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论文】输电线路覆冰垭口微地形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
观点凝练
摘要:输电线路覆冰是中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严重威胁。针对输电线路覆冰微地形区域分类主观性强的问题,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江西省覆冰灾害故障统计数据,对输电线路走廊垭口微地形开展了识别研究,提出了一组垭口微地形的识别指标,对提取样本区域进行了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垭口地形识别方法,并验证了所提取的垭口地形特征与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输电线路防冰的差异化设计提供参考。
结论:本文以输电线路微地形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垭口微地形进行了特征提取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类识别方法。
(1)结合典型微地形小气候覆冰区相关定性描述,收集在低纬度地区受垭口微地形影响遭受严重覆冰灾害的样本,通过卫星图对其进行观测,结合实际杆塔位置,总结了这类区域输电线路走势与覆冰相关性。
(2)分析垭口微地形地貌形态及地形骨架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地形地貌分类地形因子和地形特征线,参考基于水文分析的特征线提取方法,确定了地形的基本骨架。
(3)根据实验区样本估计得到对应参数范围,由此提出了一套针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垭口微地形区域分类识别方法,对某省资料集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山谷线山脊线分布及走向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分类识别结果与实地勘察结果一致,有效避免了人工分类的主观性。可为电网的防冰工作、电网规划设计和基础建设等提供依据。
(4)通过对计算识别的部分覆冰受灾杆塔进行气象观测,验证垭口微地形区域气象参数特征与气象站观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未深入研究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本研究未针对不同大小的研究样区,选择不同大小的窗口和分辨率,因此在不同的研究样区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地形因子的选取方面,考虑并不全面,忽略了一些特殊地形因子,例如迎背风坡、太阳辐射通亮密度以及直接日辐射,在迎风坡更易覆冰,而在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较高的区域则不易覆冰,在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考虑覆冰相关的地形因子。并且大部分覆冰微地形区域位于高海拔、地形坎坷等难以到达的地方,缺乏实地考察和验证,有待进行进一步实验验证。
引文信息
胡京, 邓颖, 蒋兴良, 等. 输电线路覆冰垭口微地形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J]. 中国电力, 2022, 55(8): 135-142.HU Jing, DENG Ying, JIANG Xingliang, et 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ice-covered saddle mircotopography for transmission lines[J]. Electric Power, 2022, 55(8): 135-142.往期回顾
◀【精彩论文】电化学储能参与调频市场的贡献评估方法◀【精彩论文】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电网操作方案选择过程中的应用◀【精彩论文】辽宁省特定重现期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精彩论文】基于贝叶斯优化弹性网络回归的谐波状态估计方法◀【征稿启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规划、运行和电力交易”专栏征稿启事◀【征稿启事】“新型能源体系下电碳协同市场机制及优化运行”专栏征稿启事◀【征稿启事】“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清洁高效发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征稿启事】“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规划与运行”专栏征稿启事
审核:方彤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