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能源园区规划相关思考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编者按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以苏州市吴江区同里新能源小镇、常熟市经济开发区、苏州市吴中区等不同层级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能源规划研究,涉及园区及区县综合能源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模型和规划优化等,已基本形成各类园区、区县等综合能源规划的分析框架。本次我们特别邀请了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朱婵霞、冯蒙霜、孙志凰、陈倩、陈杰军、蒋一博、潘杭萍等专家,与大家分享在城市能源园区规划方面的研究思考。


园区综合能源规划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国家级和省级工业(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园区综合能源规划除了发挥园区能源的保供应、保安全外,也可以成为园区经济生态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传统的能源规划是各个能源品类分别规划,园区综合能源规划可以通过整合冷、热、电等各不同品种能源,在生产、传输、存储和用户消费侧进行耦合集成,来实现多品质能源的阶梯利用和相互补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提升能源服务品质、污染排放减少,进而提升园区的营商环境和整体竞争力,使得园区的整体配套更加友好,和用户的实际能源需求更加匹配,能把企业招得进、留得住、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开放共享机制有利于实现园区资源优化配置。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主要平台和阵地,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园区的综合能源规划除了应当充分满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要求,还应具有互联互通、智慧互动、开放共享等特征,综合能源规划应当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因人制宜的要求,实现多能协同,多元开发。这其中需要积极引入多方主体,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共同打造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高品质的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领域中,尽可能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园区能源系统应强化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综合能源规划是园区扭转粗放用能方式、提高综合能效的重要抓手,同时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治理水平进步等方面发挥新的作用。结合当前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着力处理好体制机制壁垒、市场壁垒、技术壁垒等客观束缚,创新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切实做到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基础上降低能耗、降低用户能源使用成本,让综合能源项目落地可行,让综合能源用户用得安心。



园区综合能源规划是“系统+服务”的规划。一方面,通过对能源网络布局、用能设备配置、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等物理系统的规划,实现园区各类能源资源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综合能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园区综合能源规划,并不仅是为了建设一套完善、高效的能源系统,它最终是要为各参与主体服务的。因此,在规划阶段,还需要关注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思考能源系统能够带来的增值服务或者说系统运营的商业模式等,因地制宜去推广应用一些能源新技术、新理念,带动园区周边的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园区综合能源规划需因“园”施“策”。园区综合能源规划需要考虑不同功能园区的负荷需求及特性差异,针对性地构建符合园区特色的综合能源系统:以工业、制造业及科研办公为主的工业园区宜采取集中供热+余热回收利用模式;以办公、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密度商务型园区宜采取集中式的冷热系统模式;以创新产业、休闲生活等为主的低密度商务型园区宜采用分散式的冷热系统+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模式;以住宅及公共设施服务为主的居住型园区需考虑气候区和灵活性用能需求,适当考虑分布式供冷供热模式。园区综合能源规划需根据不同园区资源禀赋、能源成本等影响因素,建设符合园区能源需求特性的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规划需宏观统筹加微观优化。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需考虑园区功能、能源政策、能源价格、负荷水平、资源禀赋等一系列影响因素,是一项宏观统筹与微观优化相结合的复杂综合性工作。通过数学计算与经验决策相结合实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是目前一种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一方面通过数学方式刻画园区能源系统的基本特征,并采用优化算法确定系统供能技术路线与设备容量的理论最优值;另一方面通过能源政策、园区特征等宏观标准来判断数学规划方案的适用性,通过反馈完善,导出符合实际园区发展需求的最佳规划方案。



园区综合能源规划一定要面向用户,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园区综合能源规划可以优化能源系统的整体规划及能量流,横向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协调优化,纵向实现源网荷储的分层有序梯级优化。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测量和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全时段、精细化的用户用能行为感知以及用能设备工况监测,实现综合能源供应的同时,实现综合能源管理,提升设备及管廊的安全可靠性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园区综合能源规划由以供能主体为中心转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深入分析用户用能的本质需求,合理利用不同能源系统的时间尺度差异,优化配置储能及能源转换装置,满足用能本质需求。










专家介绍



朱婵霞,博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从事城市综合能源规划、综合能源服务等专业研究。

冯蒙霜,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从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综合能源服务等专业研究。

孙志凰,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从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综合能源服务等专业研究。

陈倩,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配电网规划、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的研究。

陈杰军,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从事综合能源系统及综合能源服务规划研究。

蒋一博,博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从事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多能流建模、新能源随机性分析等方面研究。

潘杭萍,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能源互联网、热网规划、本地资源禀赋评估预测、建筑物智慧能源系统等方面研究。

团队简介城市能源院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出资组建,2017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首个城市能源研究院。目前已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研发机构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
      城市能源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单元,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部署的“高端智库、技术研发、市场示范、产业孵化、国际合作”五大职能定位,充分发挥“高端智库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三大平台优势,通过不断推进跨界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为服务国网公司战略落地实施作出独特贡献。坚持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城市能源院以建设“高端智库驱动型的能源产业创新孵化平台”为核心,成为城市能源变革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倡导者、规划引领者、实践推动者。      城市能源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实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在城市全面落地,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牵头编制《苏州建设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创建方案》。支撑国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顶层设计研究和国网江苏电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德国能源署、国网欧研院开展同里新能源小镇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城市能源优化利用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培育类实验室命名。与东南大学共建创新联合体,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获省教育厅批复;与苏州大学合作课题被省科技厅推荐为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出资参股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升建设城市能源革命整体解决方案核心能力。承接苏州广电传媒广场智慧管控平台建设项目,促成苏州广电大楼获得省内首个LEED铂金级认证。成功承办“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城市和区域能源转型分论坛”,发布首份《中国城市能源报告》,与中国能源报合作创办首个《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打造“城市能源”高端论坛,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





 往期回顾 


【城市能源产业技术洞察】多类型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方案及商业模式研究

【城市能源战略聚焦】城市能源互联网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浙江省能源转型探索实践

【城市能源产业技术洞察】用户侧冷热电综合储能系统经济性建模分析

【城市能源规划智见】典型区县综合能源服务战略规划研究

【城市能源数据创新】能源企业应积极融入智慧城市3.0建设

【城市能源产业技术洞察】苏州高新区金山路公交充电站建设方案

【城市能源规划智见】地热+建筑成为园区清洁化建设“新风尚”

【城市能源战略聚焦】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城市节能分类研究

【城市能源数据创新】新基建对能源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