分属不同行业的能源国企研究机构担纲,建议未来适时探索开展跨越品种隔阂、深入行业深层的全面能源研究。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当前,我国世界能源展望的影响力主要在国内、在业内,建议未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推广方式,加强决策支撑、谋求国际影响。
专家介绍
李江涛,博士,高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经济分析、电力供需预测、中长期能源展望、国际能源统计等领域研究咨询工作。牵头承担多项重大研究咨询课题,曾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工作以来,发表内参专报30余篇、期刊报纸60余篇。主笔编著《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年度报告(中英双语),牵头运营《电力供需研究》微信公众号。曾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国网能源院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课题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张春成,硕士,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力供需分析预测、能源供需及中长期能源展望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出版《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中英双语)等著作,参与多项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项目,曾获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奖、国网能源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数项,发表文章十余篇,曾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单葆国,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兼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计划专业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经济与能源供需分析预测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能源电力供需分析、节能及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承担了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重大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共发表文章1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培训教材2部,拥有发明专利1项,发布团体标准2项。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电力市场分析工作先进个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品牌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最美国网人之敬业楷模等荣誉称号。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所)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1999年成立),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能源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专业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济等。共有24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18人,具有高级职称18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能效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现状及节能效果评价
◀【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基于AHP-DEA的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
◀【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电能替代实施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全球都在走的能源转型路:清洁低碳+电气化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声明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