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配电网中光伏(photovoltaic, PV)发电渗透率增大,由于源/荷分布不均衡引起的馈线功率急剧波动、电压越限问题时有发生。提出一种考虑储能-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光伏逆变器及无功电压控制 (var/voltage control, VVC)设备的主动配电网混合时间尺度鲁棒优化方法,以提高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首先,通过在配电网线路末端间引入储能元件与SOP相结合(E-SOP)的柔性互联装置,建立计及多种调压设备的配电网日前-日内鲁棒优化模型;其次,建立基于鲁棒条件下的时序电压灵敏度逆变器下垂控制模型,以应对PV发电随机性强所带来的风险,达到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性、平衡配电网源/荷分布的目的;最后,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RU Qiushi, MI Xuefeng, SONG Zhigang, et al. Hybrid-timescale robust optimization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soft open point[J]. Electric Power, 2022, 55(9): 129-139.
引言
光伏(photovoltaic, PV)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而PV又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配电网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4]。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配电网中PV的大规模无序接入以及配电线路供电距离不合理,造成配电网中源、荷分布不均衡,容易导致馈线功率的急剧波动和电压越限,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配电网运行稳定性[5-6]。目前,应对上述问题主要有配电网重构和无功电压控制(voltage/var control, VVC)两种途径[7-8]。配电网重构可以均衡负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及可靠性,传统配网重构依靠联络开关(normally open points, NOP)和分段开关配合实现潮流转换,但受限于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操作动作次数限制,实际运行中往往一个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进行一次网络重构,不能实现潮流分布的快速调控[9]。VVC设备主要由有载调压器(on-load tap changer, OLTC)、可投切电容组(shunt capacitor, SC)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compensation, SVC)构成[10],但是这些VVC设备不能实现无功的连续调节,也不能灵活控制潮流方向,并且大多数VVC设备响应速度较慢,难以面对上述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技术被提出,并开始在实际电网中取得了应用[11]。SOP是一种具有高可控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在实现馈线之间柔性连接的同时,能够准确控制馈线间负荷转移和调整系统潮流[12]。但当前SOP由于价格较为昂贵,还难以完全取代传统配网的VVC设备[13]。因此,针对现有配电网,在充分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下,如何构建储能元件(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与SOP相结合(E-SOP)、PV逆变器及传统VVC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协调控制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针对VVC、PV逆变器以及SOP等参与配电网控制及优化调度已有相关研究。文献[14-15]提出了配电网中SOP与ESS的协调优化模型;文献[16]提出了多端SOP在配电网中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文献[17]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角度构建了一种含SOP的配电网实时优化调度模型;文献[18-19]以系统网损最低为目标,建立协同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和SOP控制能力的配电网优化模型。但上述研究都缺乏对VVC设备的建模分析。文献[20]提出了一种SOP和VVC设备的长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模型,但是该研究未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及储能对于配电网优化调度的影响;文献[21-22]将带储能的智能软开关(E-SOP)接入配电网,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最大准入容量二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然而模型过于依赖日前预测的精准度,致使其策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较低;文献[23]在随机优化理论、滚动优化理论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为配电网制定了协调E-SOP、PV逆变器及VVC设备的长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但是在实时下垂控制时,没有计及未接入逆变器节点的电压越限问题,另外随机优化也难以满足配电网鲁棒性要求。
2.1 日前阶段日前优化阶段是在日前PV及负荷预测曲线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优化策略。由于配电网的实际运行与日前预测曲线有较大差别,考虑到PV及负荷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两阶段鲁棒优化算法求解配电网日前优化阶段模型。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是一个由min主问题和max-min子问题所构成的两层优化问题,其基本原理是:min主问题是基于max-min子问题所产生的场景进行决策为模型提供下界,max-min子问题根据min主问题的决策为模型提供上界。两阶段鲁棒优化可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25]进行求解。日前阶段重点关注的是系统损耗最小,因此日前阶段的目标函数为式中:ω1 和 ω2 为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含有E-SOP的日前阶段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为式中:分别为负荷波动的上、下限;分别为光伏波动上、下限。第一层min主问题对应约束为式(1)(3)(5)~(9)(14)~(20)和式(22)~(32);第二层max子问题对应约束为式(35);第二层min子问题对应约束为式(21)。2.2 日内阶段日内阶段,在提前1 h预测值的基础上,将15 min作为一个调节间隔对PV和SVC无功功率以及E-SOP的无功及有功功率进行确定性优化。日内调度阶段关注系统损耗和系统电压偏差,因此日内调度的目标函数为式中: λ1 、 λ2 和 λ3 为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约束条件为式(1)(3)(5)~(10)(14)~(21)和式(30)~(32)。2.3 实时阶段由于IDG和E-SOP属于电力电子器件,IDG和E-SOP具有2个优势:(1)响应速度快;(2)无需控制中心下令。因此,逆变器可以根据实时电压测量值调节Q-V下垂控制,进而进行无功功率的本地实时调节,使得配电网尽可能地减少发生电压越限的次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电压控制策略。首先,当节点 i 为整个网络电压越限最严重的节点时,选择与节点 i 电气距离最近的IDG或E-SOP进行无功调节;其次,通过电压灵敏度矩阵将节点 i 的电压调节值 ΔUi,t转化为装配有IDG或E-SOP的目标节点 j 的电压调节值 ΔUj,t;最后,根据下垂控制曲线,调节IDG或E-SOP进行无功调整。考虑到负荷的时序特性曲线的波动性及PV离网等风险,为了加强IDG、E-SOP对配电网的控制能力。本文采用了一种鲁棒条件下的时序电压灵敏度分析,以修正IDG、E-SOP的无功调节,保证所有节点电压稳定。电压灵敏度矩阵的计算依赖牛-拉法潮流计算,如果电压灵敏度矩阵根据配网负荷及PV出力进行实时调整,会增加系统计算复杂性,影响配网实时调节。因此,本文将电压灵敏度计算与日前优化阶段相结合,以日前24 h为一个周期、1 h为时间尺度,将日前两阶段鲁棒优化所求解得到的负荷最恶劣场景作为负荷时序特性曲线,以此得到鲁棒条件下的电压灵敏度矩阵。鲁棒条件下的牛拉法功率平衡方程修正式为式中: ΔPi,t为节点 i 在时刻 t 注入有功功率的变化值; ΔQi,t为节点 i 在时刻 t 注入无功功率的变化值; Pi,t,worst 为日前阶段节点 i 在时刻 t 所解得最恶劣场景下的有功负荷; Qi,t,worst 为日前阶段节点 i 在时刻 t 所解得最恶劣场景下的无功负荷; Ui,t为节点 i 在时刻 t 的电压值; j∈i 表示与节点 i 相邻节点; Gij和 Bij 分别为支路 ij 的电导与电纳; θij为节点 i 、 j 的电压相角差。对式(37)(38)求偏导,得到电压变化量 ΔU 与 ΔQ 的关系为式中: Δθi,t为节点 i 在时刻 t 电压相角的变化量。式中: αij,t为节点 i 与节点 j 在时刻 t 之间的电压灵敏度; qj,t为节点 j 在时刻 t 的无功注入功率; dij,t 为节点 i 与节点 j 在时刻 t 之间的电气距离。
式中:为节点 j 在 t 时刻的IDG/E-SOP无功输出值;为节点 j 的IDG/E-SOP无功调整量;分别为节点 j 的IDG/E-SOP无功输出上、下限; Ui(t−1) 为节点 i 在调整前的电压值;为节点 i 电压值的上、下限;为下垂控制斜率;为IDG/E-SOP不提供无功功率时节点 i 的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